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2)
- 2023(11047)
- 2022(9703)
- 2021(8856)
- 2020(7597)
- 2019(17730)
- 2018(17682)
- 2017(33155)
- 2016(18626)
- 2015(21275)
- 2014(21816)
- 2013(21616)
- 2012(20701)
- 2011(19158)
- 2010(19666)
- 2009(18343)
- 2008(18267)
- 2007(16814)
- 2006(14775)
- 2005(13683)
- 学科
- 济(86214)
- 经济(86147)
- 管理(47959)
- 业(47646)
- 方法(37007)
- 企(36453)
- 企业(36453)
- 数学(32810)
- 数学方法(32343)
- 中国(24691)
- 农(23945)
- 地方(23258)
- 学(19345)
- 业经(17743)
- 财(17274)
- 农业(16183)
- 贸(15453)
- 贸易(15441)
- 易(14883)
- 制(14139)
- 银(14082)
- 银行(14043)
- 融(13781)
- 金融(13778)
- 行(13555)
- 环境(12943)
- 地方经济(12823)
- 和(12656)
- 发(12261)
- 理论(12251)
- 机构
- 学院(277853)
- 大学(275965)
- 济(109923)
- 经济(107363)
- 研究(102233)
- 管理(99756)
- 理学(84620)
- 理学院(83523)
- 管理学(81566)
- 管理学院(81072)
- 中国(76722)
- 科学(67396)
- 京(61110)
- 农(58040)
- 所(55555)
- 研究所(50560)
- 财(49007)
- 业大(46726)
- 中心(46669)
- 农业(45955)
- 江(44483)
- 北京(39309)
- 财经(38174)
- 范(38133)
- 师范(37618)
- 院(36271)
- 州(35942)
- 经(34339)
- 省(34056)
- 经济学(32882)
- 基金
- 项目(180415)
- 科学(138635)
- 研究(126970)
- 基金(126178)
- 家(111972)
- 国家(111003)
- 科学基金(92427)
- 社会(76619)
- 省(74003)
- 社会科(72442)
- 社会科学(72419)
- 基金项目(65975)
- 划(62327)
- 自然(61333)
- 自然科(59857)
- 自然科学(59832)
- 教育(59155)
- 自然科学基金(58703)
- 资助(53908)
- 编号(52111)
- 发(44289)
- 成果(42947)
- 重点(41931)
- 部(38611)
- 课题(37991)
- 创(36981)
- 计划(35712)
- 科研(34970)
- 创新(34628)
- 发展(34491)
共检索到42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翠珍 房海 张晓君 王秀云 何振平 巩元芳 靳晓敏
从以败血症感染为特征的石鲽(KareiusbicoloratusL.)中,检出了原发感染的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cida),同时还在个别病死鱼中检出了作为继发感染的另一种病原菌。经对6株纯培养菌在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方面的鉴定,表明其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Brisouand Pr啨vot1954)的琼氏不动杆菌(A.juniiBouvetandGrimont1986),但该菌表现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28℃培养呈典型形态特征、在37℃培养时出现异常形态;择一个代表菌株(HQ010320B1株)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予以复核鉴定与分类定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毛甬州 汪建萍
为探明史氏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并为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本实验自患病鱼分离到2株细菌SX01和SX02,对2分离株开展了人工感染实验、形态学和理化特性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用PCR法检测了部分耐药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致病力,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1.02×109cells/mL;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状,氧化酶实验、动力阴性,接触酶阳性,形态学和理化特性符合不动杆菌属的特征;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琼氏不动杆菌完全同源,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序列与琼氏不动杆菌相应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确认2分离株为琼氏不动杆菌;自分离株中检测到...
