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0)
2023(3830)
2022(3316)
2021(2963)
2020(2507)
2019(5602)
2018(5316)
2017(10578)
2016(5290)
2015(6057)
2014(5824)
2013(5871)
2012(5658)
2011(5079)
2010(5336)
2009(4747)
2008(4784)
2007(4493)
2006(4012)
2005(3613)
作者
(15787)
(13016)
(12871)
(12236)
(8331)
(6159)
(5920)
(4928)
(4912)
(4638)
(4409)
(4354)
(4193)
(4178)
(4042)
(3921)
(3690)
(3675)
(3669)
(3601)
(3229)
(3206)
(3113)
(2969)
(2966)
(2922)
(2789)
(2749)
(2604)
(2566)
学科
(29274)
经济(29247)
(17430)
(14682)
企业(14682)
管理(12997)
方法(9618)
产业(8583)
业经(8326)
(7847)
地方(7440)
数学(7432)
数学方法(7390)
中国(7325)
(6055)
贸易(6052)
(5876)
结构(5498)
技术(5489)
农业(5018)
(4974)
地方经济(4763)
(4388)
(4151)
金融(4150)
(4135)
(3881)
(3881)
银行(3877)
(3761)
机构
学院(80433)
大学(79657)
(40571)
经济(39987)
管理(32511)
研究(31296)
理学(27728)
理学院(27428)
管理学(27193)
管理学院(27017)
中国(22212)
(17182)
科学(16657)
(15558)
(15450)
研究所(13980)
中心(13655)
财经(12576)
经济学(12459)
(12020)
(11622)
(11377)
(11319)
经济学院(11290)
北京(11114)
(10311)
师范(10248)
业大(10183)
财经大学(9302)
(9271)
基金
项目(53360)
科学(43126)
研究(41026)
基金(39101)
(34626)
国家(33892)
科学基金(28821)
社会(27754)
社会科(26525)
社会科学(26519)
(20721)
基金项目(20504)
教育(17056)
(17022)
自然(16664)
自然科(16266)
自然科学(16262)
自然科学基金(16017)
编号(15729)
资助(15418)
(13495)
成果(12722)
重点(12090)
国家社会(11999)
(11880)
(11850)
发展(11551)
(11399)
创新(11036)
课题(10970)
期刊
(47250)
经济(47250)
研究(25458)
中国(16056)
管理(14121)
(11165)
科学(11082)
(10630)
学报(9920)
业经(8119)
大学(8013)
农业(7879)
经济研究(7803)
学学(7526)
技术(6866)
教育(6667)
(6651)
金融(6651)
问题(6505)
财经(6323)
世界(5805)
(5790)
(5787)
国际(5625)
(4986)
技术经济(4849)
商业(4638)
科技(4540)
经济管理(4335)
现代(4267)
共检索到125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浬阳  
如何在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的产业体系内甄别出符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的潜在竞争优势产业是新时代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环节。通过将国家空间理论、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空间甄别框架,发现在中国情景分析下中国在国家空间中的升级已转换为社群内升级模式,社群内优"国家清单"的优"产业清单"是符合中国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结构、易于成功的潜在竞争优势产业,而社群内强"国家清单"的强"产业清单"属于高技术复杂的尖端类产业,现阶段较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在未来,面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发展极不平衡、国家间竞争愈加激烈等新时代特征,应更注重国家空间所建议的以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的中国→优"国家清单"→强"国家清单"式综合循序渐进升级路径,并集中力量突破潜在竞争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努力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式产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一、竞争优势产业甄别和政府因势利导分析框架与传统发展经济学不同,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强调了要素禀赋结构和这种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市场内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但是每个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都有机会运用政府力量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调整和改进该阶段的最优经济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本文归纳并补充了新结构主义的一国对外竞争优势产业甄别和政府因势利导分析框架。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裕弘  
国家的繁荣是创造出来的,并非继承所得。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竞争的基础取决于创新及知识的产生、获得和利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源于国家竞争优势产业,其重要标志是大量持续地向多国输出产品、技术和设备。培育国家竞争优势产业必须使企业具有创新及升级的能力,而企业正是在强烈竞争、富有进取的创新环境中才能不断获得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产业不是政府能够创造出来的,企业才是行为的主体。政府对于推动创新的作用应是催化作用;企业必须自觉积极参与创新网络的建设,学会利用外部联系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之际,政府与企业共创国家竞争优势产业,以在21世纪全球经济形成的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亮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产业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如何在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调整中实现突围和战略突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纷纷对本国的产业发展道路进行重新定位,引发了全球产业发展新的变局和国家竞争优势新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应主动适应世界产业发展潮流和趋势,继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梦璇  孙苗  于清溪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海洋优势产业甄别方法。该方法改进了林毅夫从衡量“要素禀赋”入手直接甄别比较优势产业的思路,转从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两个外在表现入手,进行间接甄别。此外,使用Bootstrap方法克服了中国省级海洋经济数据样本点过少的问题,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与已有研究方法的甄别结果相比较,发现在“简单一致率”“调整一致率”准则下,该识别方法的准确性较高,这说明使用Bootstrap测算的投入产出弹性对甄别海洋比较优势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梦璇  孙苗  于清溪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海洋优势产业甄别方法。该方法改进了林毅夫从衡量“要素禀赋”入手直接甄别比较优势产业的思路,转从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两个外在表现入手,进行间接甄别。此外,使用Bootstrap方法克服了中国省级海洋经济数据样本点过少的问题,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与已有研究方法的甄别结果相比较,发现在“简单一致率”“调整一致率”准则下,该识别方法的准确性较高,这说明使用Bootstrap测算的投入产出弹性对甄别海洋比较优势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红斌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带来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具有地理上的聚集性、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根植性、产业的同质性和关联性、生产经营的专业性和竞合性,这些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竞争优势的来源。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性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集聚效应、灵活专业化生产、集群式创新、竞合机制与路径依赖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国平  袁泽沛  
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网络组织,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紧密相连的一组企业和关联机构。本文的研究厘清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同时归纳总结了产业集聚的四大动因。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如从专业化分工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交易成本降低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管福泉  吴伟光  伍士林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的产业间新的组织形式,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本文综述和归纳了众多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各种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从集群产业集聚、集群组织与生产方式、集群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宏  
1947年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Adorno最早提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结合创作、生产等方式,把本质上无形的文化内容商品化。这些内容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其形式可以是商品或是服务。"这已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一个概念。文化产业已有一个新兴的重要的产业。但是,文化从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层面的范畴,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理清楚。为此,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制度关联、经济理性的角度来甄别二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李颢  
实现产业升级是中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但要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发现潜在的比较优势产业。本文以最新全球产品贸易数据库为基础,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的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前提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中国和全球多数国家的产品空间演化。文章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中国近期的潜在优势产业进行了预测,对不同邻近性阈值条件下产业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充分讨论。其基本结论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和近期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虽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长期看,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总数却小于全球平均水平,潜在比较优势产业演进的可持续性并不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面临两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道明  黄贤金  
江苏省高资源消耗型产业经营模式粗放,行业产值贡献份额小,资源占用份额大,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高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甄别与合理调控是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本文采用了资源消耗指数法甄别出江苏省12种高资源消耗型产业。研究表明:高资源消耗型产业在江苏省工业中占据绝对的比例优势,有些产业甚至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针对江苏高资源消耗型产业发展的特点,从经济实力、资本实力、对外开放水平和资源节约实力4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高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琦  
文章整合价值链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构建了一个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分析框架,用于解释跨国公司利用各国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