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9)
- 2023(4241)
- 2022(3460)
- 2021(3285)
- 2020(2583)
- 2019(5678)
- 2018(5269)
- 2017(9666)
- 2016(5175)
- 2015(5876)
- 2014(5464)
- 2013(5148)
- 2012(4982)
- 2011(4535)
- 2010(4625)
- 2009(4234)
- 2008(4097)
- 2007(3793)
- 2006(3450)
- 2005(3230)
- 学科
- 济(19019)
- 经济(18960)
- 业(12473)
- 管理(11693)
- 企(10170)
- 企业(10170)
- 方法(6870)
- 学(6684)
- 中国(6334)
- 农(6176)
- 数学(5613)
- 数学方法(5526)
- 财(4498)
- 教育(4470)
- 业经(4309)
- 农业(3965)
- 制(3907)
- 贸(3494)
- 融(3493)
- 金融(3493)
- 贸易(3490)
- 易(3418)
- 理论(3401)
- 和(3108)
- 银(3084)
- 政治(3078)
- 银行(3060)
- 家(3035)
- 行(2966)
- 关系(2815)
- 机构
- 大学(77024)
- 学院(73832)
- 研究(32125)
- 济(28875)
- 经济(28280)
- 管理(24013)
- 中国(22836)
- 科学(21047)
- 理学(20374)
- 理学院(20071)
- 管理学(19576)
- 管理学院(19461)
- 农(17797)
- 京(17515)
- 所(17290)
- 研究所(15954)
- 农业(14307)
- 中心(13749)
- 财(13300)
- 业大(13261)
- 院(11732)
- 江(11728)
- 北京(11211)
- 范(10718)
- 师范(10502)
- 财经(10365)
- 科学院(9618)
- 经(9599)
- 省(9568)
- 研究院(9504)
- 基金
- 项目(52121)
- 科学(40261)
- 基金(38133)
- 家(36828)
- 国家(36047)
- 研究(35405)
- 科学基金(28590)
- 社会(22545)
- 社会科(21092)
- 社会科学(21082)
- 省(19211)
- 自然(19102)
- 基金项目(18975)
- 自然科(18629)
- 自然科学(18618)
- 自然科学基金(18314)
- 划(17738)
- 教育(16301)
- 资助(15724)
- 编号(13051)
- 重点(12606)
- 成果(11647)
- 部(11624)
- 发(11263)
- 计划(10794)
- 创(10741)
- 科研(10361)
- 创新(10042)
- 课题(9859)
- 国家社会(9856)
共检索到118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靳继东
为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社会基本福利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责任和重要职能。瑞典是全民福利国家的典型样本,其制度变迁、历史经验和发展前景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福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重点阐释了瑞典全民福利国家建设的政治和道德逻辑,分析了瑞典全民福利国家发展可能遇到的未来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振立
北欧国家形成的“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一直受到世界的瞩目,该模式以社会再分配作为基石,通过大面积的普遍性公共资助计划给予国民基本的社会福利,同时辅之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分析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分普遍性的公共资助计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三者之间的界限以及模糊地带。本文旨在通过对瑞典福利制度的介绍,透视整个北欧国家的福利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学勇
文章认为,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继续深入进行必须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保障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西方福利国家在社会建设和福利分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研究福利国家建构的基础、政治逻辑与发展趋势,能为我国制定和发展社会政策以及提高公民福祉提供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
福利国家 社会福利 政治逻辑 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国鸿
一度曾被人们认为是西方福利国家象征的瑞典,近十几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出现了某些严重危机的征象。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的影响,该国卫生事业目前正面临卫生经费短缺、医务人员超编、失业人口增加、医疗药品市场萧条、制药工业停滞及中年人口死亡率上升等诸多困难。瑞典所出现的这种经济、政治及医疗卫生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仕韬 祁占勇
职业教育模式认同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重要保障,关乎职业教育高质量建设的成效。瑞典职业教育模式认同遵循着校企合作的主体逻辑、工学合作的实践逻辑、产教融合的动力逻辑、普职融通的发展逻辑,囊括以分散合作与多元协同为治理特色,以课程实践、远程学习、教学工厂为品牌特色,以弘扬企业家精神、适配工业发展、聚焦公共事业领域为动能基础,以完善普职体系融通与推进普职课程融通为发展目标的内容体系。瑞典职业教育模式认同为我国从建构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营造职业教育新生态等方面着手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提供了经验镜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李璐
职业教育制度认同是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内在体验与价值反馈的耦合,是实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制度认同是一个综合性体系——以职业教育法治保障、资历框架、证书制度与技能培训制度为基点,构筑出公众对职业教育制度的认同网络。瑞典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现了瑞典对职业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的承诺,并且成为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职普融通运作的典范。瑞典职业教育制度通过法律和政策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切实的法治保障,以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外显化的制度依据,依据市场需求与行业标准建立了灵活的证书制度,并且在技能培训制度中彰显终身学习理念。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透明且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制度认同体系,不仅提升了瑞典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认同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柯世锋
