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0)
- 2023(8664)
- 2022(7520)
- 2021(6809)
- 2020(5996)
- 2019(13773)
- 2018(13497)
- 2017(26168)
- 2016(14702)
- 2015(16498)
- 2014(16766)
- 2013(16848)
- 2012(16046)
- 2011(14465)
- 2010(14535)
- 2009(13404)
- 2008(13536)
- 2007(12385)
- 2006(10514)
- 2005(9499)
- 学科
- 济(66620)
- 经济(66566)
- 管理(37531)
- 业(36649)
- 方法(31242)
- 企(28213)
- 企业(28213)
- 数学(28205)
- 数学方法(27949)
- 地方(18438)
- 农(17328)
- 贸(16379)
- 贸易(16378)
- 易(15960)
- 中国(15379)
- 学(15304)
- 财(15301)
- 业经(11683)
- 农业(11494)
- 制(10777)
- 地方经济(10695)
- 出(10495)
- 环境(9580)
- 融(9503)
- 金融(9501)
- 务(9484)
- 财务(9465)
- 和(9453)
- 财务管理(9440)
- 银(9235)
- 机构
- 大学(215656)
- 学院(215539)
- 济(88723)
- 经济(86877)
- 管理(79179)
- 研究(76117)
- 理学(68658)
- 理学院(67748)
- 管理学(66439)
- 管理学院(66017)
- 中国(55776)
- 科学(49792)
- 京(45791)
- 农(42379)
- 所(40444)
- 财(39255)
- 江(38095)
- 研究所(37249)
- 中心(35327)
- 业大(35278)
- 农业(33817)
- 财经(31762)
- 范(29164)
- 师范(28786)
- 经(28742)
- 经济学(28074)
- 北京(27406)
- 院(27279)
- 州(26375)
- 经济学院(25697)
- 基金
- 项目(147714)
- 科学(115631)
- 基金(107001)
- 研究(103884)
- 家(95078)
- 国家(94347)
- 科学基金(79278)
- 社会(65429)
- 社会科(62059)
- 社会科学(62039)
- 省(59155)
- 基金项目(57105)
- 自然(52511)
- 自然科(51233)
- 自然科学(51214)
- 自然科学基金(50303)
- 划(49834)
- 教育(47738)
- 资助(44212)
- 编号(41262)
- 重点(34574)
- 成果(33193)
- 发(33147)
- 部(33007)
- 创(30207)
- 课题(29182)
- 科研(29143)
- 创新(28440)
- 计划(28365)
- 教育部(27402)
共检索到310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礼 沈盎绿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等因素对蟹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蟹类16种。日本虫寻(Argyrosomus argentatus)是6月的主要优势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9月的主要优势种。在瓯江口近岸水域,单个站位出现的种类并不多,但整个近岸0~10m水域内蟹类种类丰富。这与近岸、近岛水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生态环境多样化和差异化有一定的关系。在瓯江口外海,海底地势平坦,不同站位之间环境差异不大,也没有岛屿阻隔,使得各个站位种类较多且组成...
关键词:
瓯江口 蟹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瓯江口蟹类资源密度的分布,及蟹类优势种、水团、水深和水文因子对蟹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和9月蟹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12.99 kg/km2和73.48 kg/km2,尾数密度为16.84×103ind/km2和3.80×103ind/km2,资源总量为50 845.5 kg和33 066.0 kg。蟹类密度分布,在6月,调查海域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高密度区出现在瓯江口洞头群岛外侧,尤其是受台湾暖流影响明显的海域;在9月仅是南部明显高于北部,其他海域分布比较均匀。瓯江径流从瓯江北口下泄,在口外形成冲淡水水团,使瓯江口北侧蟹类...
