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1)
2023(4766)
2022(4206)
2021(3953)
2020(3631)
2019(8223)
2018(8169)
2017(16351)
2016(9039)
2015(10230)
2014(10293)
2013(10418)
2012(9924)
2011(9036)
2010(9349)
2009(9026)
2008(9175)
2007(8412)
2006(7735)
2005(7336)
作者
(28890)
(23973)
(23737)
(22717)
(15314)
(11567)
(10905)
(9403)
(9243)
(8847)
(8269)
(8092)
(7863)
(7829)
(7631)
(7476)
(7224)
(7039)
(6957)
(6833)
(6199)
(5999)
(5982)
(5692)
(5445)
(5427)
(5271)
(5239)
(5037)
(4795)
学科
(36083)
经济(36021)
(28069)
管理(26853)
(21671)
企业(21671)
方法(16745)
数学(14485)
数学方法(14251)
中国(12797)
(11922)
(10992)
保险(10901)
(10896)
(10031)
(9869)
银行(9838)
(9287)
(9148)
(8251)
金融(8251)
(7221)
业经(7215)
财务(7206)
财务管理(7177)
(6903)
贸易(6898)
企业财务(6800)
(6673)
理论(6408)
机构
大学(134640)
学院(131343)
(53228)
经济(51935)
研究(48637)
管理(47943)
中国(42890)
理学(39442)
理学院(38976)
管理学(38105)
管理学院(37898)
科学(30268)
(30024)
(29832)
(26987)
(26836)
研究所(23762)
中心(22581)
财经(22415)
(22381)
农业(21200)
业大(20648)
(20245)
北京(19830)
(17947)
(17493)
(17333)
财经大学(16754)
经济学(16223)
(15914)
基金
项目(79962)
科学(61878)
基金(58804)
研究(54707)
(52877)
国家(52409)
科学基金(43452)
社会(34330)
社会科(32240)
社会科学(32227)
基金项目(30204)
(30084)
自然(29949)
自然科(29237)
自然科学(29223)
自然科学基金(28723)
(26575)
资助(26264)
教育(24942)
编号(20672)
重点(18271)
成果(18235)
(18119)
(16062)
科研(15925)
(15831)
计划(15671)
课题(15395)
教育部(15218)
创新(14876)
期刊
(63961)
经济(63961)
研究(45798)
中国(31052)
(24483)
学报(24392)
(23729)
(21699)
金融(21699)
科学(21654)
管理(19113)
大学(17990)
学学(17023)
农业(15689)
教育(12579)
财经(11718)
(9919)
技术(9557)
经济研究(9524)
业经(9208)
问题(8480)
(8067)
理论(7278)
(7239)
国际(6684)
(6564)
实践(6429)
(6429)
统计(6403)
技术经济(6286)
共检索到220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一、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赔偿的比较首先必须对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赔偿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对我国的赔偿模式之优劣进行分析。工伤保险赔偿也称职业伤害保险赔偿,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上给予负伤、致残和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制度。而按照我国《民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一凡  林巧  
本文通过对各地区关于超出工伤保险赔偿范围医疗费承担的规定及相关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工伤保险二元救济模式存在诉讼效率低而成本高的缺陷。未来,应该建立由工伤保险替代人身损害赔偿的救济模式。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超出工伤保险赔偿范围的医疗费原则上应由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自愿承担超范围医疗费,或者与劳动者有其他约定的,应该从其约定;劳动者需要工伤急救的情况下,超范围医疗费应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利余  
法律将工伤保险赔偿拟制为用人单位的无过错责任。当劳动者受到第三人侵权或其他伤害又被认定为工伤时,可分别提起侵权赔偿之诉与工伤保险赔偿之诉,但两类诉讼的法律基础不同,在赔偿项目上会发生竞合。审判实践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往往会对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是否成立、两类诉讼是否存在先后顺序、谁是赔偿主体、能否重复赔偿、用人单位能否追偿等问题产生争议。要正确处理此类争议,需要理清不同的赔偿诉讼所依据的法律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责任赔偿竞合问题历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司法实践中也形成了选择型、兼得型、替代型、补充型等四种救济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上述问题的规定比较模糊,各地出台的地方性规定也五花八门,形成了各种混合的模式,由此产生了如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而实践中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必须充分考虑第三人侵权的实际各种情况,不能笼统概括加以简单规定,要区分不同性质的侵权行为才能确定使用何种模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江苏某公司为其职工参加了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2013年3月以后,公司因经营困难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同年7月份,职工张某因工受伤并认定为工伤。9月,张某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享受工伤待遇。公司即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缴了3月至9月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及滞纳金,并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明  
保险车辆肇事后,对于第三者责任中的伤亡赔偿,应根据新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1991年国务院89号文件,以下简称《办法》),处理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办法》以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旭东  王立祥  康恒武  邢颖  
案例陈某自2005年11月到某服装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6年6月1日,陈某在上班途中与机动车相撞,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经一、二审法院判决:被告人林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3.96万元,扣除已付8000元,尚欠23.16万元于判决书生效后1个月内给付清结。由于被告没有赔偿能力,本人又在服刑,家庭经济困难,法院判决赔偿的标的当事人无法履行,导致陈某无法得到实际的赔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燕  郭丽虹  
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受害人依据侵权法享有对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另一方面,受害人依据工伤保险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请求权,这就产生了两者的竞合问题。国家层面立法上的语焉不详以及地方性立法的各自为政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区、各级法院在应对类似案件时,援引不同的法律条文或作出不同的法律解释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大量出现。通过对国外立法中选择模式、免除模式、兼得模式以及补充模式的借鉴及修正,以工伤救济所承载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根本理念,在明确两种救济手段地位的基础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