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7)
- 2023(4017)
- 2022(3424)
- 2021(3298)
- 2020(2772)
- 2019(6270)
- 2018(6233)
- 2017(10628)
- 2016(6440)
- 2015(7123)
- 2014(7211)
- 2013(6994)
- 2012(6729)
- 2011(6225)
- 2010(6511)
- 2009(5915)
- 2008(6258)
- 2007(5538)
- 2006(4993)
- 2005(4474)
- 学科
- 济(23160)
- 经济(23138)
- 管理(14938)
- 业(11348)
- 学(11151)
- 环境(8779)
- 方法(8660)
- 地方(8588)
- 企(8078)
- 企业(8078)
- 农(8078)
- 数学(7043)
- 数学方法(6804)
- 生态(6449)
- 农业(5691)
- 业经(5036)
- 资源(4917)
- 和(4813)
- 中国(4782)
- 划(4716)
- 理论(4550)
- 地方经济(4092)
- 财(3816)
- 发(3664)
- 贸(3661)
- 贸易(3658)
- 易(3497)
- 规划(3240)
- 融(3228)
- 金融(3224)
- 机构
- 学院(96620)
- 大学(94995)
- 研究(41081)
- 科学(32727)
- 济(29287)
- 管理(29257)
- 经济(28424)
- 中国(27806)
- 农(27389)
- 理学(24667)
- 所(24266)
- 理学院(24167)
- 管理学(23187)
- 管理学院(23032)
- 研究所(22860)
- 京(21956)
- 农业(21874)
- 业大(21042)
- 中心(17427)
- 省(16288)
- 江(15465)
- 范(15217)
- 院(15121)
- 师范(14981)
- 科学院(14363)
- 北京(14258)
- 室(14059)
- 农业大学(13995)
- 州(13571)
- 南(13409)
- 基金
- 项目(69604)
- 科学(51492)
- 基金(47579)
- 家(45821)
- 国家(45511)
- 研究(43749)
- 科学基金(35728)
- 省(29416)
- 自然(26271)
- 基金项目(25540)
- 自然科(25453)
- 自然科学(25434)
- 划(25045)
- 自然科学基金(24899)
- 社会(24156)
- 社会科(22717)
- 社会科学(22705)
- 资助(19833)
- 教育(18996)
- 重点(17147)
- 计划(16585)
- 科技(16507)
- 编号(16139)
- 发(15674)
- 科研(13687)
- 创(13469)
- 成果(13352)
- 部(13277)
- 课题(12914)
- 创新(12796)
共检索到143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林 苏永祥 银才让 马林 田沛
为向青藏高原地区(比如甘南州高速公路干扰区)生态修复提供高活力草种及合适的利用途径,本研究选取包括青海、甘肃、宁夏收获的3种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早熟禾(Poa annu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 rubr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和醉马草(A. inebrians) 9种禾本科植物,以及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4种豆科植物为试验材料,在活力检测筛选的基础上,将试验材料播种到收集的卓合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弃土(浅层黑土、深层黄土)且添加不同的改良剂(菌肥、草木灰以及两者混合添加)中。结果表明:仅中华羊茅、醉马草、红三叶和多变小冠花种子发芽势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种子的发芽势(P <0.05);甘肃和宁夏产地的中华羊茅、醉马草、红三叶和多变小冠花发芽率在60%以上,而其他8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均较低;种子发芽指数仅醉马草和沙打旺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种子(P <0.05);种子活力指数为3种中华羊茅、醉马草、红三叶和沙打旺较高;青海产地的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的胚根和胚芽长以及幼苗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禾草(P <0.05);不同土壤类型和改良剂对禾草萌发、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 <0.05),具体表现为浅层黑土的发芽数较高,土壤改良剂中草木灰能显著提高4种牧草种子总萌发率与总生物量(P <0.05),表明黑土更适宜于4种牧草的生长,且同时添加草木灰有益于禾草的生长。研究结果为高寒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合理建植当地乡土草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珂 高照良 王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不仅是护坡的措施,而且是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种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在对现有边坡生态防护理论的资料统计、分析及现场考察的基础上,从护坡植物的选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原理、分类及其应用4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为例,结合沿线边坡特性,调查、分析了不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原理、形式、特点、适用条件及实际护坡效果。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用生态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抑制水土流失,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降低工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根 岳翰林 陈雨志 汪富资 李先宝 代智蓝 李德欢 李思雨 卫万荣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3种边坡修复措施处理和对照样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和全钾(STK)含量。结果表明:短期内,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大部分化学计量特征,如SOC、STN和STP含量、SOC:STN、SOC:STP、SOC:STK、STN:STP、STN:STK和STP:STK均显著高于其他修复措施处理(P <0.05)。从土壤肥力角度出发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QI)对本研究所涉及的3种修复措施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SQI高于其他两种修复措施的SQI,可见,草皮回铺修复措施是短期内高原地区公路边坡修复最佳的修复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学诚 王庆辉
在状态—压力—响应模型的指导下,设计高寒牧区草原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玛曲草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趋势;在压力指标中,超载过牧是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高寒牧区在选择草地经济发展模式时应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实现畜牧经济和草原生态的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厉 刘志学 石向东
高速公路服务区配送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配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高速公路服务区配送中心,以集中配送模式实现配送作业的规模经济和流通费用的降低。同时,顺应配送模式的选择,建议成立共同配送中心,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及服务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配送规模、配送的商品品种方案以及配送的基本流程,以此提高河南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物流服务水平,进而促进河南高速公路系统和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强 朱文婕 李祝平
