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
- 2023(931)
- 2022(889)
- 2021(817)
- 2020(823)
- 2019(1853)
- 2018(1848)
- 2017(3069)
- 2016(2160)
- 2015(2499)
- 2014(2467)
- 2013(2465)
- 2012(2493)
- 2011(2277)
- 2010(2258)
- 2009(2066)
- 2008(2172)
- 2007(1986)
- 2006(1695)
- 2005(1662)
- 学科
- 济(4838)
- 经济(4833)
- 学(4068)
- 业(4028)
- 管理(3758)
- 企(3054)
- 企业(3054)
- 水产(2436)
- 方法(2121)
- 动物(1976)
- 农(1923)
- 动物学(1768)
- 财(1722)
- 中国(1697)
- 数学(1650)
- 数学方法(1620)
- 制(1353)
- 贸(1263)
- 贸易(1263)
- 务(1257)
- 财务(1256)
- 财务管理(1255)
- 农业(1244)
- 业经(1240)
- 易(1220)
- 企业财务(1206)
- 和(1192)
- 地方(1182)
- 理论(1088)
- 教育(1081)
- 机构
- 学院(30269)
- 大学(30107)
- 研究(14865)
- 科学(12328)
- 农(12324)
- 农业(10292)
- 所(9990)
- 中国(9972)
- 研究所(9422)
- 管理(7708)
- 济(7681)
- 业大(7634)
- 经济(7346)
- 京(6879)
- 室(6752)
- 省(6673)
- 业(6430)
- 中心(6346)
- 实验(6335)
- 理学(6313)
- 理学院(6176)
- 实验室(6132)
- 管理学(5938)
- 江(5916)
- 管理学院(5893)
- 技术(5888)
- 农业大学(5856)
- 重点(5823)
- 院(5285)
- 部(5117)
共检索到4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楠 常玉梅 唐然 何强 张利民 梁利群
本研究以来自达里湖(碱水)和松花江(淡水)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杂交F2为实验材料,通过碱度耐受实验进行性状测定,以39对多态的EST-SSR和SSR为标记,对77个F2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对F2基因型和耐碱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有2个标记与耐碱性状显著相关(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雯 艾克达·热合曼 邹宇婷 黄晶 张立民 常玉梅
为探究雅罗鱼杂交种“雅龙1号”及其亲本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母本)和新疆额尔齐斯河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父本)的耐碱性能,对3种实验鱼进行了为期7 d的50 mmol/L NaHCO3碱度胁迫实验,并对参与渗透压调节、氨代谢等与耐碱性能显著相关的几个生理指标及其对应基因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极强耐碱性能的母本鳃组织的钠-钾ATP酶(NK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ATPase α1-like和ATPase α3)均高于杂交种,显著高于父本;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其鳃基因表达量(alpl)均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鱼,表明母本可能通过AKP去磷酸化作用,调控NKA酶活性,参与高碱胁迫下的渗透压调节。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发现,母本的血氨(Amon)及尿素氮(BUN)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鱼,而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以及鳃相关基因表达量(glud、glul、Rhbg和Rhcg1)大部分高于杂交种,均显著高于父本,表明母本通过合成氨中间代谢物以及提高氨转运蛋白活性的方式消耗体内的氨。综上所述,这些生理指标与母本极强的耐碱性能显著相关,且较好地遗传给了其杂交子代“雅龙1号”。本研究结果为鱼类耐碱性能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雅罗鱼耐碱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申报奠定了工作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悦 梁利群 孙博 常玉梅
为探究碱水环境中自然优势种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的耐碱离子调节机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对其鳃细胞(Gill cells ofLeuciscuswaleckii,LWG)进行体外培养,确定该类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的适宜条件并进行耐受实验,用以对瓦氏雅罗鱼在碱生境中的生长特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瓦氏雅罗鱼原代鳃细胞培养在15℃,含有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中可获得稳定、良好的培养效果;36 h~72 h即可传代,稳定传代后的细胞命名为:LWG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36 h时LWG细胞生长代谢旺盛可用于后续实验。碱水生境中,为缓解碱离子对鱼体造成的损伤,鳃细胞将启动渗透压胁迫应答机制。本研究对LWG细胞进行碱胁迫实验并检测其细胞活性和功能后发现:LWG细胞在25~50 mmol/L NaHCO_(3)浓度下耐受3h时,增殖率约60%并初现细胞凋亡。由此推断,在25~50 mmol/L的碳酸盐碱度胁迫下,LWG细胞具有强渗透压的碱度耐受性并促使细胞发生凋亡现象。对LWG细胞原代培养条件的摸索,将为探索瓦氏雅罗鱼碱胁迫下渗透压应激响应机制和相关基因功能的验证提供相对稳定的实验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丰先 周宇飞 王艺陶 孙璐 白薇 闫彤 许文娟 黄瑞冬
【目的】根据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对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上种植的高粱品种,从而为减轻混合碱胁迫提供调控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混合碱(NaHCO3﹕Na2CO3的摩尔比为9﹕1)模拟典型碱胁迫环境,在萌发期以25 mmol.L-1溶液处理35个高粱品种,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人工气候箱内湿度为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34μmol.m-2.s-1,昼/夜温度为28℃/25℃。培养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10天测定发芽率、叶长、根长、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根干重、子粒残余干重等性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建波 刘志萍 王文迪 巴图 马宇 吕二锁 杜慧婷 徐寿军
