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4)
- 2023(13148)
- 2022(11394)
- 2021(11112)
- 2020(8984)
- 2019(21014)
- 2018(20661)
- 2017(39369)
- 2016(21346)
- 2015(24444)
- 2014(24136)
- 2013(24029)
- 2012(21974)
- 2011(19983)
- 2010(19659)
- 2009(17775)
- 2008(17150)
- 2007(14621)
- 2006(12798)
- 2005(11193)
- 学科
- 济(86565)
- 经济(86475)
- 管理(57523)
- 业(54549)
- 企(44320)
- 企业(44320)
- 方法(39651)
- 数学(34760)
- 数学方法(34422)
- 中国(25753)
- 农(23225)
- 财(19492)
- 学(18630)
- 贸(18493)
- 贸易(18484)
- 业经(18367)
- 易(18012)
- 地方(16985)
- 农业(15424)
- 制(15236)
- 和(13695)
- 环境(13435)
- 银(13173)
- 银行(13135)
- 理论(13020)
- 融(12613)
- 技术(12611)
- 金融(12611)
- 行(12595)
- 务(11850)
- 机构
- 大学(304917)
- 学院(301344)
- 济(124061)
- 经济(121668)
- 管理(118762)
- 研究(106311)
- 理学(103379)
- 理学院(102191)
- 管理学(100620)
- 管理学院(100072)
- 中国(78840)
- 科学(65766)
- 京(65405)
- 财(53697)
- 所(53283)
- 研究所(49093)
- 农(48834)
- 中心(46722)
- 业大(45197)
- 财经(43996)
- 北京(41731)
- 江(41054)
- 经(40295)
- 范(39990)
- 师范(39625)
- 院(38456)
- 农业(38435)
- 经济学(37773)
- 经济学院(34099)
- 州(33518)
- 基金
- 项目(210972)
- 科学(166098)
- 研究(154780)
- 基金(154362)
- 家(135051)
- 国家(133952)
- 科学基金(114212)
- 社会(97266)
- 社会科(92123)
- 社会科学(92097)
- 基金项目(81774)
- 省(79735)
- 自然(74196)
- 自然科(72464)
- 自然科学(72449)
- 自然科学基金(71142)
- 教育(70471)
- 划(68582)
- 资助(63494)
- 编号(62164)
- 成果(51133)
- 部(47379)
- 重点(47303)
- 发(45410)
- 创(43901)
- 课题(43129)
- 创新(40966)
- 教育部(40648)
- 科研(40372)
- 国家社会(40217)
- 期刊
- 济(131668)
- 经济(131668)
- 研究(90266)
- 中国(54738)
- 学报(49522)
- 科学(45892)
- 农(45379)
- 管理(42753)
- 财(38076)
- 大学(36999)
- 学学(34713)
- 教育(33431)
- 农业(31895)
- 技术(24673)
- 融(24458)
- 金融(24458)
- 经济研究(21851)
- 财经(21002)
- 业经(20223)
- 经(17975)
- 问题(17478)
- 业(16715)
- 图书(15831)
- 贸(15459)
- 科技(14629)
- 理论(14595)
- 世界(14068)
- 技术经济(14065)
- 版(13716)
- 国际(13397)
共检索到43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爽 吕靖 李晶
为探究瓜达尔港对中国进口原油海上运输的影响,本文基于连通可靠性和运输成本,建立了瓜达尔港通航后的中国进口原油海运路径选择的不确定双目标规划模型。研究表明运输成本和连通可靠性的不同权衡会带来不同的路径选择,瓜达尔港的运营风险和接卸能力也会影响路径选择,进而提出了提升瓜达尔港在原油运输中作用的措施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厚明 朱慧 刘益迎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航线逐渐开通并可能改变中国原油进口海运的航线结构,同时,征收碳税已是航运业大势所趋。本文建立经济性分析模型得出各原油进口来源地各条航线各型油轮运输的RFR,并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原油进口海运经济性的影响;对目前和未来东北航线通行费率下通航期变化对中国原油进口海运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动态分析;对影响RFR变化的燃油油价、通行费率、满载速度及租船费率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发现,碳税税率达到200$/t时,北极圈航线的RFR仅高于中东、美西和北非红海航线;若通航期小于160天,北极航线的RFR低于北非地中海和西非航线;北极通航对中国原油进口海运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北极通航 碳税 东北航线 原油进口海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新华
中国在与印度洋沿岸各国关系中,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关系最为稳定,也最为持久。随着中国在印度洋战略利益的拓展,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海洋合作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巴在瓜达尔港(Gwadar)的建设和使用方面的合作。如何理解瓜达尔港在中巴海洋合作方面的意义?瓜达尔港在中国的西印度洋战略方面上有何战略作用?瓜达尔港未来走向如何,即它是否会成为中国首个海外军事基地或者准军事基地?本文基于力量场效应的内涵和作用机理指出,由于距离摩擦侵蚀了国家实力的传递,国家必须在本土之外建立各种类型的军事基地以维护本土之外的战略利益。中国并非印度洋沿岸国家,中国如果需要通过海军维护在西印度洋的战略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海霞 张贵清
我国进口原油海运安全存在的隐患,主要是油源地战争与冲突频发,过度依赖个别航道和海外船队,海盗袭击频繁出现,海运事故时有发生。为确保进口原油海运安全,应适当控制中东进口量,促进油源地多元化;拓展陆上原油进口路线,落实海运航线可替代方案;建立超级油轮船队,提高原油国运比例;增强海空军力量建设,加强油轮安保工作;建立油轮安全预警机制,打造高素质海员队伍。
关键词:
进口原油 海运安全 安全预警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习铭 高志刚
瓜达尔港建设是中巴经济走廊"1+4"合作项目之一。将其打造成中巴经济走廊自由贸易港,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跨区域经贸合作、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能与投资合作集聚区旗舰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瓜达尔港建设现状、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应致力于中巴合作建设瓜达尔港使其成为自由贸易港。为此,应建立综合性海外经营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瓜达尔港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自由贸易港人才队伍和强化金融支撑,建立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自由贸易港 瓜达尔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厚明 刘益迎
