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2)
- 2023(3245)
- 2022(2712)
- 2021(2506)
- 2020(2145)
- 2019(4575)
- 2018(4699)
- 2017(7850)
- 2016(4920)
- 2015(5611)
- 2014(5858)
- 2013(5345)
- 2012(5148)
- 2011(4682)
- 2010(4720)
- 2009(4309)
- 2008(4169)
- 2007(3843)
- 2006(3308)
- 2005(2962)
- 学科
- 济(11820)
- 经济(11795)
- 管理(10523)
- 业(7738)
- 学(6943)
- 企(6164)
- 企业(6164)
- 制(4959)
- 体(4872)
- 中国(4583)
- 农(4419)
- 理论(3766)
- 财(3615)
- 方法(3487)
- 银(3210)
- 教育(3162)
- 银行(3152)
- 行(3074)
- 融(3028)
- 金融(3021)
- 地方(2940)
- 体制(2725)
- 数学(2715)
- 业经(2713)
- 数学方法(2632)
- 农业(2529)
- 水产(2487)
- 及其(2390)
- 教学(2358)
- 和(2264)
- 机构
- 学院(67324)
- 大学(66366)
- 研究(29634)
- 农(23637)
- 科学(22963)
- 中国(20283)
- 农业(19092)
- 济(18279)
- 管理(18113)
- 所(17875)
- 经济(17601)
- 业大(17005)
- 研究所(16631)
- 京(15893)
- 理学(14873)
- 理学院(14597)
- 管理学(13974)
- 管理学院(13870)
- 省(12810)
- 中心(12683)
- 技术(12266)
- 农业大学(12162)
- 江(12145)
- 室(12101)
- 院(11019)
- 实验(10946)
- 业(10616)
- 实验室(10569)
- 重点(10037)
- 财(9803)
- 基金
- 项目(48558)
- 科学(34654)
- 基金(31732)
- 家(31387)
- 国家(31127)
- 研究(29946)
- 科学基金(23603)
- 省(21433)
- 划(18168)
- 自然(17412)
- 自然科(16985)
- 自然科学(16968)
- 自然科学基金(16646)
- 基金项目(16292)
- 社会(15289)
- 社会科(14225)
- 社会科学(14222)
- 教育(14143)
- 资助(13292)
- 科技(12528)
- 计划(12412)
- 编号(11893)
- 重点(11793)
- 成果(10655)
- 体(10461)
- 发(10369)
- 课题(10220)
- 农(10064)
- 创(9857)
- 科研(9680)
共检索到107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晓英 卢向阳 姚觉 邱收 李达 陈永华
以瓜叶菊增殖期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为材料,用高温胁迫和羟脯氨酸(HYP)分别作为直接和间接选择压,进行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1)40℃16~20h胁迫处理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直接筛选的适宜选择压,30mmol·L-1HYP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间接筛选的适宜浓度;2)经过高温间隔胁迫多代筛选获得了与其母株相比耐热性有了很大提高的无性系Z1-1-1;3)Z1-1-1和其对照母株Z1的30d移栽苗在叶片厚度、气孔指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成年植株Z1-1-1和Z1在花的育性上差异明显,Z1结实率85%以上,而Z1-1-1的结实率在人工授粉的...
关键词:
瓜叶菊 耐热无性系 离体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建宗 李安 黄志刚 陈兆平 文方德 王小菁
【目的】以非洲菊‘深圳5号’(S5)品种为材料筛选耐热株系。【方法】利用组织培养体系,以EMS诱变和多代间歇高温筛选的方法获得耐热变异体EH和H10,经继代增殖、生根后定植于大棚,在自然高温条件下测定植株叶的生长及耐热相关生理生化变化、产花量以及花品质等指标。【结果】经间歇高温筛选获得的非洲菊组培苗耐热变异株系H10与对照相比,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有所提高,在珠海温度最高的7、8月份,产花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5.67%和53.27%,花径增加5.57%和5.70%,花梗长度增加10.35%和11.77%,花瓣的花色素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自然高温条件下,H10的叶片细胞膜透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非洲菊 耐热性 离体筛选 田间鉴定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江庭 李富林 朱士信 王修建
运用从Zk_(2s)到Z(k-1)_(2s)×Z(k-1)_(2s)的映射Z和Z_(2s)上的(2(s-1)+1)常循环码去构造一类具有最小Lee距离下界的循环Zk_(2s-1)码.基于此循环Zk_(2s-1)码,构造了几类低相关性的2(s-1)相序列和二相序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晓瑛 程旭艳 霍培书 李季
为增加用于堆肥的耐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资源,通过微生物筛选实验及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实验,从黑龙江双峰林场采集的腐殖土样中筛选得到8株耐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其中菌株B6-15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24.94U/mL,且该菌在初始pH 7.0,NaCl质量分数0.25%,20℃环境中培养时生长量最大。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核酸序列分析鉴定的方法,初步确定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B6-15所产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0℃存放后仍能保持54.43%的酶活性,表明该耐低温菌所产的纤维素酶为低温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裘珍飞 刘英 李湘阳 范春节 周国华 葛明亮 赖伟鹏
采集抗寒巨桉单株的萌芽条,通过组培方式繁殖试验苗,以邓恩桉、赤桉、巨桉无性系Eg5、广林九、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等品系作对照,经过多点对比试验的生长观测、抗寒性调查、抗雪压调查以及主要病虫害抗性的测定与调查,综合评价了井冈1号的生长与适应性,并讨论了井冈1号的适宜栽培区域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井冈1号的抗寒性与邓恩桉、赤桉接近,但抗雪压能力较邓恩桉、DH3229好,井冈1号的保存率、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均比邓恩桉、赤桉、Eg5等抗寒品系好。
关键词:
耐寒 巨桉 无性系 井冈1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聂文娟 孟焕文 王明钦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下黄瓜芽苗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筛选芽苗期黄瓜耐热鉴定的形态指标。【方法】以25℃为对照(CK)温度,以4个已知耐热性的黄瓜品系种子为试材,在不同高温(35,38,42℃)下发芽6d后,测定芽苗形态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38℃高温发芽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全鲜质量(X1)、去子叶鲜质量(X2)、根鲜质量(X3)、下胚轴长(X4)、活力指数(X5)与黄瓜品系耐热性的相关性比35和42℃下更密切,可作为耐热种质筛选的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二主成分对耐热性评价的贡献率分别为89.03%和9.86%;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黄瓜耐热性预测方程。【结论】在38℃高温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福亮 欧祖兰 张往祥 汪贵斌 郁万文