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筛选耐碱大麦(Hordeum vulgare)种质对于盐碱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大麦萌发期耐碱性差异和生理响应特征,对199份大麦材料进行碱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试验,并对不同耐碱基因型大麦材料进行萌发期耐碱生理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大麦种质在萌发期耐碱性差异显著,筛选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可作为大麦萌发期耐碱性评价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F值与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的综合指数Z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99份大麦种质分为4类,包括耐碱性类群(43份)、中度耐碱类群(96份)、碱敏感类群(35份)和极端碱敏感类群(27份),其中耐碱性最强的品种为‘2011C/26’,其次为‘鄂大麦259’。不同耐碱基因型大麦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分析表明,耐碱基因型与碱敏感基因型相比具有较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运行效率高,且积累的丙二醛含量较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亮 常玉梅 徐丽华 刘春雷 梁利群 韩国苍 高玉奎 柳玉海
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东北雅罗鱼的微卫星分子标记。采用限制性内切酶Sau 3AI对东北雅罗鱼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选取400~900 bp的片段进行PCR全基因组扩增,并利用生物素标记的(CAG)8、(TGA)8、(AGAT)6、(GATT)6 4个探针进行微卫星片段的富集。将得到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后转入DH5α大肠杆菌中,然后以SaulA为引物对长出的菌落进行PCR扩增,挑取扩增后片段大小符合条件的菌落送生物公司测序。结果表明:1 416个阳性克隆中有1 047个克隆含有重复次数大于5次的微卫星序列,完美型占67.99%,非完美型为15.31%;混合性标记占16.70%。从中选出160个微卫星序...
关键词:
东北雅罗鱼 微卫星 磁珠富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慧 张香琴 高旭 王毓洪
以耐湿涝瓠瓜材料JZS和不耐湿涝材料T2002及其杂交F2群体为材料,选择湿涝条件下不定根数目作为耐湿涝鉴定指标,分析瓠瓜耐湿涝特性遗传规律,并采用集团混合分离分析法筛选相关分子标记。结果表明,瓠瓜亲本JZS的耐湿涝特性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F1的不定根数目比耐湿涝亲本JZS增多,表现出超亲优势。在600个RAPD和100对瓠瓜SSR引物中,共有18个引物(14个RAPD和4对SSR)在双亲中显示多态性。最终筛选到瓠瓜SSR引物S87/88,在双亲及基因池间稳定扩增出片段大小为230 bp的差异条带。通过F2153个单株验证,确定表型调查耐湿涝结果与分子标记S87/88鉴定结果相关性极显著(相...
关键词:
瓠瓜 耐湿涝 遗传规律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双毅 梁利群 常玉梅 孙博
为了探究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极端盐碱环境下的适应机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对来自内蒙古高盐碱湖泊达里湖(53.57mmol/L,pH9.6)和来自松花江流域的瓦氏雅罗鱼各5尾样本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重点对两个种群全基因组水平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s)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序共得到486.57 G高质量数据, 3243686532个clean reads,平均测序深度为51.34 X。序列比对后进行InDels调用共获得非冗余InDels位点983528个。种群比较分析获得差异InDels位点8176个,整合差异InDels和两个种群基因组强选择信号区域,共获得与盐碱适应相关的InDels位点325个,关联候选基因176个。富集分析显示,176个候选基因主要在离子转运、酸碱平衡和炎症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利用EasyCodeML、MEME和FEL3种模型,对离子转运和酸碱平衡等盐碱适应关键调控过程的候选基因abcc1、atp2b1、slc4a4、slc7a2和aqp4进行了进化分析和选择压力检测,结果显示净化选择均对候选基因起主导作用,但abcc1、atp2b1、slc4a4和slc7a2的受选择位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选择,并且部分位点处于关键功能结构域中。蛋白三维结构分析显示, SLC4A4和SLC7A2两个蛋白的少数位点与配体结合位点重合或非常接近,推测盐碱胁迫环境介导的正向选择压力驱动了对这些位点的选择。本研究可为瓦氏雅罗鱼盐碱适应候选基因的深入挖掘及育种新型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子君 陈冉冉 朱娉慧 于洋 陈超 孙晓丽 段香波 杜建英 任皓 刘琪 朱延明
基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前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碱胁迫转录组数据,从中获得碱胁迫应答基因GsERF71,选用USER载体构建GsERF71植物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侵染法转化紫花苜蓿(Medicago savita),最终得到69株抗性植株;其中13株通过PCR检测为阳性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获得2株阳性植株,RT-PCR检测发现,这2个株系均为阳性,说明GsERF71已成功整合至苜蓿基因组并能在转录水平上有表达。对非转基因和转基因株系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进行扦插扩繁,分别用0、100、150mmol·L-1 NaHCO3的营养液处理转基因植株14d,进行耐碱性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分析,包括株高、根长和脯氨酸含量、相对质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非转基因植株的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苜蓿(P<0.05),而叶绿素含量、株高、根长、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转基因苜蓿(P<0.05)。因此,GsERF71基因的超量表达提高了苜蓿的耐碱能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艾克达·热合曼 黄晶 邹宇婷 张立民 常玉梅