气候变暖使北极航道逐渐开通并可能成为沟通西北欧至东亚的主要航线。2009年7月,德国布鲁格公司两艘货船"友爱号"和"远见号"在韩国装船,途径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北上,最后到达荷兰鹿特丹。这次商业试航的成功,标志着对北极通航的研究已经上升到经济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北极通航对整个世界海运的影响。类似于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北极航线作为未来的重要航线,必将对未来的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丹 张浩
随着北冰洋融化速度逐年加快,北极航道的开通日期日益临近。北极航道开通后,会改变全球的海上运输格局,进而影响港口的竞争格局和未来国际航运中心的布局。本文提出了北极通航对中国北方港口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问题。首先分析了北极通航的前景;然后从竞争程度、区位条件、腹地范围、网络结构、临港产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北极通航对中国北方港口的影响;接下来,结合中国北方港口的特点,对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从完善港口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战略联盟、开辟北极航线、加大科考和研发力度、与环北极国家进行合作交流,以及积极参与北极通航事务等方面为中国北方港口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明 郭海涛 赵婧
价格风险是我国原油进口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通过构建我国原油进口的价格-风险模型,量化研究了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国的最优风险结构。结论显示,中东地区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进口更多来自政治稳定地区的原油,可以有效地分散我国原油的供应风险。从长期来看,我国需要积极拓展更多的石油供应渠道,进一步提高从阿联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埃及以及卡塔尔的进口量,保证我国的原油进口安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诺 闫冰 吴迪 吴暖
受气候变暖影响,北极冰层加速消融,这意味着我国利用北极航道加强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指日可待。这一变化,打破了我国与欧洲海上运输主要依赖以苏伊士运河为咽喉的传统航线的地理格局,展现了新的地缘经济前景。利用GIS工具及复杂网络理论等分析方法,从地理环境、通航条件、经济成本和地缘格局出发,研究了北极航线的地缘特征和地缘经济联系的特点。结果表明:(1)在地缘特征上,中欧之间的海上运输通道经北极航线较传统航线在距离上可缩短20%30%,在船舶航行时间上减少1015天,地缘经济联系更为密切。(2)在地缘经济联系方面,将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李建平
本文利用CMS模型将中国原油进口分成多个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是受进口引力因素,世界原油总需求与世界原油出口结构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相比之下,来自中国自身的原油进口引力是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加强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稳定油源,使进口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是未来石油进口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原油进口 波动 CMS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岑丽阳
文章通过对西江流域沿江城市—梧州市资源条件的分析,提出坚持以港兴市,大力发挥港航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港口枢纽城市,建设临港工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梧州经济 港航经济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长利 林木西 姚伟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辽宁港口群整合后对粮食海运产生的主要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本文揭示了辽宁港口群整合前涉粮港口最主要的问题是服务同质化严重;阐述了辽宁港口群整合后对涉粮港口最主要的影响是可以在集团内部有效优化配置软硬件资源,提出了完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统筹粮食码头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八项粮食海运对策。
关键词:
粮食海运对策 辽宁港口整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龚宁 龙登高 伊巍
天津港在冬季约有72天的封冻期无法通航,严重制约其对外贸易的发展,直到海河工程局成功破冰通航。揭开尘封的英文、日文档案,这一破天荒的历史事件得以再现。作为公益法人的海河工程局,以其独特的优势整合中外官商各利益相关方的资源,在清末民初动荡时局下顺利引进西方技术、人才、信息,发行公债海外融资,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短短一两年就实现了破冰通航,并且得到持续发展和完善。从破冰船的订制与作业,无线通讯设备的使用,到新河修理厂定期的维护和修理,以及救援与导航,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成熟的破冰业务系统,成为中国破冰业的中心。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屈云茜 朱金福
机场的通航点是提高机场吞吐量以及收入的重要因素。通航点选择是一个多指标决策问题。确定指标的权重时,本文采用了信息熵确定法,再利用余弦公式,比较决策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差异,建立通航点选择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无锡机场的案例分析,验证了余弦决策法的有效性,并为中小机场通航点的优化选择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
通航点选择 余弦 决策 熵 中小机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静
首先阐述当前郑州航空港区客运与货邮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货物通关与检疫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郑州获批全国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等为航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业存在诸如尚处在成长期的航空运输业对相关产业吸附力有限、基础设施条件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以航空物流园区和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为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航空物流公司和基地航空公司入驻,进一步理顺并完善管理体制,提升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服务保障,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