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9)
- 2023(2872)
- 2022(2505)
- 2021(2360)
- 2020(1955)
- 2019(4311)
- 2018(4032)
- 2017(7074)
- 2016(3784)
- 2015(4335)
- 2014(4212)
- 2013(4021)
- 2012(3879)
- 2011(3519)
- 2010(3680)
- 2009(3304)
- 2008(3138)
- 2007(2722)
- 2006(2453)
- 2005(2197)
- 学科
- 济(15415)
- 经济(15385)
- 业(8812)
- 管理(8686)
- 地方(6920)
- 农(6360)
- 企(5915)
- 企业(5915)
- 农业(4357)
- 学(4264)
- 中国(4252)
- 方法(3806)
- 环境(3783)
- 贸(3474)
- 贸易(3470)
- 易(3365)
- 地方经济(3267)
- 业经(3233)
- 数学(3175)
- 数学方法(3131)
- 资源(3038)
- 财(2714)
- 融(2608)
- 金融(2607)
- 和(2579)
- 关系(2436)
- 发(2400)
- 生态(2372)
- 家(2357)
- 划(2355)
- 机构
- 学院(54046)
- 大学(53444)
- 研究(23111)
- 济(20954)
- 经济(20477)
- 管理(17984)
- 中国(15817)
- 科学(15612)
- 理学(14974)
- 理学院(14701)
- 管理学(14420)
- 管理学院(14318)
- 农(12653)
- 所(12299)
- 京(11388)
- 研究所(11375)
- 中心(10428)
- 农业(9856)
- 业大(9469)
- 财(9355)
- 南(8853)
- 省(8564)
- 院(8387)
- 范(8338)
- 师范(8275)
- 科学院(7789)
- 江(7727)
- 北京(7491)
- 财经(7252)
- 州(7061)
- 基金
- 项目(39797)
- 科学(30525)
- 基金(28467)
- 研究(27636)
- 家(27272)
- 国家(26584)
- 科学基金(21110)
- 社会(17296)
- 社会科(16267)
- 社会科学(16258)
- 省(15896)
- 基金项目(15205)
- 自然(14186)
- 自然科(13577)
- 自然科学(13566)
- 划(13330)
- 自然科学基金(13271)
- 教育(11276)
- 资助(11064)
- 编号(10289)
- 重点(9338)
- 发(9200)
- 成果(8509)
- 部(8113)
- 计划(7898)
- 创(7762)
- 课题(7589)
- 国家社会(7491)
- 科研(7430)
- 创新(7329)
共检索到85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雄 马怀义 马正学 杜品
2012-2015年5月-9月,通过走样线和广泛采集的方式首次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681号,经整理鉴定共有136种(亚种),隶属于8科74属。其中凤蝶科1属3种、绢蝶科1属13种、粉蝶科8属32种、眼蝶科14属19种、蛱蝶科21属32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20属25种、弄蝶科7属9种。其中,粉蝶科和蛱蝶科为优势种群,灰蝶科和眼蝶科为次优势种群,绢蝶科和弄蝶科为常见种群,凤蝶科和蚬蝶科为罕见种群。136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有95种,占69.85%;东洋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素琴 张红勇 田赋斌 汝阳 周惠丽
为明确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蝶类组成及多样性状况,选取保护区全部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的8个代表性样线:麻家寺(Ⅰ)、官滩沟(Ⅱ)、兴隆山(Ⅲ)、银山(Ⅳ)、红庄子沟-骆驼岘-马滩(Ⅴ)、秦家湾-徐家峡-分豁岔(Ⅵ)、窑沟-双垄沟(Ⅶ)和马啣山(Ⅷ),进行蝶类调查,共采集蝴蝶标本1 271号,经鉴定隶属7科42属65种。蛱蝶科的种类数(21种)最多,眼蝶科的个体数(729只)最多,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39只)和凤蝶科(3只)都只有1种,是保护区的稀有物种。初步计算并分析了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越 李雨珊 单姝瑶 杨磊 徐浩杰
基于水量平衡及水源涵养深度计算方法,研究了2000-2018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34.23 mm,水源涵养总量为8.56×10~8 m~3·a~(-1)。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深度显著高于耕地和未利用地(P <0.05),与叶面积指数和气温负相关。建议将保护区中东部设为水源涵养保护优先区,强化对林地、草地和湿地的保护。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未来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将保持稳定态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惠兰 何娉
介绍了白水江社区共管的产生及过程安排,对白水江森林资源社区共管初始、计划、审批实施3个阶段的分权问题、信息问题、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白水江社区共管问题的相关建议: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社区管理数据库、创造可持续投入的共管资源。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社区共管 白水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冯茹 范文安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森林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林缘社区居民寻找长久的可持续生计是森林生态效益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出甘肃白水江林缘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不可持续,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指出生态补偿对于改善居民生计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可持续生计 林缘社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朱婷 白建明 陈海云
综合考虑到计量研究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在SPSS和EXCEL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评价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模型。基于数据无量纲化法、变异系数法、指数加权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量化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实际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活动影响指数 建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惠兰 吴服胜
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退化问题,现行的方案是引入集权化和私有化2种产权制度安排。实地调查发现,一些村民能够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管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保护,李子坝森林巡护队就是其中的代表。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结合现实中成功案例,建立了一个自主组织的选择框架,解释村民能够把自己组织起来、跳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论证社区参与式管理可以弥补制度外生供给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制度 社区参与式管理 集体行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夏锋 袁志伟 张宏亮
生态效益是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益的中心,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估是自然保护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效益计量的理论方法,并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具体计量和评估了其生态效益。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效益 计量 评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立奕 艾畅 谭成江 王煜
在对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多样性、典型性、稀有性等7项一级指标及其下15项二级指标进行赋值,对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促进其科学管理、提升保护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茂兰 自然保护区 生态质量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孔洋阳 韩海荣 康峰峰 王清春
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目前正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严重影响。为衡量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以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及文献资料分析,从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活动程度、湿地环境状况、保护对象状况3个方面的12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该保护区保护对象水鸟的状况良好,湿地状况受气候影响较大,并受到石油开采影响程度正逐渐减小,而畜牧业及种植业对其影响逐渐显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最终结果等级为较好。图2表5参1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红霞 辛中尧 王洪建 王香枝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昆虫多样性又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Samways,1993;王献溥等,1994),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昆虫主宰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Lawton,2002)。
关键词:
天牛 多样性 植被类型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伟宏 王莉娜 张金龙
及时掌握祁连山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科学评估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MOD13Q1与Landsat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不同草原类型的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草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出为林地、耕地和水域;2) 2000–2018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夏季草地植被NDVI的改善状况最佳,其他季节均以轻微改善为主;3)不同草原植被NDVI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以荒漠草原的增加速率最大,其次是典型草原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原;4)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降水量变化对不同草原植被NDVI的影响高于气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通过影响参与态度进而影响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参与 参与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程度测度及其原因分析——以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湖南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的基本特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安全评价——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价研究——以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研究——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移民生态补偿定量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生态补偿对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资本影响分析——以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类型保护地关系分析
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与评估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蝽类区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