对国内3个不同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生长可量性状、抗氧化酶活性、肌肉营养成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采用凯氏定氮、索氏抽提和水解氨基酸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为瓦氏雅罗鱼优异种质的筛选、新品种选育及池塘养殖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的瓦氏雅罗鱼生长情况良好,且在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和平均全长无明显差异;在抗氧化酶活方面,肇东(ZD)群体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呼兰(HL)和沈阳(SY)群体,说明酶活性受不同养殖环境、喂食的饲料以及种质因素的影响;各种质群体水分(73.9~76.3%)、灰分(1.17~1.37%)、粗蛋白含量(16.70~19.57%)和粗脂肪含量(1.90~7.70%)有显著差异;3个群体瓦氏雅罗鱼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量(TAA)为13.96%~15.76%;ZD群体EAAI指数(64.83)、AAS(6.5)和CS(4.82)评分均高于HL和SY群体;23种脂肪酸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含量分别为0.39%~1.36%、0.71%~3.74%、0.48%~2.08%;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SNP,进而计算群体遗传学参数,用以评估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应针对此现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瓦氏雅罗鱼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综上所述,3个群体瓦氏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较均衡,符合FAO/WHO标准,均为符合人们营养需求的优质蛋白质,其中ZD和HL群体的瓦氏雅罗鱼肉质更鲜美多汁,可作为瓦氏雅罗鱼繁育以及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张超 尹家胜
利用22个微卫星标记对随机交配的野生哲罗鱼F1176个个体的生长速度相关性状(体质量、全长、体高、体宽、头长、头宽和眼间距)进行分析,22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各座位的等位基因2~6个,片段大小为109~452 bp,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83 5和0.564 0,22个位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Hardy-Weiberg平衡。利用SPSS软件对7个性状正态分布检测发现,7个性状都显示出连续变异的特点,属典型的数量性状或者多基因遗传,符合正态分布;同时用GLM程序对22个微卫星标记与生长速度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与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进行基因型之间的多重比较,结果...
关键词:
哲罗鱼 微卫星标记 性状 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张超 尹家胜 孙效文
利用22个微卫星标记对野生哲罗鱼(Hucho taimen)F1代4个家系、176个个体的基因组进行分析。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体长、叉长、头长、吻长、口裂长、口裂宽和眼径等7个性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7个性状都显示出连续变异的特点,属典型的数量性状或者多基因遗传,符合正态分布;其次用GLM程序对22个微卫星标记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与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进行基因型之间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22个微卫星座位中,有10个标记至少与一种性状显著相关,其中与口裂长和眼径相关的标记最多的为7个;多重比较可知每个标记中同一性状均有部分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些标记为哲罗鱼进一步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进娟 杨仕伟 刘雪姣 冉广葵 于晓虎 曾胜 张召荣 朱学栋
茎瘤芥先期抽薹给榨菜产量带来极大损失,是当前影响榨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茎瘤芥极早抽薹材料‘92’和极晚抽薹材料‘203’配制杂交组合,自交获得F2代群体,根据集团分离分析法,运用600对芸薹属SSR共有引物,进行茎瘤芥抽薹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最终得到1个SSR标记Ol12-D09在早抽薹基因池中扩增出特征条带,而晚抽薹基因池中无特征条带,经F2代单株验证发现与茎瘤芥早抽薹基因紧密连锁,根据Kosambi函数估算其连锁距离为10.9 c M。本研究结果筛选的SSR标记可用于茎
关键词:
茎瘤芥 抽薹 集团分离分析法 SSR标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迎辉 姚韩韩 林志华 肖国强 柴雪良
以浙江乐清泥蚶养殖群体为育种基础群,经过2代连续选育获得了泥蚶快速生长品系,生长对比试验发现其在壳长、壳高、壳宽、总体质量等性状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生长优势。为了研究快速生长品系的遗传结构并筛查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泥蚶快速生长品系和对照组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和电泳检测。采用40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在64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180条带谱,扩增位点总多态性比例达85.6%。从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来看,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对照组群体。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0.0224)和基因流Nm(22.2811)数据显示,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利群 高俊生 李绍戊 孙效文 雷清泉
以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 carpiovar.wana-nensis)、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var.wananensis)、柏氏鲤(Cyprinus pellegniniTchang)以及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的杂交F2的DNA样品为材料,用20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RAG20,并在F2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至此,本实验室共获得10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更加证明抗寒性状是数量性状(QTL)受微...
关键词:
鲤鱼 抗寒 SCAR RAPD 分子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