关键词:
瓯江口 蟹类 优势种 数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盎绿 徐兆礼
2007年6月和9月对瓯江口海域通过拖网和张网捕获的鱼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出现2纲12目33科55属72种鱼类,其中软骨鱼纲2目2科2属4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6%;硬骨鱼纲10目31科53属68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94.4%。根据其适温性类型可分为暖水性种、暖温性种和冷温性种,其中,暖水性鱼类有27种,占总种数的37.5%;暖温性鱼类有41种,占总种数的56.9%;冷温性鱼类有4种,占总种数的5.6%。渔获物中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占多数,其中,底层鱼类共有27种,占总种数的37.5%;近底层鱼类共有30种,占总种数的41.7%;中上层鱼类共有15种,占总种数的20.8%。渔获...
关键词:
瓯江口海域 鱼类区系 种类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陈华 陈庆辉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鱼卵、仔鱼调查资料,分析瓯江口渔场鱼卵、仔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产卵场位置和产卵期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瓯江口鱼卵、仔鱼共出现6目11科18种(包括1种未定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鲱形目次之。6月是瓯江口鱼类的产卵期,产卵场位于洞头大门岛周围水域,主要是规格较小的地区性物种,也是大型经济鱼类的饵料,例如小公鱼和虾虎鱼等;9月产卵场主要位于洞头群岛水域外侧,主要是一些经济鱼类,如白姑鱼等。瓯江口海域所处纬度、海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环境特征以及瓯江径流的综合影响,使大门岛附近成为瓯江口海域的主要产卵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沈盎绿 李新正
采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甲壳动物口足目(Hoplocarida)和十足目(Decapoda)中虾类的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等分布,探讨优势种、地形地貌、水团、温度和盐度等因素变化对这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口足目2种和虾类17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是6月的关键种,口虾蛄是9月的关键种。6月和9月2类优势甲壳动物平均质量密度分别为41.14kg/km2和32.36kg/km2,尾数密度为18.41×103ind/k...
关键词:
瓯江口 口足目 虾类 渔场 优势种 密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颜文超 宋伟华 俞存根 周青松 郑基 刘惠 邓小艳 张平
2013年5月(春)、2013年10月(秋)在温州瓯江口海域利用底拖网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共设12个站位。根据各站位扫海面积和逃逸系数对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标(IRI)、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ABC曲线等方法,对瓯江口海域的虾蟹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瓯江口春秋季群落结构的不同之处。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鉴定虾蟹类25种,隶属于11科16属,春季18种,秋季23种;春秋季河口区物种数量较低,近岸区和岛礁区较高;春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3种;秋季优势种为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5种;生态类型显示虾蟹类以广温低盐和广温广盐种类为主,未见冷水种。聚类分析将春、秋季站位均分为3个群落,通过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显示春秋季聚类结果可信(0. 05≤Stress 0,群落组成以成体居多。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丽华 左涛 陈瑞盛 王俊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甲藻门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25%。硅藻门中角毛藻属(Chaetoceros)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分别为1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33.33%)和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13.73%),甲藻门中以角藻属(Ceratium)为主,有10种,占甲藻总种数的58.8%。浮游植物数量平均为1400.00×104cells/m3。硅藻的平均...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欢 陈锦辉 吴建辉 钟俊生 韩梦婷 赵晨
2018年6月(夏)和9月(秋),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的14个站位点的表层,运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口径1.3 m,网目0.5 mm)水平船拖10 min采集仔稚鱼,实时采集水柱环境参数包括温度(SST)、盐度(SSS)、浊度(TUR)、深度(DEP)和叶绿素a(SSC),探讨该水域仔稚鱼的分布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8网次共采集到仔稚鱼10 925尾。其中淡水型鱼类22种(42%),河口型(半咸水)鱼类19种(37%),沿岸型鱼类7种(13%)和近海型鱼类4种(8%)。鲤科为14种(27%);虾虎鱼科12种(23%);鳀科及银鱼科均为5种(10%)。以大于5%为优势种,凤鲚占总渔获量的21.51%、刀鲚(18.11%)、贝氏?(16.34%)、银飘鱼(10.82%)和斑尾刺虾虎鱼(9.38%)。在采集的所有仔稚鱼中,前弯曲期仔鱼数量最多,约占总数量的76.49%,弯曲期仔鱼11.94%,后弯曲期仔鱼8.01%,稚鱼3.43%,卵黄囊仔鱼仅出现在6月,占总渔获量的0.13%。前弯曲期仔鱼与弯曲期仔鱼的密度随着季节的更替呈下降趋势,后弯曲期仔鱼密度呈上升趋势。夏季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总数及密度都比秋季多。研究表明,长江口崇明东滩鱼类可以分为两支,淡水种生态群落和半咸水生态群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一鸣 秦玉涛 刘材材 季晓 邓邦平 刘守海
