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6)
- 2023(3705)
- 2022(3218)
- 2021(3135)
- 2020(2458)
- 2019(5744)
- 2018(5611)
- 2017(11347)
- 2016(6340)
- 2015(7031)
- 2014(7162)
- 2013(7014)
- 2012(6862)
- 2011(6311)
- 2010(6501)
- 2009(6000)
- 2008(5906)
- 2007(5331)
- 2006(4879)
- 2005(4476)
- 学科
- 济(23085)
- 经济(23063)
- 管理(17788)
- 业(16613)
- 企(12999)
- 企业(12999)
- 方法(9327)
- 数学(8583)
- 数学方法(8441)
- 农(8115)
- 贸(7072)
- 贸易(7069)
- 策(7064)
- 财(7000)
- 易(6958)
- 中国(6550)
- 制(5274)
- 及其(5246)
- 政策(5082)
- 农业(4872)
- 业经(4773)
- 银(4683)
- 银行(4671)
- 地方(4579)
- 行(4519)
- 学(4504)
- 方针(4448)
- 税(4430)
- 述(4396)
- 阐(4396)
- 机构
- 学院(89091)
- 大学(87218)
- 济(39531)
- 经济(38614)
- 研究(33687)
- 管理(33181)
- 中国(27968)
- 理学(27626)
- 理学院(27298)
- 管理学(26870)
- 管理学院(26691)
- 财(20317)
- 科学(19053)
- 京(18644)
- 所(17517)
- 研究所(15600)
- 中心(15414)
- 财经(15045)
- 江(14432)
- 农(13803)
- 经(13629)
- 院(12326)
- 北京(12245)
- 经济学(11921)
- 范(11851)
- 师范(11780)
- 州(11357)
- 业大(11094)
- 财经大学(11007)
- 农业(10717)
- 基金
- 项目(54098)
- 科学(42733)
- 研究(41189)
- 基金(38996)
- 家(33562)
- 国家(33279)
- 科学基金(28220)
- 社会(24883)
- 社会科(23599)
- 社会科学(23597)
- 省(20130)
- 基金项目(19429)
- 教育(18945)
- 自然(18364)
- 自然科(17904)
- 自然科学(17901)
- 划(17831)
- 编号(17686)
- 自然科学基金(17587)
- 资助(17430)
- 成果(15041)
- 课题(12617)
- 重点(12422)
- 部(12375)
- 发(11940)
- 策(11468)
- 性(11142)
- 创(10864)
- 教育部(10487)
- 年(10215)
共检索到145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包明友
瑞士央行抢在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巨额量化宽松计划之前放弃盯住欧元的固定汇率,虽然短期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但实际上抢占了先机瑞士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多万,但其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却不容小觑。政治上,瑞士从1815年开始一直奉行中立政策,直到2002年才正式加入联合国。经济上,瑞士紧邻欧元区的主要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金融业发达且国际化程度极高,但却一直保持独立的货币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高林
90年代瑞士货币政策述评徐高林货币管理是当代世界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05年的瑞士国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90年代以来新推出的“中期道路”政策颇具特色。一、瑞士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1.指导原则。瑞士央行货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小安
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钱小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以下简称资产)存量日益增大,致使货币需求规律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国货币政策也相继作出了调整,有的扩大货币数量的控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李斌
过去近10年间,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但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人们过去多年习惯了外汇流入的情形,近期这种局面反而引起各界对货币政策操作以及中央银行实现货币增长目标的担忧。本文通过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理论上分析了传统货币创造渠道的扩展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多元化,货币创造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贷款创造货币外,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债券等业务也会创造货币。在分析各种货币创造机制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加关注非外汇渠道对货币创造及货币总量的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应更注重"逆向思维",强化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和宏观...
关键词:
货币 货币创造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伟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外汇占款呈现趋势性下降,再贷款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本文从央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变的角度,分析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从外汇占款向再贷款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会自动产生"紧缩效应"——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价格波动加剧。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并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再贷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岩
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下降的原因在于 :货币供给扩张受到限制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降低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 ;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降低 ,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相应提高总需求。通过建立一个现代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模型 ,重新分析了“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
货币供求 货币政策 流动性陷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汇率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小五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的"三元悖论"表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投放的美元中没有形成美国国内流动性的部分,绝大多数已经溢出美国金融体系,对刺激美国经济无效,但却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崇明
本文首先分析入世后我国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将会发生的变化 ,然后从六个方面探讨这些变化将给货币政策实施带来的难题及中央银行的相应对策。这六个难题是 :经济泡沫化加速 ;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增强 ;货币当局面临的扩大就业的压力增加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保卫者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冲突 ;外资银行进入和金融创新将削弱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能力 ;货币传导机制复杂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东江 汪晓宇 王祺 朱奇
在货币政策框架中,无论哪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归纳起来,都是谋求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或者说,谋求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既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又不导致过度的通货膨胀。但是,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并不能直接地控制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与终极目标紧密相关的中间目标的调节与控制,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名义驻锚(nominal anchor)可理解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定。Mishkin(1999)提出名义驻锚是对本国货币价值的限定。在某种形式上,它是成功的货币政策体系的必要成份。 就目前国际经验来看,主要存在四种基本的货币政策体制,分别以汇率、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