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3)
2023(2598)
2022(2076)
2021(2054)
2020(1732)
2019(3943)
2018(3758)
2017(7363)
2016(4177)
2015(4707)
2014(4733)
2013(4882)
2012(4549)
2011(3684)
2010(3869)
2009(3592)
2008(4153)
2007(3446)
2006(2953)
2005(2725)
作者
(10188)
(8545)
(8493)
(8360)
(5645)
(4055)
(3833)
(3157)
(3143)
(3101)
(2995)
(2886)
(2863)
(2816)
(2713)
(2534)
(2509)
(2476)
(2446)
(2293)
(2098)
(2064)
(2049)
(2035)
(2017)
(1995)
(1902)
(1838)
(1763)
(1728)
学科
(24000)
管理(21142)
(19229)
(18707)
企业(18707)
(16434)
经济(16409)
(11907)
财务(11905)
财务管理(11863)
财政(11682)
企业财务(11515)
方法(9927)
(9247)
数学(9218)
数学方法(9152)
(7151)
(5482)
体制(5117)
中国(4557)
(4212)
(4138)
制度(4137)
(3259)
地方(3213)
(3033)
(2935)
银行(2933)
及其(2905)
政策(2833)
机构
大学(56597)
学院(56298)
(24707)
(24377)
经济(24278)
管理(23046)
理学(19883)
理学院(19762)
管理学(19545)
管理学院(19448)
研究(15767)
财经(15029)
中国(13883)
(13627)
财经大学(11079)
(10848)
财政(8461)
经济学(8030)
(8002)
(7907)
科学(7673)
(7463)
经济学院(7316)
会计(7289)
商学(7282)
商学院(7236)
(7127)
北京(7048)
中心(7035)
金融(7007)
基金
项目(31897)
科学(25768)
基金(25006)
研究(23591)
(20572)
国家(20421)
科学基金(18658)
社会(15997)
社会科(15287)
社会科学(15282)
基金项目(12920)
自然(12042)
自然科(11803)
自然科学(11798)
自然科学基金(11620)
教育(11254)
(11211)
资助(11176)
(9221)
编号(9017)
成果(8206)
(7855)
(7499)
教育部(7270)
人文(7051)
重点(6873)
国家社会(6741)
(6740)
大学(6550)
项目编号(6416)
期刊
(26710)
(26308)
经济(26308)
研究(21198)
中国(10667)
管理(8982)
财经(8698)
(8000)
金融(8000)
财会(7505)
会计(7442)
(7241)
(6629)
财政(6629)
学报(6412)
大学(5519)
学学(5353)
科学(5281)
经济研究(5167)
通讯(5082)
会通(5081)
(3994)
(3574)
技术(3330)
统计(3276)
(3275)
问题(3218)
财经大学(3066)
之友(2926)
(2830)
共检索到91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新途  
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制度下 ,企业经理人员与企业所有者形成了代理关系。代理过程中 ,由于代理主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的非兼容性 ,可能导致经理人员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企业理财目标背离行为。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 ,协调理财目标最理想的手段就是寻找一种能使代理主体双方的成本和效益达到均衡状态的契约即均衡契约。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纷纷采用的经理股票期权就是一种符合均衡条件的契约 ,随着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成熟 ,经理股票期权也将成为我国企业所有者协调理财目标的重要工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志强  彭爱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莉  严广乐  
激励合约设计是委托-代理理论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优化激励模型,讨论了在激励合约设计中股票期权的作用,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绩效评价和薪酬设计等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尤建强  崔岩  
本文讨论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问题。本文认为经理股票期权契约与普通股票期权契约是有区别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公式不能简单照搬一般股票期权定价公式,经理股票期权比普通股票期权的契约复杂得多,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普通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保险理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公允价值”法的不规范之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燕芳  刘珊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被证明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一种有效措施,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更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文选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家2009~2014年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公司在激励对象、行权价格、行权条件等契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宁  徐向艺  
股权激励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设计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特征的股权激励方案并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是使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以2006—2008年公布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特征及其内生约束性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激励期限与绩效条件是体现股票期权契约合理性的关键要素,除外部法律与监管约束之外,大股东、债务融资与独立董事等内生性因素对两者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假说,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契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燕芳  刘珊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被证明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一种有效措施,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更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文选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家20092014年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公司在激励对象、行权价格、行权条件等契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烨  孙慧倩  王宁宁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6年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非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与债务契约动因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相比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更可能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概率,随债务水平的增高而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股票期权激励与债务契约动因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存在交乘效应影响,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会强化债务契约动因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强化审计监督,优化股票期权激励和债务契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晓宏  
文章从风险资本价格机制的研究角度,依据契约理论提出了风险资本契约价格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风险资本市场均衡过程中价格的微观作用机制(价格从非均衡趋向均衡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博弈)和宏观作用机制(不同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总收益的变动趋势)。为参与主体面临市场现行价格采取主动应对策略及政府面对市场不同博弈状态制定旨在提高市场总体收益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政策制定了具体操作原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孟辉  彭扶民  张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阮建军  
基于股票资产本身功能定位的股市均衡研究与目前普遍以基于股市本身功能定位的股市均衡研究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将股票资产作为整个社会资产池中的一个特定资产类别来研究股市均衡问题,而后者则是将股票市场作为整体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子市场来研究股市均衡问题。本文打破目前主流股市均衡研究方面的思维定势,首先将现代股票资产归结为三大功能:金融稳定功能、资本结构和股本结构优化功能、投机资本波段获利功能,进而分析了三大功能与股市均衡的关联关系以及股市波段运行背后的金融原理和交易原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辉  彭扶民  张琴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有关对新股发行低定价形成的超额利润这一现象分析的文献 ,指出了新股低定价并不是造成我国股票一二级市场非均衡的根本原因 ,股票总量的额度控制和股权结构的复杂设计这两个制度因素作用于这一客观现象 ,强化了这种超额利润 ,由此引发了我国特有的股票市场非均衡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仅仅依靠新股定价市场化将导致新的问题。所以根本解决非均衡问题只能从这两个制度层面入手 ,由此结合我国现有实际经济环境 ,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智鑫  
一、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对于是否应该在授权日进行会计确认,有观点认为,不需在授权日确认,只需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真正行权时再进行确认。原因是这种股票期权是否实现不确定,取决于公司股票的市价变化情况及经理人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是不会实现的,如果很早就进行会计确认,无疑会加大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笔者认为,应该在授权日进行确认,因为虽然这种权利可能不被执行,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