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9)
2023(2729)
2022(2330)
2021(2232)
2020(1839)
2019(4171)
2018(4125)
2017(7167)
2016(4392)
2015(4825)
2014(4632)
2013(4808)
2012(4588)
2011(4191)
2010(4100)
2009(3649)
2008(3564)
2007(3031)
2006(2677)
2005(2311)
作者
(15191)
(13327)
(12885)
(12331)
(8217)
(6754)
(5763)
(5119)
(4843)
(4681)
(4548)
(4350)
(4314)
(4311)
(4224)
(4054)
(3940)
(3746)
(3723)
(3675)
(3477)
(3224)
(3183)
(2989)
(2910)
(2886)
(2855)
(2820)
(2811)
(2706)
学科
(16076)
经济(16058)
(7615)
地方(7539)
(7043)
管理(6858)
(6079)
方法(5397)
数学(4818)
数学方法(4749)
农业(4481)
(4452)
企业(4452)
地方经济(4017)
中国(3796)
(3423)
环境(3237)
业经(3066)
(3006)
税收(2801)
(2764)
(2387)
生态(2376)
资源(2294)
(2240)
(2229)
贸易(2226)
土地(2186)
(2086)
(1968)
机构
学院(60467)
大学(59242)
研究(28206)
科学(22690)
中国(19952)
(19709)
经济(19245)
(18824)
(17119)
管理(16834)
研究所(16170)
农业(15359)
理学(14402)
理学院(14013)
管理学(13520)
管理学院(13414)
(13337)
业大(13260)
中心(12579)
(11560)
(11205)
实验(10530)
科学院(10437)
实验室(10222)
(10207)
(9740)
(9710)
重点(9678)
师范(9557)
农业大学(9527)
基金
项目(46991)
科学(35993)
基金(34083)
(33265)
国家(33052)
研究(28112)
科学基金(26109)
自然(19891)
自然科(19356)
自然科学(19351)
(19133)
自然科学基金(18959)
基金项目(18835)
(16941)
社会(15807)
社会科(14815)
社会科学(14809)
资助(13056)
重点(12090)
教育(11973)
计划(11899)
科技(11248)
(11083)
编号(10300)
科研(9724)
专项(9250)
(9222)
(9161)
(8887)
创新(8738)
期刊
(21774)
经济(21774)
学报(18203)
(17306)
研究(15979)
科学(15100)
中国(12955)
农业(11802)
大学(11752)
学学(11457)
(6936)
(6601)
资源(6266)
业大(5276)
管理(4664)
林业(4502)
(4498)
农业大学(4192)
教育(4192)
(4113)
金融(4113)
自然(4011)
中国农业(3793)
科技(3644)
经济研究(3111)
问题(3093)
业经(3089)
财经(3046)
(3034)
地理(3014)
共检索到89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和平  曹金武  王成福  
【目的】分析甘南玛曲地区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甘南玛曲地区1971-2010年的地表温度观测数据,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玛曲地区40年的年际、年代际、突变年份及地表温度与气温的关系等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甘南玛曲地区平均地表温度以0.6℃/10a的速率升高,2000年之后升幅达到1.9℃/10a。各季节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最高、最低平均地表温度亦呈升高趋势,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主要以最低地表温度的上升为主。甘南玛曲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2000年之前为负距平,2000年之后为正距平变化;各季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辛晓睿  曾刚  滕堂伟  程进  
波特的钻石模型已成为区域竞争力培育的有力工具,但对于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而言,钻石模型的适应性尚待检验。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以传统畜牧业和新兴旅游业为对象,论证产业发展过程中钻石模型各因子条件不足,该类区域使用钻石模型培育产业竞争力会失灵。在分析玛曲县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后,指出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等多因素叠加的区域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应该充分重视文化保护、生态产业衍生、政府链结与高端市场定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吴香炼  
牧区内生制度对高原草原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多样性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牧区内生制度的供给、结构和维护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游牧民族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培养了他们合作的行为倾向,而丰富的放牧经验培养了牧民的智慧,二者结合产生了有利于草原发展的内生制度。内生制度规定了社区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占有、使用和管理,廉价的信息流通是设计良好的制度得以存续的根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起鹏  王倩  张春花  卓玛兰草  
草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规律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玛曲草地覆盖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0年,草地覆盖度整体呈减小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草地植被普遍存在退化趋势,低覆盖草地植被只局部有修复现象,出现稳定存在趋势。(2)玛曲草地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有:光、热、水等自然因子,超载放牧以及社会经济因子。水热不匹配增加了草地蒸散量,影响了植被的生长,进而影响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鼠虫害对牧草和土壤的结构产生影响,致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降低了草地生产力;非法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学诚  王庆辉  
在状态—压力—响应模型的指导下,设计高寒牧区草原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玛曲草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趋势;在压力指标中,超载过牧是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高寒牧区在选择草地经济发展模式时应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实现畜牧经济和草原生态的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宁和平  敖泽建  赵红岩  
光照资源的变化会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1973—2012年甘肃甘南白龙江流域近40 a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甘南白龙江流域光照资源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白龙江流域日照时数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增幅为33.0 h/10 a,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幅最明显,夏季最小。这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呈现显著减少的特征不同,体现出甘南白龙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特点及日照时数变化的复杂性。甘南白龙江流域日照时数在1994年之前以负距平变化为主,1994年及其之后以正距平变化为主,为光照资源偏多期。甘南白龙江流域年平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兴丽   蒋友严   张翼飞   陈记祖   敖泽建   吉哲君  
基于2001-2020年MODIS NDVI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生长状况评价的指标,采用最大合成法(MVC)、Theil-Sen斜率估算、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关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20年甘南高原植被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20年来甘南高原NDVI在时间上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增长速率为每10年0.019;2)在空间上表现为林区增长率大于牧区增长率,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主要位于舟曲县白龙江沿岸以及南部林区,植被类型多为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3)近30年,甘南高原整体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P <0.05),上升速率为每10年0.35℃,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P> 0.05);4) NDVI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和偏相关性以正相关性为主,但与降水量的偏相关性稍强于气温;5)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甘南高原NDVI变化整体上是改善的,且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更显著,二者平均贡献率分别为每10年0.009、0.0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政融   杨雪梅   唐进年   张忠   李银科   张卫星   王景瑞   李学敏  
