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4)
2023(5380)
2022(4528)
2021(4156)
2020(3520)
2019(8014)
2018(7829)
2017(15289)
2016(8297)
2015(9425)
2014(9504)
2013(9154)
2012(8493)
2011(7690)
2010(7679)
2009(7564)
2008(7711)
2007(7006)
2006(6342)
2005(6168)
作者
(23231)
(19455)
(19281)
(18537)
(12338)
(9168)
(8838)
(7562)
(7296)
(7027)
(6795)
(6562)
(6388)
(6377)
(6315)
(5991)
(5718)
(5664)
(5648)
(5483)
(5006)
(4745)
(4593)
(4495)
(4432)
(4427)
(4395)
(4294)
(3909)
(3776)
学科
管理(29071)
(28538)
经济(28469)
(24558)
(22069)
企业(22069)
(19493)
(17474)
银行(17328)
(16071)
方法(11475)
(11463)
制度(11432)
(11350)
(10171)
金融(10169)
数学(9781)
数学方法(9670)
业务(9461)
(9401)
中国(8564)
体制(8392)
银行制(8260)
业经(7543)
(6915)
财务(6896)
财务管理(6878)
(6693)
企业财务(6553)
(5243)
机构
大学(117687)
学院(115052)
(49513)
经济(48402)
管理(44012)
研究(38747)
中国(37446)
理学(36625)
理学院(36223)
管理学(35776)
管理学院(35534)
(28660)
(24777)
财经(21548)
(20428)
科学(20372)
银行(19602)
(19457)
(19105)
中心(18812)
(18800)
(18249)
(17770)
研究所(16515)
经济学(16188)
财经大学(16151)
北京(15587)
(15091)
经济学院(14467)
业大(14306)
基金
项目(72510)
科学(57845)
基金(54282)
研究(54121)
(46394)
国家(46038)
科学基金(40109)
社会(36004)
社会科(34206)
社会科学(34199)
基金项目(28289)
(27151)
教育(25304)
自然(24919)
自然科(24334)
自然科学(24329)
自然科学基金(23916)
(22997)
资助(22066)
编号(20994)
(20088)
成果(18158)
(17081)
重点(16526)
国家社会(15386)
(15349)
教育部(15232)
课题(14982)
(14738)
人文(14610)
期刊
(56553)
经济(56553)
研究(41378)
(28422)
金融(28422)
中国(26970)
(24186)
管理(18089)
(16447)
学报(15929)
科学(15386)
大学(13019)
学学(12316)
财经(11907)
教育(11631)
(10029)
技术(8919)
农业(8731)
经济研究(8438)
业经(7889)
问题(7277)
理论(6772)
国际(6135)
实践(6070)
(6070)
(6019)
农村(5922)
(5922)
财会(5730)
会计(5626)
共检索到19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沈文华  
长期以来,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备受质疑,但始终在恪守传统的旗号下我行我素、坚不可摧。然而,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瑞士银行业引以为傲的保密制度遭遇了来自美国和欧盟的空前压力。2009年2月19日,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7.8亿美元,并公开部分客户的身份,以了结美国政府监管机构有关该行帮助1万多名美国富翁利用秘密账户逃税的指控。2014年5月19日,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集团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青  
瑞士银行制度及其特点张青瑞士银行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自13世纪瑞士诞生了首家银行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瑞士金融业也逐步繁荣与发展,并形成了适合于瑞士经济发展的一整套制度。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瑞士银行界也和大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一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纪东  
瑞士人口不到700万,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但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居全球之冠,其原因之一是金融业极为发达。多年来其金融收入是形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项目,银行密度是美国或英国的3—5倍,居世界首位。全国约有5—7%的人口从事金融服务。目前瑞士不仅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其金融管理技术也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瑞士与我国的国情不同,但其银行管理经验对我国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邵朱励  
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作为银行保密制度的一项例外是打击逃避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纳税人进行国际逃避税活动的机率大增,进行国际税收合作是为税收目的有效获取银行情报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OECD的观察员国,其有关银行保密制度的税收例外规定基本达到了OECD要求的标准,但也存在相关法律文件效力层级不高、规定相对零散、对外税收协定相关条款需要修改等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迫于美国、欧盟的压力,瑞士财政部宣布,将放松此前不可触碰的银行保密法律,允许本国银行单独与美国政府就帮助外国客户逃税达成和解。如今,这一计划已获内阁同意,仍需联邦议会批准。若议会通过该法案,为保护客户信息"守口如瓶"了70多年的瑞士金融要塞,将第一次出现裂缝。而这场"攻坚战",美国也已打了12年之久。瑞士会不会拒绝这项协议根据新法案,瑞士诸银行将以一年为期,提供其员工与客户在美国境内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国祥  
在过去40年中,瑞士因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性、法律的确定性、交易的自由性、货币的稳定性以及其银行的高效率和可靠性,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活跃和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从绝对量和全球的角度看,瑞士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正堂  戴娟  
薪酬保密制度在国内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项制度一方面保护了员工的个人隐私,避免了员工之间的薪酬比较,并减少了内部冲突和员工流失;另一方面可能会减少组织公平感和信任感,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避免员工之间的薪酬比较是薪酬保密的积极和消极效应产生的根源。文章还对薪酬的隐私性、薪酬保密的范围、薪酬保密的可靠性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不能因为薪酬保密而忽视薪酬的公平性,并提出薪酬保密制度的实施条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章敏  
瑞士三大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章敏瑞士的三大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银行以资本计分别居世界排名第三(199亿美元)、第十三(1375亿美元)和第十七(11733亿美元)位,三家银行的业务发展策略基本相似略有差别。三家银行的业务结构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怡芳  骆晓强  高峰  
德国和瑞士作为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其住房制度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一)住房供需总体平衡。目前,德国大约有8200万人口,3900多万家庭,约4030万套住房,平均2人一套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2.8平方米;瑞士人口约770万人,约350万户家庭,大约350万套住房,平均2.2人一套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4平方米,住房供需总体平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庆良  王倩  王晓燕  蔺秀丽  刘岳  
主持人:大家好!上一期我们与大家讨论了企业规章制度中关于薪酬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问题。这一期,我们想与大家来谈谈企业保密制度的有关法律合规性问题。经常有人问我,保密制度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呢?我公司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也没什么可以保密的,我们是否可以不建立保密制度呢?对此问题,嘉宾有何看法?王倩: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司保密制度,哪些属于公司秘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慧  孟春  
通过对比分析巴林银行、兴业银行和瑞士银行出现"魔鬼交易员"的惊人相似的一幕,并分析其根源,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极其关键的环节是:企业应当跟进变化动态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强调在设计和运行上"双重有效",尤其强调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符合公司长远利益的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制度,可以把公司及其员工各种动因(压力)、借口(心态)控制在不"燃烧"的水平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艳芳  王彬  
瑞士的专业会考、职业会考以及递进补充考试制度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升学路径的同时,也更好地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价值。瑞士职业教育考试升学制度呈现出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加强通识教育、以资格为驱动明确入学要求、以过程为导向优化考核机制和以标准为基础保障运行机制的特点。借鉴瑞士经验,我国在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其次要明确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第三要保持职业教育属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晟  
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自1874年开始至2002年,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历经四次修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专门技能与知识融合、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具有高度渗透性,且三方合作伙伴各司其职。对于瑞士培训企业而言,同样遇到培训博弈困境。瑞士联邦政府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协会重要作用及保证企业从学徒培训中获得净收益,提升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瑞士职业教育模式有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首先应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融通性;其次,重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