本研究基于2011—2014年夏季对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对其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年际变化分析。4年间分别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0、58、78和83种。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在2011—2013年间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长江冲淡水区的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明显高于长江口内。2014年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均显著回升。生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基本稳定,2012年略低,而之后呈现整体回升的趋势。优势种包括丝异须虫、双形拟单指虫和钩虾,2013年未出现优势种,其余年份则以多毛类为主。年际间群落结构变化较大,且群落组成呈逐年丰富的趋势。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长江口环境...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年际变化 长江口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汤昌盛 张芳 冯颂 戴芳群 王彦涛
根据2015年6月(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渔业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93种,其中底层鱼类56种、中上层鱼类7种、头足类10种和甲壳类20种,以底层鱼类和甲壳类为主。优势种包括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鱼山渔场及舟山渔场近岸区和长江口渔场离岸区群落多样性较高,舟山渔场离岸区和大沙渔场南部多样性较低。渔业生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夏季 渔业生物 群落结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振波 李凡 曲业兵 张焕君 徐炳庆 王田田
为了解夏季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现状,根据2010年6月、7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2种,全部为硬骨鱼类,隶属于7目、21科、32属。6月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7月为矛尾虾虎鱼、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短吻红舌鳎和斑尾刺虾虎鱼。7月调查鱼类生物量和丰度均较6月大幅增加,分别由3.6kg/h和459ind./h增加到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倩 徐兆礼
依据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水域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研究了瓯江口水域夏季与秋季浮游动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优势种组成特点,同时探讨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个季节优势种具有明显更替现象,夏季(6月)主要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秋季(9月)主要优势种是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和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夏季...
关键词:
瓯江口 浮游动物 优势种 温度 盐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邱涛 陆仁后 项超美 张菁
用RAPD技术检测了中华绒螯蟹(E.sinensis)长江、辽河、瓯江三个群体各1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每一个体的多态片段,通过对群体内及群体间共享片段的分析,得到三群体间的相似率数据,为中华绒螯蟹的种群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赟荣 晁敏 全为民 黄厚见 沈新强
根据2010年至2011年4个季度的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同时根据不同水域的盐度特征,将长江口的30个站位从河段水域至口外依次分为3个水域(Zone-1、Zone-2、Zone-3)进行分析,从构成群落的物种分类水平、丰度、二元数据和分类阶元4个角度首次探讨了长江口鱼类群落4个多样性指数(种类数目、Pielou均匀度指数、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平均分类学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4个指数的季节变化均不显著。而种类数目和反映群落不同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平均分类学指数在空间上变化明显。平均物种数目由Zone-1(3.49种)至Zone-3(10.17种)的升高趋势反映出海洋对河口作用的逐渐增强;平均...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 多样性 河口生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沈新强 史赟荣 晁敏 全为民 黄厚见 吴庆元
为研究长江口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值(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与分类变异差异指数∧+)的长期变动,根据1985~1986年、2004年及2010~2011年3个时期共12个航次长江口鱼类调查资料,分别计算了反映鱼类群落不同物种亲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均匀性∧+值。结果显示,2004年4个航次及2010~2011年3个航次鱼类△+均位于长江口鱼类群落总名录△+95%置信区间以下,与1985~1986年相比,2004年及2010~2011年各航次平均△+均较低;∧+的分布格局则与△+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2个航次的∧+均在95%置信区间内。长江口鱼类群落△+的降低跟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生境破坏等有关,其下...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 分类学多样性 长期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