近年来,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省会长沙为中心的高速公路交通网,但高速公路建设却对湿地等生态环境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入手,以美国和荷兰的补偿制度为例,讨论其施行的背景、政策、方法及演进的过程,考察湖南高速公路建设中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及符合实际的补偿制度,以恢复和改善湖南生态环境的质量。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高速公路建设 湖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权 张海翔 李永勤
高速公路镇是指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建立镇行政区域规划,形成"高速公路产业带",其产业群体相对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周边地区的带状区域。云南省的高速公路镇开发将体现科学化、规范化及人性化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其建成将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商品流通、对外交流、农业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沿线经济市场的形成、农村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将高速公路镇和农村拟合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研究高速公路镇景观生态分布格局,并对建立高速公路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颂耀 王泽民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生态会计 草场 生态价值 补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玉婷 李文龙 陈迪 余翠 赵新来 许静 郭旭临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甘南州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甘南州2001-2013年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动态评价,并结合GIS/RS技术,分析了甘南州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变化特征。评价结果表明,1)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低健康水平、较低健康水平、中等健康水平、较高健康水平及高健康水平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82%、23.5%、0.82%、53.06%及18.8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玲
交通量预测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的重要内容,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规模、经济评价及实施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依据。准确地进行流量预测对于合理利用国家建设资金,减少规划设计所造成的损失与浪费,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辛顺杰 连华 梁浩东 肖凯文 李若飏
甘南洮河流域作为青藏高原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精准识别其生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策略,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野外调研和相关资料,本研究对甘南洮河流域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与诊断,并对其生态问题成因进行剖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研究显示,水土流失、矿山环境破坏、草地退化沙化、湿地萎缩、森林资源破坏以及耕地质量较低等是甘南洮河流域目前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早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和矿山环境破坏成为该流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基于“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护草固沙、育林补水、治湖保水”并重的一体化生态修复思路,划分了5个生态修复单元,确立了4种生态修复模式,即自然恢复、保护保育、辅助再生、生态重塑。同时,结合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布设工程,提出了以水源涵养为核心的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该研究可为甘南洮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旨在推动甘南州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萍 魏金平 谢继全 陈翔舜
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甘肃甘南黄河源区“中华水塔”的统计年鉴为资料依据,在对该区进行了现地考察以后,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区:重点保护区、修复治理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分别对三个功能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果:重点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略有盈余(1.4644),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亏损(-0.8230),修复治理区的生态承载力介于两者之间,略有盈余(0.2312)。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提出了甘南黄河源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常民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黄河干流和长江支流水源补给与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还是走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缺乏有针对性和高效的财政金融支持,无法通过生态经济发展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支持面临的困难资金的逐利和安全性促使大量资金流向大企业大项目。甘南州经济基础较差,主导产业发展落后,畜牧业薄弱,直接融资的能力有限,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一虹 郭建超
实现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是必要的。文章以甘南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主要从甘南草原的生态环境特征、具体实践及经验启示三个方面讨论了甘南草原生态产品价值的识别与实现过程。首先,甘南对过去已改变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区域自然资源进行保护,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草原旅游发展道路。其次,从政府、牧民、企业等不同要素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各要素在甘南草原生态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得出甘南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生态价值:一是草原生态旅游服务;二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三是草原生态产业链的延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巫涛 吴毅 彭重华 王森 梁文斌
于2008年对湖南省郴州市汝郴高速公路路域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科、属水平上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汝郴高速公路共有种子植物105科279属397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6种,被子植物100科274属391种;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性质的属略占优势,其中泛热带分布有74属,占总属数29.25%;北温带分布成分有37属,热带亚洲分布成分27属,分别占总属数的14.62%和10.67%;显示了该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最后,也对该区域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保育策略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