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9)
2023(8194)
2022(6903)
2021(6555)
2020(5351)
2019(12265)
2018(11998)
2017(22534)
2016(12068)
2015(13705)
2014(13528)
2013(13587)
2012(12699)
2011(11689)
2010(11466)
2009(10852)
2008(10917)
2007(9475)
2006(8411)
2005(8072)
作者
(32861)
(27736)
(27501)
(26472)
(17652)
(13128)
(12497)
(10696)
(10560)
(9774)
(9640)
(9166)
(9046)
(8932)
(8930)
(8575)
(8195)
(7985)
(7925)
(7602)
(7041)
(6518)
(6496)
(6272)
(6214)
(6161)
(6146)
(5834)
(5450)
(5430)
学科
(53454)
经济(53367)
管理(39007)
(33326)
(27385)
企业(27385)
方法(22394)
数学(20333)
数学方法(20229)
(18055)
中国(18029)
(16650)
贸易(16641)
(16557)
(16454)
(13116)
(12844)
(11003)
银行(10998)
(10929)
业经(10821)
(10631)
(9710)
金融(9708)
体制(9376)
(8958)
财务(8939)
财务管理(8912)
(8777)
出口(8774)
机构
大学(178265)
学院(173747)
(87575)
经济(86244)
管理(65117)
研究(65073)
理学(55331)
理学院(54751)
管理学(54223)
管理学院(53881)
中国(53426)
(43186)
(37885)
财经(33394)
科学(33116)
(31535)
(30643)
经济学(29997)
中心(28866)
研究所(28106)
经济学院(27010)
财经大学(25039)
(24808)
北京(24607)
(23660)
(23287)
业大(20442)
(20214)
师范(20054)
研究中心(19013)
基金
项目(112119)
科学(90763)
基金(86711)
研究(84402)
(75021)
国家(74497)
科学基金(64139)
社会(59069)
社会科(56321)
社会科学(56313)
基金项目(44443)
(38514)
教育(38178)
自然(38094)
自然科(37245)
自然科学(37234)
自然科学基金(36640)
资助(35925)
(33637)
编号(31031)
(28213)
(27742)
国家社会(26834)
成果(26603)
中国(25602)
重点(25462)
教育部(25078)
(23618)
(23385)
人文(23370)
期刊
(94863)
经济(94863)
研究(60292)
中国(38363)
(34576)
管理(26327)
科学(23535)
学报(23421)
(22131)
(20621)
金融(20621)
大学(19234)
财经(18265)
学学(18030)
经济研究(16765)
(15784)
(15033)
教育(14838)
农业(14835)
问题(13231)
技术(13179)
国际(13121)
世界(12041)
业经(11726)
(8724)
技术经济(8494)
理论(7848)
经济问题(7562)
统计(7527)
会计(7436)
共检索到27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哲  
香港巴灵证券公司经济学家琼·郑今年9月初刊文分析了中国返通胀斗争的利弊得失。其要点是:把通货膨胀压下来是件好事,但任何好事所付的代价都有一个最高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通胀下降的好处就会消失。对于中国来说,最困难和最重要的挑战,是在通货膨胀控制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琼·郑认为,中国政府坚持采取的严历紧缩措施,已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果:许多高度投机和浪费的项目下了马,房地产热大大降温,耕地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制止,金融狭序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豪华小轿车进口数量今年上半年大幅度减少了60%,今年7月的消费物价指数(16.7%)和零售物价指数(14.6%)已下降到近两年的最低点,今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可能付出的代价——中央银行汇率调控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管涛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并行的时代。各国对本国货币对外价格即汇率的管制大大放松,官方(如中央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湘明  
控制通胀可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两类工具。数量型工具能控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要求低,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而价格型工具则比较适于控制成本推进型的通胀,要求货币需求有比较高的利率弹性,今后我国可能出现内生性的中长期滞胀问题,如果以价格型工具控制通胀,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加速滑坡并带来混合型通货膨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军  王国华  
各国公共支出规模膨胀过程中的潜在问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财政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研究在调整社会福利的同时降低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中国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化对于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明显的扩张效应,公共教育需求却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未来中国的地方财政必须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在"有增有减、减大于增"的政策取向上进行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控制投资规模是抑制通胀的釜底抽薪措施中国农业银行王兰固定资产投资是这样一种经济活动,在1年或1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提供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任何有用效果,但会从全年总生产中取走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就是说,固定资产投资在项目建成投产前,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通过加快债务资本市场发展,可以在满足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弱化银行贷款扩张对流动性的扩张作用,对缓解通胀压力、保障合理资金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秀波  
经济形势面临新通胀因素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国内外通胀压力联动,货币流动性宽裕的局面不会改变,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可能带来资金的"挤出效应";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央行的外汇占款冲销干预不够和宽松信贷造成流动性泛滥;应对通胀必须切实把好流动性总闸门,首先应控制货币发行增量,这就必须让货币政策回归物价本位、控制M 2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外汇占款;其次,应合理疏导既有的货币存量,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加息、扩大直接融资、人民币升值、财政政策回归稳健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龙会学  赵昕东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增加导致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增多,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发行央行票据。为了考察央行票据、广义货币(M2)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动态联系,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三者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央行票据在短期内维护了我国结售汇体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胀水平,但是长期内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压缩热钱套利空间,遏制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势头,减少外汇占款从而降低通货膨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经济形势面临新通胀因素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国内外通胀压力联动,货币流动性宽裕的局面不会改变,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可能带来资金的"挤出效应";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央行的外汇占款冲销干预不够造成流动性泛滥;应对通胀必须切实把好流动性总闸门,首先应控制货币发行增量,这就必须让货币政策回归物价本位、控制M2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外汇占款;其次,应合理疏导既有的货币存量,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加息、扩大直接融资、人民币升值、财政政策回归稳健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钱宗鑫  
目前,国内关于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国际经验的意见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估计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持续性,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具有高度的内在持续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受到这一内在持续性的限制。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最优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先遏制住通货膨胀率的快速攀升,而不是急于在短期内降低通货膨胀率,操之过急的做法不仅不利于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还有产生持续的经济衰退的危险。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国际经验目前在中国并不适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时学  
价格控制不是反通胀的有效工具──拉美国家反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江时学拉美国家的反通货膨胀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经验教训。1.指数化弊大于利。指数化是许多拉美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反通胀工具。根据这一机制,工资、利率和汇率的变化以及各种经济合同或契约的签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