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5)
- 2023(12252)
- 2022(10398)
- 2021(9314)
- 2020(7774)
- 2019(17100)
- 2018(17018)
- 2017(32060)
- 2016(17276)
- 2015(19468)
- 2014(19487)
- 2013(18727)
- 2012(17258)
- 2011(15977)
- 2010(16251)
- 2009(15788)
- 2008(14937)
- 2007(13791)
- 2006(12394)
- 2005(11520)
- 学科
- 济(88138)
- 经济(88031)
- 管理(55578)
- 业(46331)
- 企(39801)
- 企业(39801)
- 方法(29425)
- 数学(25420)
- 数学方法(25234)
- 中国(20840)
- 财(20061)
- 地方(19805)
- 制(19411)
- 农(18368)
- 业经(17762)
- 学(16556)
- 体(14973)
- 融(14232)
- 金融(14224)
- 银(13736)
- 银行(13712)
- 地方经济(13262)
- 行(13214)
- 贸(12580)
- 贸易(12570)
- 环境(12365)
- 易(12077)
- 理论(12063)
- 务(11860)
- 财务(11823)
- 机构
- 学院(253513)
- 大学(251646)
- 济(113388)
- 经济(111053)
- 管理(93240)
- 研究(88308)
- 理学(79006)
- 理学院(78158)
- 管理学(76838)
- 管理学院(76378)
- 中国(69084)
- 财(55123)
- 京(52138)
- 科学(49119)
- 所(44134)
- 财经(42724)
- 中心(39838)
- 江(39403)
- 研究所(39182)
- 经(38499)
- 农(37165)
- 经济学(36296)
- 业大(32846)
- 北京(32839)
- 经济学院(32160)
- 院(31656)
- 财经大学(31442)
- 范(31392)
- 师范(31057)
- 州(30983)
- 基金
- 项目(159702)
- 科学(126393)
- 研究(119505)
- 基金(116263)
- 家(100004)
- 国家(99194)
- 科学基金(85486)
- 社会(78389)
- 社会科(74296)
- 社会科学(74283)
- 省(62416)
- 基金项目(60230)
- 教育(55363)
- 自然(52609)
- 划(51548)
- 自然科(51404)
- 自然科学(51389)
- 自然科学基金(50474)
- 编号(48165)
- 资助(47708)
- 成果(40049)
- 重点(36205)
- 部(35650)
- 发(34807)
- 课题(34507)
- 制(34274)
- 创(33290)
- 国家社会(32685)
- 教育部(31316)
- 创新(31232)
- 期刊
- 济(138951)
- 经济(138951)
- 研究(81445)
- 中国(54560)
- 财(44333)
- 管理(38660)
- 学报(35929)
- 农(34984)
- 科学(33891)
- 融(28089)
- 金融(28089)
- 大学(28061)
- 学学(26765)
- 教育(26618)
- 经济研究(23499)
- 财经(23100)
- 农业(22900)
- 技术(22704)
- 业经(21190)
- 经(20028)
- 问题(16955)
- 贸(13821)
- 技术经济(13176)
- 国际(12409)
- 世界(12394)
- 商业(12347)
- 统计(11961)
- 理论(11908)
- 现代(11281)
- 业(11249)
共检索到400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国安
长期以来,煤炭作为国家的“一类物资”,一直按计划供给。因此,煤炭工业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国有企业最缺活力的基础产业部门,在向新的经济体制转换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大量问题和步入市场经济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使煤炭企业当前的处境十分困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胡汝银和张军二同志对“短缺的需求决定论”提出异议的文章,启发和激励我再就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总供求关系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关于效率和体制在进一步分析有争议的问题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明确一下不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免再在大家相一致的地方做“无用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汉超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格局。从现实效果上来看,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有朝着"强政府和强市场"发展的趋势。政府与市场的"双强"趋势继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范围,并让其职能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政府 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山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今后各项改革的基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至今人们对财政在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应发挥怎样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仍不统一。鉴于此,本文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并非是谁属于谁的问题,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作者从社会保障与财政分配、社会保障与财政收支、社会保障与财政调控三个方面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保障,财政,再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绪缨
(一)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指引下形成并已正式写入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乎逻辑的新发展。大家知道,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商品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生全 谢卫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中的关键问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具有怎样的职能,以及为实现这一职能而应该拥有的调控手段和调控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校企合作存在着政策制度、运行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现实基础、问题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永生
入世在即 ,我国保险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加速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创新 ,在选人上宁缺勿滥 ,用人各尽其才 ,做好精确的岗位描述和职位预测 ,组建招募人才快速反应小组 ,建立任前公示制 ,设立后备人才库 ,重用“顶尖”人才 ,优待专业骨干 ,发展员工职业生涯 ,稳定人才队伍 ,建立累积性福利待遇制 ,使公司员工尽其所能为公司作出最大贡献 ,从而发展壮大我国保险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新立 陈文志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从这一目标出发,当前实行的外贸运作机制必须进行重大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外贸运作机制,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外贸的间接行政管理机制、自主运营机制、中观协调机制和法制监督机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贸运作机制》一文,对这四个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值得一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常奎虎 王淑秀 李卫平 吴跃 陈丽蓉 李益天 谢华汇 张林寿 张文智 何发存 曾波 唐国华 郑桂森 张延风 李开彬 赵建国
建国以来,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随着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几经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的"统存统贷"管理体制;1979年至1984年的"差额包干"管理体制;1985年以来的"实贷实存"管理体制,并从1989年起在"实贷实存"的基础上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了"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管理体制。随着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宏观金融调控具体形式的信贷资金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如何构造?这个问题引起了广大经济金融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他们从实践感受出发,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发表了很有价值的意见,现选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旭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潘金陵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认识市场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有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是指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经济的形成与确立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已经形成完整统一的、法制健全的市场体系;二是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能充分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若旺
一、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质量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沟,产品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商品质量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出口创汇,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商品质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与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差距仍然比较大.面临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增强商品意识,提高商品质量是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