高寒草地是黄河上游主要的生态屏障,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影响,草地沙化现象严重且监测和治理困难。因此,分析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地光谱特征可为该区遥感监测及沙化程度精细识别提供充分的地面验证信息。研究基于玛曲县野外实测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地的高光谱信息,利用多种光谱变化方法对其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极重度沙化的光谱曲线表现出典型荒漠化土壤的特征外,其他沙化程度草地的红谷、绿峰及三边参数均与绿色植被光谱特征保持一致,其中720-1 000 nm是区分不同程度沙化类型草地的最佳波段,而在510-560和650-690 nm波段范围内的红谷和绿峰区分度不理想。利用一阶微分和包络线去除的光谱转化方法,对草地光谱反射率曲线进行处理,发现较好的可用于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区分的特征波段和参数有510-560、650-700 nm、红边幅值以及包络线去除后600-700 nm处的吸收深度,经过波段运算后的比值植被指数、绿红植被指数指数在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区分作用明显,同时对植被指数进行阈值化处理,可作为识别不同沙化程度草地的提供判别依据,研究成果为高寒区沙化监测及沙化程度精细识别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一飞  张勃  张多勇  张建香  何旭强  孙力炜  
利用甘肃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选取FAO Penman-Monteith法计算了各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得出各站点的湿润指数;然后采用线性趋势法、Morlet小波、自然正交分解(EOF)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对河东地区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对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①1992年之前,甘肃河东地区地表相对湿润,1992年之后变得干旱,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率为-0.02/10a,相关系数为0.2946(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雪雁  
人文因子是引起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甘肃省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影响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可归纳为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等3个因子;②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与草地退化呈正相关,牧业结构调整因子与草地退化呈负相关;③牧业结构调整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减弱作用远低于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对其的加速作用。其中,牧民家庭支出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草地沙化面积、固定沙丘面积、流动沙丘面积、沙化率分别增加0.869、0.765、0.809、0.883个单位;载畜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上述指标分别增加0.362、0.574、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维伟  王辉  王跃思  黄蓉  石小伟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沟蚀及修路等人为影响,尕海泥炭沼泽地出现退化现象。为了查明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过程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该区域4种不同退化阶段泥炭沼泽地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程度的加剧,0~40 cm层土壤平均容重逐渐增大,总孔隙度逐渐减小,且容重和孔隙度在土壤剖面自然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水解氮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铵态氮呈增大趋势,全磷、全钾无明显变化规律,但均沿土壤剖面分布呈波动性变化;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蓄水量和毛管蓄水量均为未退化最大,中度退化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侯彩霞  路慧玲  张方圆  张亮  
社会资本是继"人力资本"后另一个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重要工具。为了深入解析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该区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分析了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并解析了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社会资本总量为3.42;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农户社会资本得分最高的是信任维度,最低的是社团参与维度;③影响信任维度的主要因素有区内农户的财富差异、区内农户的异质性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影响社团参与维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受教育程度;④在影响社会资本的因素里,宗教信仰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妙芬  邢旭峰  刘素红  刘绍民  
利用航空、航天平台热红外模拟遥感器——红外辐射计观测的资料对非均匀下垫面地表温度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垫面不均匀性越强,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化曲线波动就越大,说明目前用一个点的地表温度观测值来表示一个遥感空间分辨率像元的地表温度值是不合理的。红外辐射计是对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精度进行验证的手段之一,其特点是视场角小(6°)。通过对小视场红外辐射计获取的地表温度采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来代表整个像元的总体温度,与Landsat/TM数据源反演的像元地表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遥感数据源获取的红外辐射强度是一个像元中所有地物辐射的综合结果,不是像元内所有地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报寅  丁超  徐贵来  刘红卫  刘杰  张晴  
地表温度是许多研究领域,如环境、生态、水文、气候、农业、浅层地温能、热岛效应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这些参数现在可以通过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方便地获得。对一年的MODIS 8d合成地表温度产品进行了处理,得到了武汉城市圈的地表年平均温度、年温度变幅、日温度变幅、年最低温出现时间、日最高温出现时刻等参数的分布图,并对这些参数的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的地表温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这些参数受到城市热岛效应、下垫面和地形因素的强烈影响,年平均温度以城市地区最高,平原地区其次,北部和南部山区的年平均温度最低;地表水体与其附近陆地相比,年平均温度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其年温度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褚琳  黄翀  刘高焕  刘庆生  
玛曲湿地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以及补给区之一,对于调节黄河水量与泥沙量、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以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和分析近10年来玛曲高寒湿地系统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应用2000年、2010年两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提取玛曲景观类型信息,对玛曲湿地分布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利用S-G滤波以及最大值合成法处理后的2000-2010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空间演变趋势;运用长期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玛曲湿地变化与气候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近10年来玛曲夏季年际NDVI值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黄河第一弯"玛曲腹地的阿万仓处NDVI减少明显,且存在沼泽草甸向亚高山草甸类型转化趋势。另外,玛曲高寒湿地变化与降水量及温度的年际变化均有关系,但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