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0)
2023(10179)
2022(9071)
2021(8660)
2020(7308)
2019(17083)
2018(17071)
2017(32510)
2016(18245)
2015(20538)
2014(20390)
2013(20128)
2012(18522)
2011(16693)
2010(16569)
2009(15001)
2008(14569)
2007(12474)
2006(10884)
2005(9158)
作者
(55991)
(46594)
(46334)
(43844)
(29683)
(22379)
(20667)
(18401)
(17893)
(16582)
(16079)
(15927)
(14927)
(14817)
(14499)
(14385)
(14202)
(13779)
(13336)
(13331)
(11917)
(11463)
(11396)
(10581)
(10447)
(10444)
(10314)
(10195)
(9514)
(9381)
学科
(65850)
经济(65773)
管理(47957)
(45536)
(38292)
企业(38292)
方法(32513)
数学(27957)
数学方法(27552)
(19989)
(17356)
中国(15856)
(15386)
业经(14778)
地方(13431)
理论(12251)
农业(11692)
(11631)
(11237)
贸易(11233)
环境(10947)
(10861)
(10800)
技术(10601)
(10125)
财务(10066)
财务管理(10049)
教育(9663)
企业财务(9535)
(9397)
机构
大学(260238)
学院(256611)
管理(100290)
(90765)
研究(89668)
经济(88625)
理学(87712)
理学院(86676)
管理学(84879)
管理学院(84455)
科学(62805)
中国(62382)
(56912)
(50647)
(47652)
业大(46915)
研究所(44568)
农业(39893)
(39725)
中心(38697)
(36682)
北京(35938)
(34765)
师范(34342)
(33379)
财经(32874)
(29933)
(29920)
技术(28921)
师范大学(27947)
基金
项目(187638)
科学(144145)
基金(133977)
研究(129942)
(120978)
国家(120037)
科学基金(99887)
社会(77029)
(74265)
社会科(72745)
社会科学(72721)
基金项目(72280)
自然(69447)
自然科(67759)
自然科学(67738)
自然科学基金(66490)
(64010)
教育(59122)
资助(55550)
编号(52155)
重点(42963)
成果(42242)
(39678)
(39608)
(38610)
计划(37867)
科研(37075)
课题(36676)
创新(36078)
科技(34439)
期刊
(96019)
经济(96019)
研究(69866)
学报(53211)
科学(46224)
(44979)
中国(43114)
大学(38398)
学学(36507)
管理(34689)
农业(31465)
教育(28020)
(27802)
技术(20425)
林业(16867)
(16564)
金融(16564)
业经(16467)
(16176)
业大(15085)
科技(15050)
财经(14912)
图书(14618)
经济研究(14266)
(13976)
问题(12871)
理论(12763)
(12476)
资源(12036)
实践(12006)
共检索到356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勤  徐小牛  平田永二  
对日本亚热带琉球松 -琉球木荷混交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纯松林相比 ,混交林生长优势显著 ;林分胸高断面积提高 6 3 3%~ 113 3% ;蓄积量提高 1~ 2倍。树高胸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松树个体的高生长得到显著促进 ,其树高生长量比纯林提高 4 6 0 %。混交林地表凋落物层蓄积量平均为 9 81Mg·hm- 2 ,仅为纯松林的 5 6 0 % ,其分解常数 (k)平均为 0 2 0 ,而纯林则高达0 4 6。凋落物层养分贮量除Zn略高于纯林 (11 1% )外 ,混交林均显著低于纯松林 ,约为纯林的 5 7 1% (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小牛  王勤  平田永二  
对日本冲绳岛北部相同土壤条件下的琉球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氮素及有机碳素、地表凋落物量、枯枝落叶量以及土壤氮素矿化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琉球松纯林的地表凋落物层氮、碳平均贮量分别为133kg·hm- 2 和 7199kg·hm- 2 ,混交林则分别为 10 5kg·hm- 2 和 6 14 3kg·hm- 2 。然而 ,混交林地表 10cm矿质土层的氮、碳贮量则显著高于纯林 ,氮素比纯林多 4 93kg·hm- 2 ,碳素多 5 5 5 4kg·hm- 2 。在 30d的实验室培养实验中 ,混交林表层土壤的氮素矿化速率高于纯林 18% ;而且 ,混交林的落叶和土壤的碳氮比值亦明显低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明明  
乾隆年间潘相所撰《琉球入学见闻录》,是现存唯一系统全面记载国子监琉球官学教育的文献。琉球官学为琉球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清代中琉宗藩关系的稳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潘相任琉球教习之时曾对琉球官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良:在传统儒学教育基础上加强对琉球官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借鉴书院教规,将书院制度与官学教育相结合;注重传统小学与文学教育,并将其与经学相统一。潘相的教学改良促进了琉球官学的转折与新变,为后世琉球官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典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海懿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负责为美国决策层提供信息情报资源,在美国制定琉球政策与认识钓鱼岛问题的过程中,都离不开CIA所提供的报告与备忘录。通过已解密的CIA文献,可以审视战后美国琉球政策的形成、美国琉球返还政策的演变以及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早期认识。根据对美国情报文献的分析,美国决定长期管制琉球基于对立面的前景判断和琉球群岛的战略价值;美国返还琉球是主动行为和被动过程;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早期认识深刻,但前景判断不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浪军  梁宗锁  韩蕊莲  杨建伟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后裔在华留学考述●黄新宪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使者杨载携诏书到达琉球,以通两国之好。同年,琉球派使者奉表入贡中国。从此,中琉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相互间的交往历史长达五百年之久,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俊红  
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南部文化,对琉球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南部地区的民俗、建筑、语言等文化因子,早已深深融入琉球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成为琉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首此,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刘璐璐  
明初水军追击倭寇至琉球大洋,是"御海洋"的成功案例,但因指挥者吴祯、张赫受胡蓝之狱的牵连销声匿迹而被遗忘。晚明嘉靖倭乱时期和晚清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向东海扩张,这段历史记忆先后被激活,重新提及和讨论。本文从琉球洋海战在明清两代的遗忘、提及,再遗忘、再提及过程,探讨后世的社会反响和对当代的启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小牛  李宏开  
