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0)
- 2023(2834)
- 2022(2401)
- 2021(2267)
- 2020(1970)
- 2019(4090)
- 2018(4189)
- 2017(6669)
- 2016(4177)
- 2015(4894)
- 2014(4963)
- 2013(4540)
- 2012(4190)
- 2011(3596)
- 2010(3672)
- 2009(3121)
- 2008(2990)
- 2007(2875)
- 2006(2436)
- 2005(2130)
- 学科
- 业(14591)
- 企(11744)
- 企业(11744)
- 管理(11436)
- 技术(10838)
- 济(10447)
- 经济(10442)
- 技术管理(5731)
- 教学(5310)
- 学(4993)
- 理论(4810)
- 方法(4548)
- 农(4461)
- 教育(4418)
- 数学(3868)
- 数学方法(3817)
- 学法(3542)
- 教学法(3542)
- 中国(3519)
- 农业(3435)
- 学理(3246)
- 学理论(3246)
- 研究(2611)
- 新技术(2597)
- 高新(2591)
- 高新技术(2591)
- 业经(2581)
- 贸(2161)
- 贸易(2160)
- 易(2142)
- 机构
- 学院(58457)
- 大学(56257)
- 研究(22857)
- 济(17714)
- 农(17618)
- 科学(17422)
- 经济(17198)
- 管理(16916)
- 理学(14363)
- 农业(14253)
- 中国(14220)
- 理学院(14187)
- 业大(13856)
- 管理学(13795)
- 管理学院(13711)
- 所(13454)
- 技术(13064)
- 京(12624)
- 研究所(12619)
- 江(10491)
- 中心(9829)
- 农业大学(9218)
- 省(8994)
- 院(8523)
- 室(8220)
- 范(8166)
- 师范(7951)
- 职业(7929)
- 业(7874)
- 州(7827)
- 基金
- 项目(42658)
- 科学(31145)
- 研究(28947)
- 基金(27210)
- 家(26011)
- 国家(25813)
- 科学基金(20365)
- 省(20060)
- 划(16515)
- 教育(15316)
- 社会(15020)
- 自然(14347)
- 基金项目(14290)
- 社会科(14182)
- 社会科学(14179)
- 自然科(14049)
- 自然科学(14036)
- 自然科学基金(13760)
- 编号(11899)
- 资助(11350)
- 重点(10643)
- 科技(10613)
- 创(10435)
- 计划(10161)
- 课题(9952)
- 创新(9831)
- 发(9618)
- 业(9334)
- 技术(9310)
- 成果(9121)
共检索到8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玲 陈泽雄 徐象华 邓秀新
研究了不同大小的瓯柑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微芽嫁接脱除黄龙病病原的效果。在双目实体显微镜下,分别切取含有生长锥及1、2、3和4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嫁接到黄化砧木上,以获得茎尖微芽嫁接苗,用PCR进行黄龙病分子检测。试验表明:用含1个和2个叶原基的茎尖嫁接获得的试管苗全部不带病毒;含有3个和4个叶原基的茎尖嫁接获得的试管苗其脱毒率分别为95.7%和73%,感病母株和长春花阳性对照可以扩增出535 bp的特异性片段;尽管在含2个叶原基条件下获得的STG成活率为47.7%,但可以达到理想的脱毒效果。试验还证明,瓯柑二次嫁接与茎尖嫁接直接移栽苗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永来 程金水
采用加温及激素处理、接穗贮藏等措施,研究了冬季室内嫁接育苗、春季芽接育苗及秋季绿枝嫁接育苗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分别是对照的1.17倍、0.93倍和1.22倍,成苗率分别提高25.5%、23.9%和14.8%,育苗周期缩短一年,产苗量增加一倍,平均育苗效率为对照的6.4倍.
