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8)
2023(4236)
2022(2880)
2021(2445)
2020(1896)
2019(3870)
2018(4027)
2017(7539)
2016(4465)
2015(5093)
2014(5280)
2013(4763)
2012(4035)
2011(3490)
2010(3465)
2009(3183)
2008(3230)
2007(2932)
2006(2669)
2005(2660)
作者
(14619)
(12250)
(12205)
(11659)
(7664)
(5789)
(5473)
(4756)
(4708)
(4251)
(4127)
(3987)
(3957)
(3924)
(3896)
(3745)
(3731)
(3670)
(3536)
(3480)
(3174)
(3154)
(3126)
(2937)
(2803)
(2766)
(2729)
(2698)
(2579)
(2495)
学科
(16657)
经济(16641)
(10072)
管理(9774)
中国(7284)
(7168)
企业(7168)
(6644)
业经(5612)
农业(4567)
(4464)
(4363)
地方(4266)
方法(4070)
发展(3930)
(3925)
产业(3609)
(3252)
数学(3211)
信息(3173)
数学方法(3166)
总论(3013)
信息产业(2977)
(2950)
(2932)
(2931)
理论(2714)
(2628)
银行(2614)
城市(2529)
机构
学院(63290)
大学(62359)
研究(24583)
(21914)
经济(21412)
管理(18996)
(17730)
科学(17699)
中国(16932)
理学(16148)
理学院(15930)
管理学(15429)
管理学院(15346)
农业(13969)
(13839)
(13680)
业大(12991)
研究所(12671)
中心(10479)
(10287)
(9529)
农业大学(9037)
(8971)
(8670)
技术(8583)
(8571)
师范(8423)
北京(8334)
科学院(8264)
(8025)
基金
项目(44293)
科学(33706)
基金(31111)
研究(29041)
(28889)
国家(28658)
科学基金(23480)
(18581)
社会(18005)
社会科(16980)
社会科学(16976)
基金项目(16143)
自然(15698)
自然科(15382)
自然科学(15375)
(15335)
自然科学基金(15073)
教育(13137)
资助(11988)
编号(11396)
重点(10611)
(10245)
成果(9514)
计划(9457)
科技(8962)
(8900)
课题(8626)
(8522)
科研(8485)
(8473)
期刊
(26149)
经济(26149)
(18327)
学报(17069)
研究(17048)
中国(14355)
科学(12850)
大学(12117)
农业(12072)
学学(11606)
管理(7918)
教育(7519)
(7195)
(6256)
业大(5344)
(5280)
金融(5280)
技术(5142)
(4972)
业经(4857)
农业大学(4615)
经济研究(4323)
科技(4103)
问题(3917)
财经(3791)
(3341)
图书(3161)
自然(3120)
中国农业(3111)
现代(3012)
共检索到95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野  朱仕豪  凌志辉  曾敏  陆英  钟晓红  
以瓜蒌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瓜蒌皮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纯化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对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瓜蒌皮多酚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提取液中多酚质量浓度0.60 mg/mL,料液pH值3.0,上样流速2 BV/h,上样体积4 BV;最佳洗脱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的体积分数60%,体积6 BV,洗脱流速2 BV/h;纯化后产品中多酚的含量达49.52%,较纯化前提高57倍;瓜蒌皮多酚纯化前后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2.01mg/mL和0.53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62 mg/mL和0.13 mg/mL,纯化后抗氧化活性增强了4~5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疆  王有琼  石雷  
目的]印度黄檀叶含有多酚及类黄酮物质,研究印度黄檀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可为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印度黄檀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设计,检测在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功率120 w时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印度黄檀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鉴定印度黄檀叶乙醇-水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低浓度印度黄檀叶多酚能发挥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提取液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约为3.2 mg·L~(-1),略大于Vc的2.5 mg·L~(-1);不过,其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印度黄檀叶内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  吕肖斐  朱晓冉  张娜  郭庆启  
以紫丁香为原料,对紫丁香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多酚的得率为(1.73±0.05)mg/g。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紫丁香多酚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极性为弱极性,当这部分样液质量浓度为70μg/m L时,总还原能力为0.64±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79.44±0.67)%。研究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紫丁香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而经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岩  于婷  蔡恩博  刘双利  杨鹤  张连学  
【目的】研究茶条槭叶总酚的提取工艺,并对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茶条槭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溶剂, 以总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茶条槭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适宜范围,再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采用铁离子还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茶条槭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条槭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提取时间46 min,液固比246 mL/g,在此条件下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率为 (10.95±0.22)%。茶条槭叶总酚提取液对铁离子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科  李国秀  赵艳红  余朝舟  
