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8)
2023(6263)
2022(5292)
2021(5102)
2020(4029)
2019(9223)
2018(9144)
2017(17669)
2016(9882)
2015(10972)
2014(11111)
2013(10855)
2012(10468)
2011(9507)
2010(10088)
2009(9482)
2008(9541)
2007(9001)
2006(8498)
2005(7632)
作者
(28523)
(23697)
(23648)
(22779)
(15211)
(11313)
(10655)
(9035)
(9017)
(8933)
(8148)
(7918)
(7774)
(7658)
(7606)
(7279)
(6993)
(6926)
(6926)
(6747)
(6099)
(5911)
(5779)
(5488)
(5403)
(5356)
(5345)
(5339)
(4918)
(4834)
学科
(37965)
经济(37923)
管理(30061)
(25229)
(18756)
企业(18756)
(15764)
地方(13561)
中国(12881)
(10912)
环境(10568)
方法(10314)
农业(10292)
(9306)
业经(9233)
(8902)
数学(8576)
(8328)
数学方法(8319)
及其(7395)
(7372)
贸易(7366)
(7178)
银行(7174)
(7123)
(6890)
政策(6748)
(6702)
(6584)
金融(6583)
机构
学院(138697)
大学(134501)
(56236)
经济(54738)
研究(51867)
管理(50328)
中国(41498)
理学(41063)
理学院(40544)
管理学(39793)
管理学院(39528)
科学(30973)
(29923)
(29273)
(26861)
中心(24581)
(24252)
研究所(23635)
(23480)
财经(20969)
(20593)
师范(20476)
(19947)
北京(19904)
(18834)
(18700)
业大(18398)
(18317)
农业(17687)
师范大学(15999)
基金
项目(83926)
研究(66423)
科学(65326)
基金(57442)
(49441)
国家(48963)
科学基金(41053)
社会(39938)
社会科(37590)
社会科学(37582)
(34036)
教育(30148)
基金项目(29614)
编号(28710)
(28531)
成果(25173)
自然(25102)
自然科(24338)
自然科学(24331)
自然科学基金(23850)
资助(23802)
课题(21366)
(20082)
重点(19469)
(18156)
(17788)
(17301)
(16822)
发展(16608)
(16318)
期刊
(75130)
经济(75130)
研究(47484)
中国(33689)
(23259)
(21733)
教育(20848)
管理(19412)
(18471)
金融(18471)
学报(17895)
科学(17565)
农业(15670)
大学(13636)
业经(13123)
技术(12647)
学学(12344)
经济研究(10257)
财经(10076)
问题(9801)
(8757)
图书(8429)
(7956)
资源(7947)
(7725)
(7254)
论坛(7254)
国际(7033)
(6808)
现代(6679)
共检索到23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伯仁  
甘肃中部地区曾经是“桑麻翳野,牛羊塞道”的繁荣富庶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由于长期受到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演变为山秃水枯、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建国后50多年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功不可没,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人工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的“三低”现象。为了保证我们“再造西北秀美山川”的伟业得以顺利推进,必须冷静地反思过去,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以期找到更加有效的实施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甘肃中部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五化"(整体人口低能化、劳动者队伍的老龄化、村庄凋敝化、公共管理弱化、男性鳏夫化)现象。通过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推进农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较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翔舟  唐志军  
甘肃中部地区退耕还草、还林战略的确定 ,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广泛重视 ,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其中的深层次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向各级政府和经济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 ,本文就这一区域实施退耕与还草、还林的比重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兵,金凤君,董晓峰  
采用1986~2000年TM和ETM+影像数据,计算景观生态指数得出整个地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通过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变化分析.实现空间格局和地理时间变化过程的小尺度区域有机结合.对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环境下城镇较为密集地区的人地关系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研究表明:低、中覆盖度草地构成本地区基质,沟谷河谷与交通通道是联系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廊道.本地区属于人类影响渐强区.在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城镇用地扩张是整个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因素.农业结构调整在空间上改变着空间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攸立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加快推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探讨了我国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延军  亢凯  叶勇  
甘肃省的城市主要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和全省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以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甘肃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强,程国栋,孙成权,吴新年,王学定  
文章评价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指出甘肃省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草原"三化",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威胁不断。并简要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和趋势,提出了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彤慧,姜玲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但是 ,由于其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 ,以往的资源开发活动已经造成了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与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指出上述生态问题的产生也是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非整体性行为的作用结果 ,为此 ,生态建设要作为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 ,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体制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等几个侧面共同入手 ,只有这样 ,才能保有以往的生态建设成果 ,实现本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冒晓慧  马书采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摆脱相对贫困化窘况,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的无比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该文以甘肃中部为例,通过分析,指出长期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瓶颈,进而提出了化解瓶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有利于贫因地区加快发展的土地制度等6项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晋武  
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认为应保护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科学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以农牧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才能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有效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於倩  王玉芳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为改善生态状况,我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态形势依然严峻,治理速度远远落后于生态恶化速度,生态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生态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本文分析了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尤飞  董锁成  王传胜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贫困区难以摆脱社会贫困、经济贫困和生态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由于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维持系统稳定性的要素比较单一,生态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的光热水分的交换和循环构成了开放系统平衡的关键环节。系统自身组织能力不能推动系统向高等级状态演化,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演化,既需要区域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外部推力作用。该文以定西为例,剖析了同类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存在于系统内部的和系统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指出了干旱缺水、垦殖砍伐、人口增长、结构单一、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定西生态经济发展的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国际和国内的机遇与挑战,区域创新能力。在此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波  
加入WTO以后,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加深与世界的接轨,规范合理的招投标报价制度成为承揽任务的行业准则。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投标报价决策的正确性成为承揽任务的关键。如何根据企业实际,合理运用策略和技巧,提升企业投标报价的决策水平,成为甘肃建设集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提供思路,以备相关部门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李山勇  
基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对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除兰州、嘉峪关为"生态孤岛"外,总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非均衡布局。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分析甘肃省情,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姚丽娟  
城市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载体。本文描述了甘肃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甘肃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并提出了加快甘肃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举措,力求推动甘肃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