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6)
- 2023(4510)
- 2022(3757)
- 2021(3205)
- 2020(2790)
- 2019(6182)
- 2018(6132)
- 2017(11877)
- 2016(6177)
- 2015(7086)
- 2014(7169)
- 2013(7237)
- 2012(7043)
- 2011(6495)
- 2010(6749)
- 2009(6570)
- 2008(6258)
- 2007(5618)
- 2006(5376)
- 2005(5064)
- 学科
- 济(54906)
- 经济(54875)
- 管理(18842)
- 方法(15716)
- 业(15397)
- 地方(14746)
- 数学(13922)
- 数学方法(13875)
- 企(13251)
- 企业(13251)
- 地方经济(11661)
- 学(10144)
- 中国(9705)
- 业经(8280)
- 财(6947)
- 经济学(6556)
- 农(6386)
- 环境(6271)
- 制(5957)
- 融(5924)
- 金融(5924)
- 体(5581)
- 和(5350)
- 发(5176)
- 产业(5147)
- 银(5118)
- 银行(5110)
- 行(4937)
- 贸(4893)
- 贸易(4889)
- 机构
- 大学(101809)
- 学院(101256)
- 济(54897)
- 经济(53958)
- 研究(39129)
- 管理(35494)
- 理学(30309)
- 理学院(29926)
- 管理学(29450)
- 管理学院(29272)
- 中国(29239)
- 财(22917)
- 科学(21692)
- 京(20652)
- 所(20107)
- 经济学(18794)
- 财经(18219)
- 研究所(18080)
- 经济学院(16532)
- 经(16447)
- 中心(16366)
- 江(15374)
- 院(13626)
- 农(13431)
- 财经大学(13327)
- 北京(13323)
- 范(12917)
- 师范(12809)
- 业大(12127)
- 科学院(12065)
- 基金
- 项目(61011)
- 科学(48472)
- 基金(45579)
- 研究(43807)
- 家(39380)
- 国家(39073)
- 科学基金(33303)
- 社会(31160)
- 社会科(29534)
- 社会科学(29527)
- 基金项目(23602)
- 省(22806)
- 自然(19947)
- 自然科(19471)
- 自然科学(19463)
- 教育(19272)
- 自然科学基金(19136)
- 资助(19104)
- 划(18795)
- 编号(15795)
- 发(14483)
- 重点(13815)
- 部(13668)
- 国家社会(13398)
- 济(13226)
- 经济(13120)
- 成果(13060)
- 发展(12239)
- 展(12109)
- 教育部(12099)
共检索到16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昌延,何光裕,楼德昌,张梓伦
一、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要理顺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关系进入90年代,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任务更为紧迫,但现在距离新核算体系的全面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工作还有一定难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在可靠的微观核算的基础上,使微观核算的信息能够转换为宏观核算的信息。但基层企业的核算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标准分类。虽然各种核算自成体系,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因而各种核算资料的互换性、组合性、共享性较差,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价值量和资金运动的核算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尽快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如何将微观信息转换成为国民经济的宏观信息,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在现有会计制度作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笔者最近看到一些国外解决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来源问题的材料,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总括来讲,有以下特点:第一,国民经济核算所利用的资料,主要是从宏观上搜集的。它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农业、劳动和经济普查等部门以各种方式搜集的各种数据资料。另外还有一些民间组织如贸易联合会、工会搜集的资料。这就是说,基层单位核算与宏观核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伴随宏观经济管理框架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宏观经济统计观测的基本思路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本文的基本目标是为实现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于供给侧宏观经济观察提供框架性认识。所完成的具体工作包括:①从支出法GDP核算出发,阐释当前宏观经济管理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的必要性;②以生产法GDP核算为基础,阐述如何搭建从供给侧系统描述宏观经济状况的平台;③如何以收入法GDP核算为起点,全面展示供给创造需求的路径和影响因素;④结合中国实际,对当前国民经济核算应用于供给侧宏观经济观察的可能性与进一步改进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
本文旨在阐明以下两个命题:(1) 微观经济核算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并存的状况,应当被一体化模式取代;(2) 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付诸实施的今天,微观经济核算模式必须与宏观经济核算模式相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正宏 卓翔之 庄道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他是宏观管理的重点工具。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国民经济核算对经济增长分析的贡献价值;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模型构建中的贡献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王春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在当前,为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实现经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如何改进和健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已经提到经济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国民经济核算问题是个综合经济问题,涉及相当广泛的内容,不只限于计算范围和指标体系方面。本文拟结合科学的宏观管理的需要,谈谈如何搞好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需要有科学的完整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一般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构成了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宏观决策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平,王晓晞
关于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两个问题叶平,王晓晞本文将论述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都涉及到的两个问题,一是增加值核算,二是资产负债核算。对于这两种核算,都存在一些误解,也都存在如何准确核算的问题。一、新会计制度与增加值核算(一)对增加值指标的几种误解及对它们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刘菁雯
税收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但我国现行税种的设置脱离了国民收入形成、分配过程。因而,据此计算宏观税负不能揭示国民收入生产、分配环节税负的高低和税制配置的合理性。本文在对度量我国宏观税负的多种指标评判的同时,把我国现有税种按国民收入生产、分配过程重新归类,并计算国民收入创造、分配阶段的税负。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偏低,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生产税和进口税等经常税的税负高,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所得税、财产税的税负低。为此,必须在保持宏观税负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开征房产税等直接税的方式,提高国民收入再分配阶段的直接税比重,相对降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间接税比重;并开征环境保护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超 韩胜娟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探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重要宏观经济指标的结构关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些结构指标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总体上我国增加值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率较低,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效益较低;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收入分配过度向资本倾斜,这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资本形成率在逐渐增长,伴随着最终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从而造成了我国目前严重的内需不足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本文简要分析了微观投资的类型,并从对象、主体等角度对宏观投资进行类型化分析,指出宏观投资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以此为基础,本文比较了两类投资的差异,指出微观投资可以是存量,也可以是流量;宏观投资一般是流量,也可以用宏观投资存量表示存量。因此,只有微观流量对应宏观流量,微观存量对应宏观存量,才能实现两类投资的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珍珍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宏观与微观协调问题──兼与向蓉美同志商榷陈珍珍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建立在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基础上,即其核算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核算资料。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关于存量核算的报表由“资金平衡表”改革为“资产负债表”,这种改革更有利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步学耀
一是统计部门与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关系。要建立各部门向统计部门报送财条报表和资料的制度。如:财政部门要提供月、季、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现金收支执行情况以及有关财务报表;银行要提供月、季、年度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现金收支执行情况及时务决算等报表资料;税务部门要提供月、季、年度各种税务报表等。二是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的关系。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在各部门的延伸,是统计部门与各部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都责无旁贷。各部门统计除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月、季、年度业务资料和统计资料外,要在原有统计工作基础上,建立起财务统计,计算本部门的增加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秋碧
研究国民核算必须坚持宏观经济思维孙秋碧编者按:纵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历史,曾发生过许多争论。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新事物或新理论的产生及发展,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争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导致相异的观点,争论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科学的争论有益无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