- 年份
- 2024(6875)
- 2023(10086)
- 2022(8890)
- 2021(8329)
- 2020(7345)
- 2019(17188)
- 2018(17293)
- 2017(33470)
- 2016(18766)
- 2015(21088)
- 2014(21279)
- 2013(21134)
- 2012(19513)
- 2011(17700)
- 2010(18264)
- 2009(16831)
- 2008(16803)
- 2007(15239)
- 2006(12950)
- 2005(11493)
- 学科
- 济(78740)
- 经济(78676)
- 管理(50647)
- 业(48806)
- 方法(40660)
- 企(38915)
- 企业(38915)
- 数学(36631)
- 数学方法(35991)
- 农(21539)
- 财(18318)
- 学(18293)
- 中国(18128)
- 地方(17119)
- 业经(14894)
- 环境(14364)
- 农业(14319)
- 贸(13917)
- 贸易(13912)
- 易(13496)
- 制(13120)
- 理论(12824)
- 和(12248)
- 务(11580)
- 财务(11537)
- 财务管理(11508)
- 银(11232)
- 融(11213)
- 金融(11210)
- 银行(11197)
- 机构
- 学院(270775)
- 大学(268678)
- 济(106444)
- 经济(104081)
- 管理(101869)
- 研究(92157)
- 理学(88487)
- 理学院(87403)
- 管理学(85336)
- 管理学院(84858)
- 中国(67758)
- 科学(61550)
- 京(57067)
- 农(53126)
- 所(49221)
- 财(46966)
- 研究所(45329)
- 业大(45299)
- 中心(42803)
- 农业(42235)
- 江(40402)
- 财经(37900)
- 北京(35795)
- 范(35362)
- 师范(34961)
- 经(34233)
- 州(33049)
- 院(32538)
- 经济学(32520)
- 技术(29737)
- 基金
- 项目(185312)
- 科学(144025)
- 基金(133092)
- 研究(128870)
- 家(119043)
- 国家(118149)
- 科学基金(99174)
- 社会(79264)
- 社会科(75066)
- 社会科学(75038)
- 省(74039)
- 基金项目(70591)
- 自然(67222)
- 自然科(65560)
- 自然科学(65537)
- 自然科学基金(64324)
- 划(63204)
- 教育(60490)
- 资助(56227)
- 编号(51781)
- 重点(43056)
- 成果(41457)
- 部(40399)
- 发(40211)
- 创(38172)
- 计划(36693)
- 课题(36455)
- 科研(36321)
- 创新(35710)
- 教育部(33649)
- 期刊
- 济(112292)
- 经济(112292)
- 研究(71690)
- 中国(50333)
- 学报(48691)
- 农(47622)
- 科学(43229)
- 财(36706)
- 大学(35161)
- 管理(34634)
- 学学(33496)
- 农业(32184)
- 教育(27973)
- 技术(24117)
- 融(21958)
- 金融(21958)
- 业经(18788)
- 业(18400)
- 财经(18395)
- 经济研究(17845)
- 统计(15783)
- 经(15748)
- 问题(15022)
- 版(14346)
- 策(14346)
- 资源(14103)
- 技术经济(13848)
- 决策(12974)
- 科技(12920)
- 业大(12467)
共检索到38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韦伯龙 刘洪 张锦泉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利用1996-2008年临夏地区花椒产量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分析、研究甘肃临夏地区影响花椒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做出适生种植区划,建立临夏地区花椒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甘肃临夏地区花椒种植最适宜区永靖县小川、古城及黄河沿岸;适宜区永靖水库区、川塬地,东乡县唐汪、河滩、洮河沿岸,积石山部分黄河沿岸,临夏市东川及1800 m以下川塬区,次适宜区永靖山区,积石山、临夏县、康乐县东北部,临夏市西川,广通河中下游地区,可种植区康乐县中部,和政县东北部,临夏县和积石山中部阳坡区,不可种植区临夏县、和政、康乐、积石山中部偏南区。建立的花椒安全越冬期、萌动发芽期、...
关键词:
花椒 气候条件 产量 预测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黄成秀 马旭洁 张淑芳 石登科 王琨 刘辉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蒲金涌 张存杰
运用甘肃省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环县等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年~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西峰等14个气象站1971年~2006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计算分析表明,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水分适宜度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陇东南的徽成盆地、天水南部适宜性最好,陇东北部适宜性最差,陇东南地区平均比陇东偏高0.14。其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偏高,21世纪初又开始偏低。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性随时间变化较大,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2~0.03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1~0.02的速度下降。...
