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4)
2023(3352)
2022(2807)
2021(2776)
2020(2286)
2019(5351)
2018(5522)
2017(10528)
2016(5756)
2015(6560)
2014(6591)
2013(6836)
2012(6273)
2011(5731)
2010(5969)
2009(5394)
2008(5315)
2007(4583)
2006(4140)
2005(3775)
作者
(16435)
(13743)
(13618)
(12846)
(8832)
(6470)
(6434)
(5378)
(5083)
(4935)
(4819)
(4746)
(4349)
(4302)
(4300)
(4158)
(4016)
(3959)
(3892)
(3860)
(3463)
(3320)
(3270)
(3146)
(3105)
(3026)
(2980)
(2913)
(2905)
(2779)
学科
(18070)
经济(18039)
(16831)
管理(16737)
(9911)
企业(9911)
方法(7288)
中国(7185)
服务(6760)
数学(6244)
数学方法(6152)
工作(5813)
(5739)
(5567)
资源(5107)
服务业(4908)
(4459)
(4352)
银行(4346)
地方(4237)
(4236)
业经(4209)
(4204)
(4131)
(4130)
制度(4126)
农业(4114)
人事(4001)
人事管理(4000)
(3934)
机构
大学(78938)
学院(76687)
管理(30969)
(29481)
经济(28493)
研究(27822)
理学(25908)
理学院(25607)
管理学(25130)
管理学院(24955)
中国(23383)
(17836)
科学(17487)
(14739)
中心(14107)
(13989)
研究所(13320)
(12451)
(12060)
(11938)
师范(11865)
北京(11816)
(10731)
财经(10698)
业大(10050)
(9956)
师范大学(9708)
农业(9659)
(9633)
图书(9497)
基金
项目(52347)
科学(40432)
研究(39286)
基金(36924)
(32585)
国家(32311)
科学基金(26854)
社会(24139)
社会科(22717)
社会科学(22708)
(19606)
基金项目(19149)
编号(17205)
(17059)
教育(17013)
自然(16874)
自然科(16327)
自然科学(16322)
自然科学基金(16038)
成果(15269)
资助(15143)
(11813)
重点(11637)
(11459)
课题(10958)
项目编号(10897)
(10364)
国家社会(10165)
科研(9779)
创新(9690)
期刊
(32218)
经济(32218)
研究(21350)
中国(20388)
图书(12645)
学报(11957)
科学(10738)
(10592)
管理(10566)
(9660)
书馆(9494)
图书馆(9494)
教育(9433)
(8291)
金融(8291)
大学(8153)
农业(7535)
学学(6828)
资源(6421)
技术(5782)
情报(5314)
(5134)
(4775)
论坛(4775)
业经(4753)
经济研究(4644)
财经(4533)
理论(4071)
(3983)
问题(3972)
共检索到12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绿周  
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甘肃省于2012年11月在全省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等级评估活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邵建平  张钦华  
人力资源是现代及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能力则是构成一个国家或区域核心竞争力、展现其综合实力及未来发展潜能的重要方面。甘肃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其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甘肃省的人力资源能力水平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甘肃省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构成了甘肃产业发展甚至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运用人力资源能力评价模型,对甘肃省的人力资源能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针对甘肃省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甘肃省人力资源能力水平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志强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诚信的观念越来越深入到企业的深层,甚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条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体系的建立与管理会增强雇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进步与最终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2014年11月19日,辽宁省2014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营口市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辽宁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和营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宵内各中心支行业务代表、营口市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巩守效  何云  谢凤平  
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学业诚信缺失、经济诚信缺失、就业诚信缺失等问题。结合天水市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现实情况,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成因,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探索构建征信视角下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建议开设"现代征信学"课程、建立大学生信用信息档案、加大信用信息评价结果的应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巩守效  何云  谢凤平  
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学业诚信缺失、经济诚信缺失、就业诚信缺失等问题。结合天水市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现实情况,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成因,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探索构建征信视角下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建议开设"现代征信学"课程、建立大学生信用信息档案、加大信用信息评价结果的应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传燕  南忠仁  
文章在客观分析甘肃省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上 ,对甘肃省实际状况作出中肯评价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开发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原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论断,既是我们党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贯主张,又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以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人才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秀  王婧  
甘肃省是酿酒葡萄的优质产区,近年来,甘肃葡萄酒产业发展迅猛,人力资源开发也随之成为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甘肃莫高、祁连、紫轩等几个葡萄酒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初步摸清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现状,从而提出了葡萄酒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玉洪  段万春  李耀平  
人力资源是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对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研究我国科技发达地区科技中介人力资源政策,有利于各地区甚至国家科技中介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完善,对科技中介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玉洪  段万春  李耀平  
人力资源是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对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将产生直接影响。分析云南省科技中介人力资源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政策建议,对云南省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卫戈  
丰富多样的民俗艺术资源的形成与特定地域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以县域为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因此,民俗艺术的保护和利用也应强调到县域层面。本文以甘肃县域民俗艺术资源为切入点,研究民俗艺术资源的评估方法、技术指标、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方法,以便科学构建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双重保护的文化体系,积极保护原生态民俗艺术品种,合理发展地方特色民俗艺术产业,实现新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莹  
诚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性、精神性资源,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 动力,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本。在物质资源稀缺、有限的情况下,诚信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宜明  车克钧  曹秀文  赵栋  谢飞  王杰  
采用甘肃省白龙江林区2010年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监测数据,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价了甘肃省白龙江林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结果表明: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每年为303.702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为133.790亿元,保育土壤为91.667亿元,固碳释氧为44.793亿元,积累营养物质为2.627亿元,净化大气环境为15.717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为13.797亿元,森林游憩为1.31亿元。研究结果将为甘肃省森林资源核算和绿色经济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瑾  张培栋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的11项服务功能,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的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年经济价值为169亿~426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37亿元,间接经济价值为132亿~389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