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1)
- 2023(5213)
- 2022(4420)
- 2021(3962)
- 2020(3401)
- 2019(7396)
- 2018(7015)
- 2017(14059)
- 2016(7650)
- 2015(8784)
- 2014(8796)
- 2013(8817)
- 2012(8558)
- 2011(7898)
- 2010(7955)
- 2009(7411)
- 2008(7289)
- 2007(6491)
- 2006(5823)
- 2005(5319)
- 学科
- 济(44695)
- 经济(44644)
- 管理(23388)
- 方法(22508)
- 业(21249)
- 数学(21043)
- 数学方法(20932)
- 企(16692)
- 企业(16692)
- 地方(12813)
- 中国(10348)
- 财(9796)
- 农(9335)
- 地方经济(8253)
- 业经(6969)
- 制(6938)
- 农业(6621)
- 融(6413)
- 金融(6412)
- 学(6404)
- 贸(6341)
- 贸易(6336)
- 易(6044)
- 银(5962)
- 银行(5961)
- 务(5811)
- 财务(5803)
- 财务管理(5788)
- 环境(5778)
- 行(5678)
- 机构
- 大学(116876)
- 学院(114666)
- 济(51522)
- 经济(50537)
- 管理(45312)
- 理学(39297)
- 理学院(38827)
- 管理学(38338)
- 管理学院(38101)
- 研究(37113)
- 中国(29160)
- 财(24940)
- 京(23711)
- 科学(20429)
- 财经(20035)
- 江(18514)
- 中心(18314)
- 经(18238)
- 所(17403)
- 经济学(17290)
- 范(16053)
- 师范(15932)
- 经济学院(15847)
- 研究所(15562)
- 财经大学(14937)
- 农(14913)
- 北京(14721)
- 州(14566)
- 业大(13764)
- 院(13590)
- 基金
- 项目(76902)
- 科学(62788)
- 基金(58277)
- 研究(57297)
- 家(49538)
- 国家(49148)
- 科学基金(43442)
- 社会(39481)
- 社会科(37685)
- 社会科学(37681)
- 基金项目(30465)
- 省(29189)
- 教育(27304)
- 自然(26638)
- 自然科(26039)
- 自然科学(26034)
- 自然科学基金(25592)
- 划(24673)
- 资助(24385)
- 编号(22205)
- 成果(18493)
- 部(18280)
- 重点(17457)
- 国家社会(17053)
- 发(16989)
- 教育部(16338)
- 人文(15962)
- 课题(15745)
- 创(15663)
- 大学(14909)
共检索到172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绍峰 袁家冬
琉球群岛与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这种地缘关系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历史上琉球群岛的"分岛改约"涉及我国的切身利益,今天琉球群岛不但是围堵中国的所谓"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制造东海争端的地理依据。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对琉球群岛地缘战略意义的认识渐渐淡漠。学术界关于琉球群岛区域地理学基础研究积累的缺失,导致我国对于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认知模糊不清。数百年来,随着琉球群岛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琉球群岛历经沧桑,几易其主,其地域构成几经变迁。但是,历史上承载着琉球王国的琉球群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依然如故,并不因日本、美国单边因素的变化,或日美双边关系的变化而改变。正确认识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和完整性,对于今后我国涉及琉球问题的对外交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平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梅
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由来已久,后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区域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志的分区书写、区域差异的描述解释、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和社会过程的深度建构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区域地理学演进中遭遇的计量革命与理论创新,实质上是对传统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区域所导致的静止、孤立的研究僵局的打破与修正,是区域地理学不断总结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之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和方法深受区域地理学的影响和启发,并形成了连续的地理剖面复原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生态研究、区位与结构—功能体系研究和分区分类分级的综合研究等多个分支。与西方相比,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显得比较滞后,今后应加强对特定地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成果问世。
关键词:
区域研究 地理学 区域历史地理学 取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肖莉 刘伟
价值认知是历史城镇保护策略的基础。历史地理学将空间、景观、环境演变作为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方法,其对于活态遗产历史城镇的价值认知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借助历史地理方法对北舞渡镇历史时期的城址变迁、聚落空间格局进行个案考察,发现古镇城址迁移、空间布局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北舞渡古镇遗产体系得以重新梳理,水文化遗产、线路遗产、大遗址等遗产类型丰富并深化了对北舞渡古镇的价值认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均,陈向东