关键词:
琼氏不动杆菌 致病性 鉴定 耐药基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志 王秀华 黄倢
从患病的大菱鲆成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编号110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具有较强的毒力(LD50=3.34×106CFU/mL),并能从病鱼中重新分离出此菌。应用API20E自动鉴定卡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显示菌株1101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API20E鉴定系统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相似率达99%。测定了其16S rRNA序列,长度为1419 bp,在GenBank上经同源性比对与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类,同源性达99%,据此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wardsiela tard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101对多粘菌素较敏感,而对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黎小正 韦信贤 童桂香 吴祥庆 庞燕飞
从广西某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Cantor)养殖场发病的黄喉拟水龟的肝、肺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HX081027),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摩氏摩根菌一致,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荚膜及芽孢,葡萄糖产酸产气,接触酶、脲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氧化酶、脂酶、DNA酶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甲基红阳性,VP反应阴性,MR阳性等特征。采用扩增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506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858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国良 徐益军 金珊
2006年6月,浙江萧山养殖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Cantor)暴发一种类似细菌性的结节病,从患典型症状乌鳢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纯度一致的菌株W060622。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菌株W060622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常规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基本特性。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 3360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据此鉴定菌株W06062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供试两株纯培养菌(编号:HQ061227-1、HQ061227-2)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Beijerinck 1889)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amselae subsp.damselae(Love et al.1982;Smith et al.1991),用HQ061227-1株作为代表菌株的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国良 袁思平 金珊
一株分离自浙江台州、舟山海水网箱养殖患结节病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病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及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该菌株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不水解酪素、黄嘌呤、酪氨酸、淀粉和明胶,能以柠檬酸盐为唯一碳源生长。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 3360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据此鉴定结果认为,该菌株为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丽 邵蓬 李灏 任涵玮 张勤
为探明养殖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因,从患病豹纹鳃棘鲈血液及内脏、体表溃疡处分离到2株优势菌,其中编号为1031的菌株经人工感染证实能够引起被感染鱼的死亡,为引起该豹纹鳃棘鲈溃疡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031与弧菌属的基本特征相符,分别基于16SrDNA序列及热激蛋白60基因(hsp60)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菌株1031与哈维氏弧菌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97%,以1031为模板特异性扩增哈维氏弧菌toxR基因,也得到了预期382bp的核酸片段。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此次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原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仅...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睿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作为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常年受到以细菌性病害为主的侵袭,但相关病原检疫和诊断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福建罗源湾养殖濒死斜带髭鲷为研究对象,无菌解剖后对其肝、肾和脾脏进行细菌分离,对纯培养菌使用常规方法和API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使用16S rDNA、gyrB和rpoD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分析,并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菌株鉴定结果为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但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多株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聚为一支,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新生霉素、左氟沙星、罗红霉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世龙 欧芷阳 申文辉 叶斯进 黄宝珍 凌福诚 陆国导
【目的】探究岩溶植物叶性状在不同生活型水平上的差异以及系统发育保守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对异质性生境的适应机制,进而为岩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西南岩溶区20种常见阔叶木本植物为对象,采用K值法检验了叶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并运用系统发育独立比较(PIC)和标准化主轴估计(SMA)的方法分析了叶性状间的关联适应性。【结果】1)研究区植物群落10个叶性状均未表现出较强的系统发育保守性,系统发育结构与性状结构并不完全一致;2)叶面积(LA)与叶长(LL)、叶宽(LW)以及叶组织密度(LTD)与LL、叶体积(LV)间均呈异速生长关系,而LL与LW、LA与叶干质量(LDW)间均呈等速生长关系;其中,LTD与LL的生长关系在常绿植物组发生了改变,由异速生长关系转变为等速生长关系;其他性状组合间的生长关系并未因生活型的不同而引起差异,表明常绿植物倾向于限制LL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LA、LL和LW以及LTD与LL、LV在常绿和落叶植物组间的斜率均沿共同主轴方向显著漂移(P <0.05),表明常绿和落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发生了位移,常绿植物倾向于选择小叶、组织密度大的资源保守型生长策略,而落叶植物则倾向于选择大叶、组织密度小的资源获取型生长策略。【结论】生态位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亚热带阔叶林群落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雅殊 陆承平
鲍氏不动杆菌鳜鱼分离株具有4型菌毛汤雅殊陆承平(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ANACINETOBACTERBAUMANNIISTRAINISOLATEDFROMMANDARINFISHPOSSESSESTY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茂仓 单乐州 马爱敏 谢起浪 陈少波 邵鑫斌
从患烂尾白浊症的条石鲷肾脏和肝脏等病变组织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TP0701,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株为条石鲷的病原菌。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菌株TP0701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亲缘关系最近,具有98.1%的同源性。结合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可鉴定菌株TP0701为恶臭假单胞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明元 刘广锋 冯娟
从养殖的患病军曹鱼身上分离出1株病原菌JT2,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有极生鞭毛,能运动,菌落半透明。经回归感染实验,证明该菌为军曹鱼病原菌。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并用API-ID32E系统鉴定该菌。再经Biolog-GN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JT2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相似度最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rDNA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的同源性,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V.carchariae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几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最后鉴定该株菌为鲨鱼弧菌V.carchariae。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王印庚
研究了可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水质净化用的硝化细菌的筛选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实验筛选得到了1株高净化能力的硝化细菌X3,其在28℃水温下对大菱鲆养殖水体中NO2--N的净化效果可达31.9%。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认为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
关键词:
养殖水质 硝化细菌 大菱鲆 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