关键词:
甘肃 冬小麦 水分适应性 变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进
通过"学习支持服务问卷"(LSSQ)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者376人,统计结果显示:学习者学习动机60%多为了获取知识和提高学历,35%为了工作需要;近70%参加入学教育并认为效果良好;40%和60%反映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和基本满足学习需要;利用文字和光盘资源近40%;参加面授课程辅导或网上学习60%;70%有上网条件,30%无上网条件;面授辅导、网上答疑和自主学习分别为35%、41%和53%;及时评价学习和师生交流问题各33%和61%。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者具有学习动机强烈等潜能优势,但存在资源奇缺和学习支持服务困难等问题,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东 郭盼盼 刘强 刘洪敏 郑凤娟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大豆、棉花4种农作物在陇南山区的气候适宜种植程度,对该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以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和降水量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方法对该区气候因子(温度、降水)进行数理转化,计算各种农作物生育全过程的温度适宜度(ST(Tt))、降水适宜度(SR(Rt))、水温综合适宜度(Isr),以探求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气候适宜度,最后通过ArcGis的空间技术对该区4种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小麦、玉米、大豆在试区的气候适宜度(ST(Tt)、SR(Rt)、Isr)较高;棉花的气候适宜度较低,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小麦和棉花的主要...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气候适宜度 农作物 甘肃陇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李雨婷
气候贫困被认为是一种伴随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新型贫困,与脆弱性密不可分。民族地区集生态脆弱与贫困于一体,微观主体农户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尤为重要。论文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典型县为实证调查区域,针对农户对气候贫困的了解、表现、影响、成因等展开系统调查,并构建了Logit模型,就影响农户对气候贫困认知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家庭经营组合方式、养殖业收入比重、贫困持续时间、宿命论观点、社交群体及政府的灾害救助等因素对农户认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
关键词:
气候贫困 生态脆弱 卓尼县 东乡族自治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李雨婷
气候贫困被认为是一种伴随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新型贫困,与脆弱性密不可分。民族地区集生态脆弱与贫困于一体,微观主体农户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尤为重要。论文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典型县为实证调查区域,针对农户对气候贫困的了解、表现、影响、成因等展开系统调查,并构建了Logit模型,就影响农户对气候贫困认知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家庭经营组合方式、养殖业收入比重、贫困持续时间、宿命论观点、社交群体及政府的灾害救助等因素对农户认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提升农牧民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及应对气候贫困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贫困 生态脆弱 卓尼县 东乡族自治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阳 朱立志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从各方面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生产受到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为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调研数据,对甘肃省定西市和临夏县290个样本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受到农户到最近贸易市场的距离、总的补贴、户主的年纪和受教育年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规模效率显著下降,因此规模效率是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的瓶颈。基于分析,提出了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农户的各种技术培训、合理布局农村农产品贸易市场、完善土地流转和指导农户合理利用各种补贴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海月 曾云
民族地区是我国典型的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基于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营经济 困境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成 杨改河
【目的】研究甘肃省临夏县北塬灌区农业废弃物沼气化资源的潜力及以农业废弃物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效益。【方法】在对临夏县北塬灌区9个乡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临夏县北塬灌区农业废弃物沼气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对该区典型的"沼气池-畜禽圈-粮(果、菜)"三位一体的沼气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结构和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临夏县北塬灌区具有丰富的沼气资源,年产农作物秸秆8.90万t,畜禽排放物191.5万t,粪尿产气量占总发酵原料沼气潜力的84.4%,具备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条件。【结论】在临夏县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基于陕西和甘肃地区59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信息可获性、气候变化认知和地区特征等方面选取相关变量,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7%的农户面对气候变化都会采取适应性行为,且以投资较少的短期行为为主,被动适应性行为所占比重略高于主动适应性行为。耕地面积、对干旱的认知、地区地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上网频率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主动适应性行为;农业收入占比等大多数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户同时选择两种适应性行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心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需求。文章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为例,探析了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问题的表征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小学教师 专业化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璜
以30a的气象资料和8种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原理分析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长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春播作物全生育期温、光、降水适应性隶属度分别呈低、高、低,低、一般、高,高、一般、低的形式;夏播作物分别呈低、高、低,高、一般、低,低、低、低的形式;秋播作物分别呈一般、高、低、高,高、低、低,低、较高、一般的形式。提出了优化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红黄壤地区,作物,气候生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凯 张玉鑫 陈年来 王晓巍 康恩祥 高世铭
【目的】研究甘肃省高原气候条件下夏菜生产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为提高高原夏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县(区)为基本单位,利用甘肃省夏菜种植区26个县(区)1949-2000年的气象数据,选取热量、水分、光照等指标,对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高原夏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需求,确定各种植区适宜种植的高原夏菜种类。【结果】将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26县(区)划分为8个种植区,分别为: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苦瓜、冬瓜、丝瓜等蔬菜;喜温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洋葱、番茄、辣椒、西葫芦、菜豆、甜瓜等蔬菜;喜温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黄瓜、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甘肃小陇山林区5种引进树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生计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适应性影响——来自甘肃两县的调查分析
甘肃高山细毛羊和湖羊HIF-2α基因遗传特性与高原低氧适应性分析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校本课程意识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国家治理视域下西北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基于甘肃省临夏州和宁夏西海固的调查
民族地区库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思考——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为例
多元合作公共服务供给理论与民族地区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基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甘肃临夏高寒区饲用藜麦产草性能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