关键词:
玫瑰,蔷薇,嫁接育苗,愈伤组织,激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密红 郭军战 苏美琼 安佰国
为了解决樱桃传统嫁接中存在的接穗贮藏难、受季节限制、砧木细而接穗大等问题,并对其在传统栽培过程中积累的病毒、类病毒进行有效脱毒,采用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了接穗大小、嫁接处理方式、组培苗继代时间、不同砧穗组合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时,接穗大小为茎尖+2片叶(约1 cm)、组培苗继代35 d左右、嫁接时采取先嫁接后生根方式,其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4%;接穗与砧木的亲和性越好,嫁接成活率越高,在供试樱桃品种中,以Gisela-5×红鲁比的亲和性最好,嫁接成活率达83%。
关键词:
樱桃 组培苗 微型嫁接 成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泽 马芳芳 张慧 骆承睿 刘烨瑶 米小琴 李乐生 舒含玉 谭晓风
【目的】研究油桐芽苗砧嫁接繁育新技术,建立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为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新途径。【方法】以千年桐和三年桐种子培育的芽苗为砧木,以‘华桐1号’家系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接穗,连续2年研究不同砧木物种、嫁接方法、嫁接膜类型、嫁接时期、苗床及移栽高度等因素对油桐芽苗砧嫁接成活的影响,并观察嫁接后伤口愈合的显微解剖结构。【结果】1)在其他外界因素较优的条件下,以三年桐和千年桐为砧木,油桐嫁接成活率均可达89.0%以上,前期生长无显著差异。以千年桐为砧木,采用劈接法用塑料膜绑扎的成活率比铝箔片高184.0%,差异显著(P <0.05);用塑料膜绑扎劈接的成活率比合接高58.7%,差异显著(P <0.05)。2)适宜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接穗腋芽上、下部和叶柄长度分别为1.0、3.0和0.5 cm,适宜的砧木劈接切口长1.5 cm、移栽苗床高度15 cm、遮荫网透光率为25%、移栽时嫁接口高于地面。3)不同嫁接时期对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影响显著,6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比5月中旬高51.5%,差异显著(P <0.05),且6月上旬嫁接的油桐苗后期长势较好。4)观察腋芽的生长过程及嫁接口的愈伤组织解剖结构发现,嫁接10天后伤口部分愈合,腋芽开始膨大,20天后腋芽萌发长出新叶,70天后接穗和砧木的伤口愈合度高,解开嫁接膜有利于后期嫁接苗生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6月大田大量育苗的嫁接成活率整体达70.0%以上,可为今后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油桐 嫁接 砧木 下胚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桑有顺 冯焱 陈涛 汤云川 王波 沈学善 黄钢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传统水培(CK)、安装加热棒(T1)及安装加热棒和保温棚(T2)3个处理,研究不同加温措施对马铃薯试管苗水培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气温较低的冬季,通过在传统水培设施上安装加热棒和覆盖保温棚,可使水培苗床水温保持在15~22℃,使水培苗较传统方法提早生根6.4 d,提早出苗13 d,同时有利于形成壮苗,其根长、茎粗、株高、叶片数和鲜重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在水培苗扦插后42 d,当CK处理刚上到雾培阶段时,T1处理单株结薯数已达1.70颗,T2处理已达3.57颗。因此,水培加温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提前扦插,培养健壮水培苗,并提早雾培苗结薯,具有...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培技术 加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冰艳 刘新涛 刘文轩 罗鹏 海燕 和现昌
以 M S 培养 基为 基础, 探讨了 培养基 中的 有机营 养成 分( 除 蔗糖外) 及 光照在 试管苗 快繁中的作 用。结果 表明,缺 乏有机营 养成分( 除蔗糖外) 对试 管苗 生长 无显 著影 响。光 照不 仅影 响试管苗的 器官建 成,也影响 试管苗 的生长,光 照时数 以不低于 16 h/d 为宜。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试管快繁 有机成分 光照时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建军 李芳东 乔杰 刘昌勇 夏辛 黄琳