【目的】分析和研究石榴皮多酚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石榴皮多酚提取物的组成及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多酚的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利用灌胃法研究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对小白鼠的血液、肝脏和脑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石榴皮多酚提取物中鉴定出了9种多酚类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安石榴苷,其含量占石榴皮总酚含量的65.75%。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体内试验表明,石榴皮多酚能提高小鼠血液、肝脏及脑组织中SOD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明  古力  康智明  陈俊长  徐伟  王松良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娇  段绍丽  曹凯红  宋志姣  
【目的】建立硒化铁皮石斛多糖(Selenium-containing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Se-DC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探究Se-DC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OH)和超氧离子(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铁皮石斛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硒化:以云南龙陵铁皮石斛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DCP),以亚硒酸钠为硒化剂,冰乙酸为催化剂对DCP进行硒化修饰获得Se-DCP;结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Se-DCP中的硒含量,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Se-DCP的官能团进行表征;工艺优化:以硒含量为指标,考察亚硒酸钠用量、硒化时间、硒化温度和冰乙酸用量对硒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硒化反应条件;抗氧化试验:以VC为阳性对照,测定Se-DCP对·DPPH、·OH和O_(2)~(-)·的清除能力。【结果】Se-DC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亚硒酸钠用量为1∶0.5(DCP∶亚硒酸钠),硒化时间为24 h,硒化温度为80 ℃,冰乙酸用量为0.6 mL,在此条件下产物Se-DCP的硒含量为2.35 mg/g;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e-DCP结构中存在Se=O键和Se-O键,为DCP的亚硒酸酯;抗氧化试验中,当Se-DCP的浓度大于1.4 mg/mL,Se-DCP对·DPPH 和 O_(2)~(-)·的清除率均大于90%(高于Vc),对·OH的清除率大于88%(与Vc相当)。【结论】Se-DCP的制备工艺简单,硒含量较高,且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作为理想的有机硒食品原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素英  郑宝东  
以茶多酚和Vc为对照,采用Fenton反应法研究莲子多酚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莲子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含量范围内,莲子多酚对.OH和O2.-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莲子多酚对O2.-的清除能力比对照茶多酚和Vc强,对.OH的清除能力比茶多酚和Vc弱.对莲子多酚抗油脂自动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莲子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宏  陈敏  孙恬  杜健  王军  
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处理香椿其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对香椿叶进行腌渍、热烫、烘干和冷冻干燥处理,使用Folin-Ciocaileu法测定总酚含量,铁离子还原法和DPPH(二苯代苦味酰肼基)自由基清除率法评价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腌渍47 d,总酚损失约94%,腌渍期间抗氧化性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波动趋势。热烫7 min后,总酚损失率约为60%,热烫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幅度均<10%。经冻干和烘干处理的样品,总酚损失率约为60%和70%,抗氧化活性分别增强约3和2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仇农学  王宏  李艳  郝少莉  
通过研究苹果渣多酚(APPs)的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对苹果渣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苹果渣中多酚还原能力高于BHT和TBHQ;对.OH和DPPH.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522.4和15.8 mg.L-1;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小于BHT和TBHQ,IC50为126.4 mg.L-1;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红  翟亚楠  党媛  史吉意  王振宇  
为了促进松多酚资源的综合利用,以樟子松树皮松多酚为原料,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从9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适合纯化松多酚的大孔树脂,利用Box-Benhnken设计对樟子松树皮松多酚初级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树皮松多酚初级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5 mg/mL、上样液体积28 mL、洗脱速率10mL/min、洗脱剂乙醇浓度51.6%、径高比1∶27.3。优化后樟子松树皮松多酚纯度可达到69.23%。由此可知,AB-8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纯化富集樟子松松多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西  李元瑞  葛蕾  司翔宇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华  段玉峰  马艳丽  丁红军  李尔春  
【目的】探讨槐花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槐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胰蛋白酶+Sevage法对槐花多糖所含蛋白的脱除效果,并对槐花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取槐花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 h,提取次数4次。槐花多糖的最佳清除蛋白方法为胰蛋白酶+Sevage法,蛋白清除率为85.2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槐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