瑞典社会福利的走向劳动部国际合作司柯世锋一、瑞典社会福利的渊源150年前,瑞典是一个完全受中央调控的国家,其主要的经济活动完全操纵在内阁部长及政府官员手中,整个社会死气沉沉。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开放开始萌芽:1842年,开始实行全民义务教育;1848...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思懿
学术聘任与绩效评估作为大学内部的重要组织机制,对教师学术活力以及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提升而言至关重要。利用制度逻辑理论,对瑞典大学学术评聘制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国家逻辑的影响力逐步减弱,影响方式从正式的法律规章转为基于产出的经费体制。在放松规制的背景下,管理逻辑在学术治理中的影响力增强,学术人员的专业自主权受到限缩。由于瑞典大学对外部研究经费的依赖,教师的经费获取能力等适合于竞争的外显性价值凸显,竞争导向的市场逻辑渗透至学术聘任和研究评估领域。为了增强学术职业的可预测性和国际可比性,许多瑞典大学还引入了组织导向的终身轨制度,并将其用作一种控制学术工作和提高大学绩效的有效工具。在被多重竞争性制度逻辑塑造和自我演化的过程中,瑞典学术职位体系呈现出问责增强、竞争加剧、标准化和临时化等变革取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时晨
结合瑞典高等教育政策与时代背景,对其构建与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瑞典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2009—2010年为起步探索期,所实施的第一次质量保障体系刚满一年即被废止;2011—2016年为矛盾冲突期,所实施的第二次质量保障体系被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批评,也引发国内大学反对;2017—2022年为反思改善期,所实施的第三次质量保障体系实现融入欧洲与保持本国特色之间的平衡。演进历程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理路,即评价理念从依靠外力监察转向注重内部提升,学生参与从流于形式转向全过程参与,评价视角从教育管理部门的单一视角转向多元。这体现出其注重平衡、尊重主体性与恪守创新理念等价值取向。
关键词:
瑞典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兵
基于将信息通讯技术(ICT)引入课堂的国家行动计划,是瑞典政府为保障学校之间同等水平和质量而实行的独一无二举措。1992年采用的国家课程规定了从教学到学习为中心的变革。这一变革过程中,ICT 充当强大的学习工具,并就此促进了这一变革。有关学校 ICT 课题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只有完成学校工作体制变革,ICT 的引进才能充分支持儿童的学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慧澜 章晓懿
本文通过对瑞典、英国、澳大利亚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比较研究发现,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由"私有化"、"个性化"、"去机构化"、"非正式化"组成的四核驱动系统。"私有化"与"个性化"相互配合使养老服务从封闭的政府供给系统逐步向开放的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互动供给系统转变;"去机构化"与"非正式"相互配合使养老责任在国家、社会、个人三方之间得以重新合理划分;养老需求评估和服务商清单管理使公共养老资源分配形成一个闭环,政府掌管资源分配的前端和终端,将资源的具体使用交给市场组织和消费者自由选择,由此一个比较成熟的养老服务市场最终形成。3个国家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共同问题,这些经验及教训对我国社会...
关键词:
国家福利 混合福利 养老服务 市场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磊
福利国家作为社会保障的经典模式,其发展和改革路径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后,通过对主要福利国家近期状况的描述,肯定福利国家的可持续性。在评述"The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福利国家的未来)"一文的主要观点后,尝试对福利国家的未来提出另一种思路——剖析福利国家改革和调整面临的三对主要矛盾——不断加速的全球化和相对封闭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政治上"左"和"右"的博弈、短期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长期期望福利增加。本文认为解决好这三对矛盾,福利国家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
关键词:
福利国家 可持续 全球化 政治博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新中国7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工业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历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年均增速超过9.4%的"中国奇迹"。与中国的发展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暴露弊端,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比照展示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对西方国家的全面超越。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揭示国家治理的内涵,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中国崛起,进而指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世界的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群
目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从战后鼓吹的“福利国家”转向“福利社会”,后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一部分社会福利项目产业化,大公司从商业盈利的角度来提供商品质的福利产品,这种将福利事业作为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玉生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福利国家。工业主义理论家从工业化的视角把福利国家的发展看作是工业化发展的水平的结果;社会民主主义者把福利国家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步骤,并借助于凯恩斯主义的福利国家来推行其福利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些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认识福利国家原因的理论家,则把福利国家的出现看作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分析了福利国家中的阶级利益的对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