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7)
- 2023(14265)
- 2022(12381)
- 2021(11431)
- 2020(9490)
- 2019(21745)
- 2018(21805)
- 2017(41790)
- 2016(22450)
- 2015(25203)
- 2014(25281)
- 2013(25204)
- 2012(23541)
- 2011(21594)
- 2010(21774)
- 2009(19972)
- 2008(19199)
- 2007(16870)
- 2006(15215)
- 2005(13779)
- 学科
- 济(111534)
- 经济(111435)
- 管理(60843)
- 业(57501)
- 企(45971)
- 企业(45971)
- 方法(40200)
- 数学(34474)
- 数学方法(34136)
- 地方(29191)
- 中国(29061)
- 农(26435)
- 业经(23377)
- 学(22976)
- 财(20096)
- 农业(18261)
- 地方经济(16975)
- 制(16751)
- 贸(16646)
- 贸易(16633)
- 环境(16184)
- 易(15979)
- 和(15772)
- 融(15387)
- 金融(15386)
- 理论(15268)
- 银(15241)
- 银行(15200)
- 行(14695)
- 发(14653)
- 机构
- 大学(324165)
- 学院(323640)
- 济(136215)
- 经济(133303)
- 管理(125552)
- 研究(117450)
- 理学(107382)
- 理学院(106132)
- 管理学(104433)
- 管理学院(103863)
- 中国(86670)
- 科学(72368)
- 京(70482)
- 所(60268)
- 财(59469)
- 研究所(54734)
- 农(52597)
- 中心(51417)
- 江(47671)
- 业大(47091)
- 财经(46947)
- 北京(45633)
- 范(44587)
- 师范(44183)
- 经(42492)
- 院(42342)
- 农业(40864)
- 经济学(40691)
- 州(39524)
- 经济学院(36207)
- 基金
- 项目(215966)
- 科学(168993)
- 研究(159206)
- 基金(154551)
- 家(134504)
- 国家(133344)
- 科学基金(113592)
- 社会(99495)
- 社会科(94220)
- 社会科学(94195)
- 省(85103)
- 基金项目(82204)
- 自然(72885)
- 教育(71685)
- 划(71258)
- 自然科(71120)
- 自然科学(71106)
- 自然科学基金(69785)
- 编号(65105)
- 资助(63628)
- 成果(53025)
- 发(50611)
- 重点(48529)
- 部(46850)
- 课题(45558)
- 创(44372)
- 创新(41400)
- 发展(40669)
- 科研(40499)
- 国家社会(40324)
- 期刊
- 济(161462)
- 经济(161462)
- 研究(102415)
- 中国(65316)
- 学报(50027)
- 农(48687)
- 管理(48196)
- 科学(47144)
- 财(42731)
- 大学(37342)
- 教育(37094)
- 学学(35054)
- 农业(34196)
- 融(29609)
- 金融(29609)
- 技术(29158)
- 经济研究(26062)
- 业经(25886)
- 财经(23088)
- 问题(20426)
- 经(19794)
- 图书(17567)
- 业(17291)
- 技术经济(17271)
- 理论(15971)
- 科技(15634)
- 现代(15162)
- 资源(15129)
- 商业(14821)
- 世界(14544)
共检索到495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春艳 白永平
甘宁青段经济带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富集了全带大部分的能源与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文章首先确定了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指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资源产地与交通枢纽,黄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屏障和国防安全重镇,然后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发展战略 甘肃 宁厦 青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秀丽 张莉琴 李鸣骥
基于西北地区1998年-201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城镇化进程的长期关系后发现:不论从人口角度还是从土地角度,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都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对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对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而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要小,说明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化地不化人"的趋势很明显,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需要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安祥生,张复明
黄河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地带 ,本文在分析黄河经济带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黄河经济带发展的必然选择 ,并且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原则、措施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红艳
规划建设黄河上游经济带是促进甘青宁三省建立区域优势互补机制,解决地区经济凹陷、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立足三省实际,从政策、区位、资源、能源、交通、生态优势条件分析入手,探讨经济带建设仍面临的诸如城市规模偏小、竞争力弱、城乡差距大、增长方式转变深层次矛盾多、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不利因素。提出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即遵循科学规划、区域一体化、循序渐进、产业支撑四个原则,突出协调发展联席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产业体系、全方位对外开放体系及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体系的构筑六项重点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求川 张锟 汤凯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求川 张锟 汤凯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成升魁 黄兆良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动态地将中国划分出三大区域带:珠江商贸带、长江产业带和黄河经济带。同时指出:建设黄河经济带是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北移西进的必由之路,而搞好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关键技术的研制,则是搞好黄河经济带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技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晓文 李卓恒
根据高质量发展内涵,结合甘肃省发展特点,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4个维度出发,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黄河流域经济带2006—2018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观测年间甘肃省黄河流域经济带经济建设提质转型,文化建设全员参与,社会建设与时俱进,生态建设常抓不懈,但也存在经济增速下行,人才流失严重,社保压力增加,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研究认为,甘肃省应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文化事业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提升生活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波 郭巍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战略。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协调发展带、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二者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参照性。充分总结其有益经验,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培育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对我国国土开发、生态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精神内涵、发展思路、实践路径开展比较研究,厘清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工作方向与任务要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下一步工作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波 郭巍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战略。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协调发展带、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二者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参照性。充分总结其有益经验,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培育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对我国国土开发、生态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精神内涵、发展思路、实践路径开展比较研究,厘清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工作方向与任务要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下一步工作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丽娟
一、引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想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的城市纷纷着手抢抓机遇,甘肃段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为促进中国与中西亚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甘肃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丰裕、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文化旅游特色鲜明、经贸合作繁荣发展,并且兰州新区获批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甘肃"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甘肃如果要在国家向西开放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重要的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就必须走低碳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工业化发展,努力推进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杨志辉 张多勇
建立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国家级资源型战略重点经济带,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通过对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建立国家级资源型战略重点经济带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政策制定、构建产业梯度结构、建立经济增长中心,发挥极化效用和大规模进行国土整治的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国家级资源型战略重点经济带的整体构想。
关键词: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 经济带 战略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保军
品牌生态位是品牌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是品牌与外部环境通过资源利用与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品牌生态位测度指标可以借鉴生态学的概念,从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重叠角度来分析品牌生态位。文章基于品牌生态位理论,提出了甘宁青回族老字号品牌发展战略的构想:从品牌生态位的视角全面规划甘宁青回族老字号品牌进化战略;有效提高品牌生态位效能,促进回族老字号品牌生态位最优化;有效设计回族老字号品牌生态位宽度,提高品牌适应度;提高回族老字号与强势品牌的生态位重叠度,分享主流品牌生态位的利
关键词:
回族老字号 品牌生态位 战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季耘刚
新型富农经济是指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主要靠辛勤劳动和善于经营而发展起来的革命的富农经济。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虽请有一些雇工,但已不同于普通富农,更有别于旧式富农。它在经济上“是努力劳动和发展生产的模范”,政治上“是拥护革命和公私兼顾的模范”,是农业战线上新兴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在落后的农业和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发展这种新型富农经济是十分有益的,完全必要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