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1)
- 2023(9525)
- 2022(7882)
- 2021(7076)
- 2020(5716)
- 2019(12734)
- 2018(12768)
- 2017(22905)
- 2016(13187)
- 2015(14670)
- 2014(14983)
- 2013(14563)
- 2012(14115)
- 2011(13117)
- 2010(13499)
- 2009(12314)
- 2008(12226)
- 2007(11255)
- 2006(10269)
- 2005(9599)
- 学科
- 济(54193)
- 经济(54127)
- 管理(30879)
- 业(28677)
- 企(20777)
- 企业(20777)
- 中国(19789)
- 地方(19514)
- 农(17460)
- 学(15397)
- 方法(14115)
- 业经(13570)
- 农业(11742)
- 制(11684)
- 数学(11403)
- 融(11353)
- 金融(11345)
- 银(11224)
- 银行(11178)
- 数学方法(11131)
- 行(10977)
- 地方经济(10806)
- 发(10564)
- 财(10226)
- 理论(9518)
- 环境(9247)
- 体(8950)
- 贸(8840)
- 贸易(8830)
- 和(8434)
- 机构
- 学院(191880)
- 大学(188519)
- 研究(77878)
- 济(69499)
- 经济(67674)
- 管理(61387)
- 中国(57375)
- 科学(52594)
- 理学(50770)
- 理学院(49965)
- 管理学(48603)
- 管理学院(48268)
- 农(44768)
- 京(43051)
- 所(43013)
- 研究所(39205)
- 农业(35227)
- 中心(33751)
- 财(33283)
- 江(33030)
- 业大(32859)
- 范(29149)
- 师范(28698)
- 院(28412)
- 北京(27554)
- 省(27527)
- 州(26460)
- 技术(25934)
- 财经(24741)
- 科学院(23943)
- 基金
- 项目(123667)
- 科学(94008)
- 研究(87739)
- 基金(84033)
- 家(75978)
- 国家(75273)
- 科学基金(61249)
- 省(52488)
- 社会(51487)
- 社会科(48512)
- 社会科学(48498)
- 划(43731)
- 基金项目(43235)
- 教育(40303)
- 自然(39943)
- 自然科(38987)
- 自然科学(38973)
- 自然科学基金(38200)
- 编号(36022)
- 资助(34971)
- 发(33126)
- 成果(31194)
- 重点(29213)
- 课题(28101)
- 发展(25798)
- 展(25349)
- 创(25312)
- 部(25024)
- 计划(24972)
- 创新(23789)
共检索到314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梓旋 张诗浩 田兴 李雪妍 邹坤 尉小琴 李啸 曾建红 马明华 王倩 刘呈雄 刘朝霞
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所含有的核苷类成分可开发为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活性的药品或保健产品等.该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瓦尼桑黄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核苷产量为指标,探究了最优发酵条件以及碳源、氮源、无机盐的最佳比例,并考察了添加不同前体物质以及调控因子对核苷产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影响核苷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外源添加前体物质如次黄嘌呤、腺嘌呤,并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接种量10%、初始pH值为7、培养温度32℃、摇床转速140 r·min~(-1)、培养时间5 d;最佳培养基配比:葡萄糖15.00 g·L~(-1)、蔗糖20.00 g·L~(-1)、蛋白胨5.00 g·L~(-1)、牛肉膏2.50 g·L~(-1)、MgSO_4 1.00 g·L~(-1)、CaCl_2 1.50 g·L~(-1)、ZnSO_4 1.00 g·L~(-1)、MnSO_4 0.50 g·L~(-1);最优前体物质和调控因子及其添加量:次黄嘌呤1.50 g·L~(-1)、腺嘌呤2.50 g·L~(-1)、丙酮酸钠3.50 g·L~(-1)、槲皮素0.25 g·L~(-1).在最优工艺下瓦尼桑黄液体发酵核苷产量为291.16±6.21 mg·L~(-1),是优化前的32.3倍.此外,该研究还比较了优化前后以及子实体核苷富集产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核苷富集产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最好,抑制率高于优化前以及子实体的富集产物,为瓦尼桑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温立丽 鲁婷婷 徐琼 佟德利 魏雅冬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适料水比为1∶50,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2h,乙醇终浓度为80%,多糖得率为3.48%。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多糖提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晓辉 沈昌 高巍 沈爱光
研究了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红曲色素深层发酵最适培养基及其相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按所选培养基配方,以8%~10%(V/V)的接种量,32℃经72~96h摇瓶培养,发酵液色价基本稳定在120U/ml,湿菌体收率达12g/100ml,色价为800~1000U/g。以上结果已通过500L中试
关键词:
红曲霉 色素 液态发酵 玉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璐璐 吴圣勇 王帅宇 李娟 雷仲仁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已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但其不成熟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一直是限制球孢白僵菌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球孢白僵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提高液体发酵生物量,从而为固体发酵阶段提供优质的种子液,进而提高固体发酵的产孢量,为球孢白僵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影响球孢白僵菌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有温度、装样量、摇床转速、接种浓度和p H等,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球孢白僵菌菌株SDDZ-9的液体发酵的主要因子,然后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以试验值变化的梯度方向和各因素效应值的大小分别确定爬坡方向和...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响应曲面法 发酵条件 优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洁 文琰章 麻新华 邓士豪 黄蕴 林亲雄 万定荣 杨新洲 宋萍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关键词:
肝癌 佛甲草 化学成分 抗肝癌活性 凋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成荣
【目的】探索pH对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及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为充分利用该菌提供依据。【方法】用5L机械搅拌发酵罐在pH 4.5,5.5,6.5和7.5下进行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于培养第8天时获取滤液、菌丝体,测定其生长速率,分析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作用、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研究pH对桑黄TH021液体发酵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桑黄TH021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5。在pH为6.5时,桑黄TH021菌株滤液甲醇提取物产量(LYC)达到最高,为(4.63±0.01)g/L;桑黄TH021...