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途径。在社会需要、信息源、技术方法等因素的支持下 ,开展历史地理学信息化已具备了可行性 ,应结合具体实例在历史政区、气候、人口、土地等专题开展 GIS技术应用 ,以及推广数字地图、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历史文献的信息精度等问题 ,推动学科方法论的进步。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信息技术应用 历史信息数字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守春
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组成独立学科建制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区域地理与历史地图编绘等方面所开展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区域地理研究方面更具优势,硕果累累,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在对历史地理学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时,特别指出由于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建制撤销造成极大损失,呼吁重视历史地理学研究并恢复在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独立研究机构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惠梦蛟
城市选址历来是古代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其中蕴含古代城市的文明成果和古人的建筑智慧,对推动当代城市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系统研究古代城市选址和环境演变,既是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以及提高古城保护水平的有效路径,也是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要举措。由吴宏岐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的《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一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文榕生
图书馆是谭其骧院士走向社会的第一站 ,也是他学术生涯的起点。图书馆这块沃土 ,为他的日后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人员培养 文献编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晗 张小永
明末清初之际,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清政府试图通过推行兴屯垦殖政策,以达到"增赋裕饷"和"弭盗安民"的目的。然而由于政策本身的漏洞和执行者自身的问题,使得该项政策实行三年之后便归于失败。本文以中国传统农牧业边缘地带—陕北中部地区为案例,依据清代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政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全程考察为主线,通过揭示制度、政策因素作用于环境的途径和方式,深化该种驱动力对区域环境影响程度的认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翟颖 程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人文因素关系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可以看作是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桥梁。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深,以城市文化、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文化传播领域成为当代地理学新的研究重点,也为人文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后裔在华留学考述●黄新宪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使者杨载携诏书到达琉球,以通两国之好。同年,琉球派使者奉表入贡中国。从此,中琉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相互间的交往历史长达五百年之久,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海懿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负责为美国决策层提供信息情报资源,在美国制定琉球政策与认识钓鱼岛问题的过程中,都离不开CIA所提供的报告与备忘录。通过已解密的CIA文献,可以审视战后美国琉球政策的形成、美国琉球返还政策的演变以及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早期认识。根据对美国情报文献的分析,美国决定长期管制琉球基于对立面的前景判断和琉球群岛的战略价值;美国返还琉球是主动行为和被动过程;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早期认识深刻,但前景判断不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袁月
文学地理学当前出现的泛化、机械化、片面化等误区和困境,源于空间意识的不够自觉和学科定位的不够明晰。从空间维度切入思考,则首先应回归文学地理学的基点,将过去统而论之的文地关系细化为"地理→作品""地理→地域→作家→作品""地理→作家→作品"三种作用机制,从而形成文学地域、文学地理、文学地图三种空间视角。地域视角侧重发掘地域文化,地理视角重点关注地理分布,地图视角以可视化的空间形态揭示文学规律与文化意蕴。在空间视角下,文学地理学笼统的学术脉络将呈现为从文学地域、文学地理到文学地图的发展轨迹,泛化的研究范围也能有更清晰的边界和定位。
关键词:
文学地域 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图 空间维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К.雅宗斯基 譚稼禾
每一地理著作——或者是阐述整个一个国家,或者是阐述一国的某一个区——的基本任务是不仅提供该国或者该地区的地理情况,而且还要解释这一地理情况。只有在注意到所研究领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形成的历史以后,才能得出这种解释。只有在指明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面貌、经济地理面貌怎样形成的以后,才能找到这一面貌之所以要形成目前这个样子的解释。由此可见,必须用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地理现象是没有疑问的了。问题倒不在于:在地理著作中应该不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实;而是在于应该怎样来处理地理事实。在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传钧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