以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20个银杏无性系为材料,利用耐热性、种核产量、单核重以及光合生产力等指标对20个银杏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能够有效评价不同银杏无性系的耐热性差异,耐热性顺序为:9#>37#>54#>27#>40#>39#>11#>15#>57#>31#>44#>20#>34#>36#>42#>50#>28#>33#>35#>55#;从种核产量来看,37#、36#、27#、57#、39#种核产量较高;从单核重来看,27#、57#、34#、31#和42#的单核重位居前列;从光合速率来看,54#、40#、27#、31#、39#、33#属高光合速率的无性系。通过综合评价,27#...
关键词:
银杏 无性系 耐热性 核用 无性系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琳 张雪梅 李旭锋 罗鹏 蓝泽蘧
用茎尖培养方法建立了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蓝花子(Raphanussativus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杂种F1代无性系并长期保存。对长期保存后的田间栽培植株进行了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这些植株与甘蓝型油菜×蓝花子杂种F1代无明显差异。说明茎尖培养方法保存这一油菜育种材料是有效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蓝花子,杂种,茎尖培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雯 先锋 李长影 王家昕 李晓华
以烟碱为唯一碳源,从湖北省襄樊烟草种植地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命名为DBA5。经常规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烟碱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nicotianae)。当烟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93.32%,生长旺盛。当烟碱质量浓度为5.0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65.10%。当烟碱质量浓度高于6.0 g/L时,DBA5菌株生长和烟碱降解均呈下降趋势,烟碱降解率低于7.5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贻椿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
为了解和控制我国浓缩苹果汁中的嗜酸耐热菌,对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主要工段和生产车间的空气及用水,进行了采样和分离鉴定,并与标准菌株A.acidoterrestris和已知分离菌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了3株污染浓缩苹果汁的嗜酸耐热菌;在耐热、耐酸性检验中,这3株菌均可以较好地生长,符合脂环酸芽孢杆菌属嗜酸耐热的特点。与标准菌株和已知分离菌株细胞、菌落形态观察、生长条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比较表明,这3株菌与标准菌株有较大的相似性,与标准菌应为同属不同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桑贤春 林婷婷 何沛龙 王晓雯 廖红香 张孝波 马玲 何光华
【目的】对一个新的水稻显性窄叶突变体进行鉴定,为水稻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和株型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水稻籼型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一个窄叶突变体Dnal1,连续7代种植,表型均稳定遗传。开花期,调查Dnal1和野生型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宽及卷曲度,对剑叶最宽处进行石蜡切片分析;灌浆期,测量剑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配制西农1A/Dnal1和Dnal1/中花11杂交组合,利用F1和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Dnal1/中花11的F2隐性群体进行基因定位。田间小区种植,设置2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莹 冷平 王福军 马斌 修莉莉
以京玉1号甜瓜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不同部位、苗龄、激素组合等因素对植株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甜瓜子叶生长6 d时最佳,用MS+6-BA 2.0 mg/L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8.67%;诱导不定芽伸长生长以MS+GA32 mg/L+KT 2 mg/L为最佳,伸长率达83.33%;伸长的不定芽在MS+IBA 0.5 mg/L上生根良好,外植体生根率达91.67%。
关键词:
京玉1号甜瓜 子叶 不定芽 再生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秋玲 鞠志花 贾祥捷 黄金明 李建斌 李荣岭 李芳 王长法 仲跻峰
【目的】分析638头中国荷斯坦牛HSF1基因多态性与耐热性的关系,以期为中国耐热奶牛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引物扩增HSF1基因,通过DNA测序、PCR-SSCP和PCR-RFLP技术筛查SNPs并分型,利用miRBASE数据库定位microRNA SNPs,利用SHEsis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构建,利用SAS软件对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个体耐热指标包括红细胞钾浓度、产奶量下降率、直肠温度和耐热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热应激状态下HSF1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2个microRNA种子序列新SNPs,T909C和G4693T。其中9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倩 刘元 陈大松 李友国
以模式豆科植物蒺藜苜蓿中1个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为对象,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4 150bp,其编码区1 278bp,编码42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包括2个与细胞壁主要成分果胶降解有关的保守结构域PL-6superfamily和Glyco_hydro_28;该酶蛋白与鹰嘴豆、赤豆等豆科植物中的PG蛋白同源关系更近。苜蓿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MtPG在根瘤中呈显著增强表达,在非共生组织如根、叶中表达量很低。此外,基于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