以白花泡桐优树‘白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和试管嫁接方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萌发的嫩芽为最适合的接穗;‘建始桐3号’为试管嫁接较合适的砧木;采用劈接进行;MS+NAA 0.3 mg.L-1+蔗糖30 g.L-1为试管嫁接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6.0 mg.L-1+NAA 0.3 mg.L-1+蔗糖20 g.L-1和1/2MS+NAA 0.1 mg.L-1。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优树 组培快繁 试管嫁接 幼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王湘南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为继续优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以‘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的基质类型、2种不同规格的容器杯、2种嫁接部位、2种接穗类型、砧木所保留根系的长度以及接穗叶片的保留程度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与苗木长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河沙=2∶1∶1最适宜;容器杯规格以10 cm×12 cm最适宜;嫁接位置以胚芽最适宜;接穗类型以腋芽最适宜;叶片保留程度以留叶1/2最适宜。初步建立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为提高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芽苗砧嫁接 技术体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关键词:
板栗 芽苗砧嫁接 育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奚声珂 杨彬
核桃微枝嫁接是以组培繁殖的无根小苗(微枝)作接穗,嫁接在核桃幼苗(子苗)砧上,获得无性系良种苗。连续3a对组培快速繁殖微枝、子苗培育及嫁接等技术环节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微枝增殖率1a后为1:1 000以上;最适时期(3月初至4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可达80%;嫁接苗的田间移植保存率在90%以上。核桃微枝嫁接比常规嫁接方法成本低、成苗快,并能在短期内用离体快繁法获得大量新品种穗条。微体嫁接苗以实生砧为根系,比组培自根苗长势旺,易于移植。
关键词:
核桃 微枝嫁接 组培 子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柳燕 张永春 李玉秀 戴富明
【目的】探索操作简单且高效的方法脱除或减弱崇明水仙携带的病毒,为脱毒球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HT+热处理、DHT+病毒唑处理等化学药剂与物理手段结合的方法,对崇明水仙试管球进行离体脱毒研究,脱毒结果采用指示植物法和RT-PCR检测法验证。【结果】热处理影响崇明水仙试管球生长和存活;热处理+DHT处理后,病毒含量降低,DHT浓度小于15 mg.L-1,对试管球生长抑制作用较小。DHT30 mg.L-1+病毒唑30 mg.L-1处理,对崇明水仙NMAV病毒,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用RT-PCR技术只检测到了极其微弱的病毒残留;NDV和NCLV对两种药剂较敏感,在10 mg.L-1时,RT-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玲 常平 梁英梅 傅晓峰 史寒昀
梅花是园林绿化和园林造景的重要植物材料,而梅花的繁殖以嫁接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梅花接穗、砧木选择、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注意事项、嫁接苗后的管理、田间管理等进行研究,论述梅花的嫁接繁殖技术及嫁接苗的管理,与梅花爱好者和从事梅花研究的工作者共同探讨梅花的繁殖技术。
关键词:
梅花 嫁接繁殖 管理 南京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陈世品 刘玉宝
通过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很大.嫁接体的死亡率在嫁接后16 d达到最高;CAT活性峰值出现在嫁接后20 d,是对照的339%;POD活性在嫁接后18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87%;SOD活性在嫁接后26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36%;可溶性糖含量在嫁接后24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18%;相对电导率在嫁接后6和24 d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对照的107%和121%.可见,嫁接后的前26 d是嫁接体发育的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为了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中嫁接口和接穗是否发生基因变化,利用AFLP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油茶芽苗砧愈伤口以及接穗母树、砧木和接穗萌发芽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发育过程中,条带数变化相对比较大,特别是在嫁接移栽后的第4、16、24、35天,愈伤口条带数的变化是在移栽后第0天至第18天间;接穗母树、接穗萌发芽和砧木存在13条特异带,10条在接穗萌发芽DNA中存在,其中5条为接穗萌发芽特有条带,5条在砧木茎中存在。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基因 AFL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