关键词:
pH 桑黄 液体发酵 抗氧化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庆智 王飞 渠志臻 闫伟
采用蒙古口蘑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真菌菌丝体凝集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做多因素交叉实验。提取的凝集素生物活性的大小采用凝集素的血凝效价来表示,即能引起血凝现象的凝集素的最高稀释倍数2″表示。结果表明: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都显著影响提取的凝集素相对含量。并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溶液0.01 mol/L PBS(pH 值7.4),浸泡时间48h 和分级沉淀浓度20%~75%。
关键词:
蒙古口蘑 凝集素 凝血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佘秋生 郭蔼光 王建林 邵建宁 晁开 刘海森
以炭黑曲霉(Aspergilluscarbonarius)AS3.396的高产果胶酶突变株G5512为生产菌,在500L发酵罐中进行深层液体发酵中试。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分别进行补料和调节pH,能大幅度提高酶活性;同时进行补料和调节pH,以高酯果胶为底物时发酵液最高酶活性可达1248.17U/mL,以低酯果胶为底物时达2235.75U/mL,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约2倍和11倍。通过试验,还确定了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果胶酶的最佳工艺流程:发酵酶液→超滤→酒精沉淀→真空干燥,其酶活性回收率在以高酯果胶为底物时达到89.3%,以低酯果胶为底物时为80.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龙涛 王舒宁 龚晖 沈恒胜 林锋强 缪伏荣
采用MTT法依次用热水、冷碱、热碱浸提姬松茸菌丝体,研究得到的3种水溶性多糖及胞外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糖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可单独或协同Con 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以0.5-0.25μg.mL-1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可促进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
关键词:
姬松茸 多糖 脾淋巴细胞 MTT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刘刚 吴建梅 殷浩 胡祚忠 张剑飞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疏雨 杜双田 张园园 徐鸿雁 孟胜楠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菌株SH-3为研究对象,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汁乳菇发酵基质的配方。【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氮源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最佳的液体发酵基质配方为:葡萄糖48.30g/L,麦芽糖45.29g/L,蛋白胨4.69g/L,酵母膏4.12g/L,KH2PO41.0g/L,MgSO40.5g/L,水1 000mL(pH=7.0),抑菌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鲁婷婷 温立丽 魏雅冬 佟德利
液体发酵樟芝是目前樟芝多糖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樟芝的生物量和多糖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樟芝产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3.5%的葡萄糖,0.35%的豆饼粉提取液,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0.01%VB1。在此培养条件下,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5.15g·L-1,总多糖为2.06g·L-1。
关键词:
樟芝 多糖 培养基 筛选 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如珍 董玉红 丁之铨 刘侠
【目的】以糖蜜发酵酒精废液为原料,探讨生化黄腐酸的高产发酵工艺技术参数,为生化黄腐酸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地霉、黑曲霉和短小芽孢杆菌的接种量、接种比例、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周期等因素进行单项和正交试验研究,采用硫酸铝絮凝质量法测定发酵液中生化黄腐酸的含量,探索发酵液中生化黄腐酸的含量最高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结果】在总接种量为5%的条件下,白地霉、黑曲霉和短小芽孢杆菌的不同接种比例的生化黄腐酸含量为221.2~236.5 g·L~(-1),其中以1∶1∶2最佳;添加葡萄糖量在低于50.0 g·L~(-1)时,随着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其生化黄腐酸含量也显著增加,但大于50.0 g·L~(-...
关键词:
白地霉 黑曲霉 短小芽孢杆菌 混合发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