对杉木分布区北缘的安徽省大别山高海拔山地的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生长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经营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中龄期的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和总胸高断面积分别为188.78~289.67m3/hm2和36.31~42.15m3/hm2,比纯林提高60.27%和19.85%;混交林生物量高达128.27~179.18t/hm2,高于纯林21.99%~70.40%;混交林地上部生物量密度为12.00~15.87t/hm2·m,而杉纯林为10.24~11.64t/hm2·m。树高与胸径的关系分析揭示混交林在幼龄期,杉木个体树干在垂直方向的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凌云  喻荣岗  万佳蕾  徐爱珍  杨洁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纯林、枫香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马尾松、枫香先锋树种成林后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差异,从土壤改良的角度,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枫香木荷混交林根际、非根际土壤p H值和养分含量升高;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升高,非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降低;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2)以非根际土壤为对照,马尾松纯林、枫香木荷混交林根际土壤p 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增加。前者p H值和有机质的变化幅度更大,后者速效磷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幅度更大。此外,马尾松纯林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绍峰  袁家冬  
琉球群岛与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这种地缘关系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历史上琉球群岛的"分岛改约"涉及我国的切身利益,今天琉球群岛不但是围堵中国的所谓"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制造东海争端的地理依据。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对琉球群岛地缘战略意义的认识渐渐淡漠。学术界关于琉球群岛区域地理学基础研究积累的缺失,导致我国对于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认知模糊不清。数百年来,随着琉球群岛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琉球群岛历经沧桑,几易其主,其地域构成几经变迁。但是,历史上承载着琉球王国的琉球群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依然如故,并不因日本、美国单边因素的变化,或日美双边关系的变化而改变。正确认识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和完整性,对于今后我国涉及琉球问题的对外交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德  
在未来气候变化中严重干旱事件将更加频发,这势必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施加重大影响。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混交林的土壤呼吸,分析延长干旱及土壤重新获得降水后,土壤呼吸及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探讨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有助于弄清土壤呼吸对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设计了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①零降水去除凋落物(NPNL);②零降水保留凋落物(NPCL);③自然降水去除凋落物(CPNL);④自然降水保留凋落物(CPCL)。结果表明:在零降水条件下,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仅为8.6%,显著低于同期自然降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海燕  莫晓勇  梅嘉仪  刘丽婷  
【目的】研究桉树人工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生长的最佳混交模式。【方法】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选择尾巨桉(DH32-29)分别与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混交的试验林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并在各样地四角以及中心设5个土壤采样点,采集表层0~20 cm的土壤,测定试验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结果】(1)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均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马占相思>团花>湿加松;4个林分间桉树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团花和马占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皆大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而湿加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均远小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3)各类型混交林中,桉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桉树湿加松混交林>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桉树团花混交林,混交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则以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最大,桉树团花混交林次之。(4)桉树与团花混交后,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林地有机质、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湿加松混交后,林地仅土壤pH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结论】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最好,林分整体蓄积最大,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林分质量最好,林分结构最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薛秀康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生物量比杉木、福建柏纯林高22.9%和4.7%,达79.58 t/ha,福建柏纯林比杉木纯林高17.4%。补植福建柏是改造杉木中低产林的有效措施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小牛  李宏开  
本文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维持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与对照相比,12年生混交林蓄积量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3%,全氮量增加24.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混交林增加了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的积累,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72mgCO2·dm-2·h-1,高于对照的20.8%。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带行状和星状混交为宜;补植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