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2)
- 2023(9600)
- 2022(7684)
- 2021(7278)
- 2020(5680)
- 2019(12940)
- 2018(12603)
- 2017(23224)
- 2016(12241)
- 2015(14271)
- 2014(13978)
- 2013(13788)
- 2012(13420)
- 2011(12544)
- 2010(12587)
- 2009(11766)
- 2008(11513)
- 2007(10227)
- 2006(9501)
- 2005(8774)
- 学科
- 济(77811)
- 经济(77650)
- 管理(30382)
- 方法(27222)
- 业(24868)
- 数学(21861)
- 数学方法(21750)
- 中国(21231)
- 企(20701)
- 企业(20701)
- 地方(17156)
- 学(15538)
- 业经(15521)
- 农(15095)
- 理论(13113)
- 地方经济(12432)
- 贸(12158)
- 贸易(12147)
- 易(11803)
- 和(11676)
- 财(11393)
- 制(10782)
- 融(9974)
- 金融(9973)
- 环境(9947)
- 农业(9688)
- 发(9344)
- 教育(9287)
- 银(9251)
- 银行(9244)
- 机构
- 大学(192483)
- 学院(187626)
- 济(94839)
- 经济(93298)
- 研究(72766)
- 管理(66493)
- 理学(56367)
- 理学院(55674)
- 中国(55279)
- 管理学(54979)
- 管理学院(54599)
- 财(41314)
- 京(40853)
- 科学(38282)
- 所(35420)
- 财经(33035)
- 经济学(32639)
- 研究所(31911)
- 中心(30793)
- 经(30189)
- 经济学院(29068)
- 范(27022)
- 江(26962)
- 师范(26848)
- 北京(26830)
- 院(25415)
- 财经大学(24572)
- 农(23349)
- 师范大学(22209)
- 社会(22007)
- 基金
- 项目(116681)
- 科学(93390)
- 研究(91115)
- 基金(87044)
- 家(74375)
- 国家(73760)
- 社会(64091)
- 科学基金(62957)
- 社会科(59787)
- 社会科学(59773)
- 基金项目(43970)
- 教育(42860)
- 省(41085)
- 资助(35699)
- 划(35100)
- 编号(35060)
- 自然(34861)
- 自然科(34029)
- 自然科学(34020)
- 自然科学基金(33487)
- 成果(30637)
- 部(28514)
- 国家社会(28146)
- 重点(26891)
- 中国(26211)
- 发(26164)
- 教育部(25625)
- 课题(25444)
- 人文(24002)
- 性(23692)
共检索到30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葛扬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理论逻辑。简单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从理论逻辑到实践逻辑再到理论逻辑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长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目的是分析和总结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论证它的基本规律。从新中国历史来看,党在过渡时期提出的“一化三改”总路线和总任务引导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把自己的符号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原点。尽管“一化三改”总路线仅仅是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但在其过程中已经产生或提出了许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命题,而圆满和成功回答这些命题,往往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但问题的产生和提出则是这个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斗争的伟大贡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迎联 李炳炎
立足于马克思确立《资本论》逻辑主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和特征,"需要价值"及其运动转化的范畴体系应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主线。"需要价值"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面,其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手段之间的联系。以需要价值为核心范畴,探讨其运动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中间范畴,形成逻辑主线可以构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我发言的题目是《〈资本论〉的文本逻辑、认知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我们觉得一本著作或者一个理论体系,当它的作者写完了以后,这个文本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也就是说他留下的这个逻辑应该是客观的。其他人在阅读这样一个文本的时候,由于本人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可能在认知逻辑上面跟文本逻辑一致,也可能会出现不一致。首先谈一下《资本论》的文本逻辑和认知逻辑。《资本论》是马克思对19世纪中叶以前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欧洲社会经济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我发言的题目是《〈资本论〉的文本逻辑、认知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我们觉得一本著作或者一个理论体系,当它的作者写完了以后,这个文本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也就是说他留下的这个逻辑应该是客观的。其他人在阅读这样一个文本的时候,由于本人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可能在认知逻辑上面跟文本逻辑一致,也可能会出现不一致。首先谈一下《资本论》的文本逻辑和认知逻辑。《资本论》是马克思对19世纪中叶以前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欧洲社会经济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材
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现象出发,选择相应的逻辑起点,这是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的理论范式。其中,古典政治经济学以收入分配矛盾为逻辑起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和经济问题转化为市场供求矛盾,并将市场供求矛盾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现象中,通过科学抽象,将商品确定为其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逻辑起点也应当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活动出发进行选择,但又不应简单套用《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也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要矛盾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任务和主题,因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逻辑起点,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昊 程言君
逻辑起点范畴研究至关重要:一门科学是根据逻辑起点范畴的内在规定性建立起来的严密逻辑体系。《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物"商品论需要深化,"人"商品论理应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恰当确定逻辑起点范畴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体系,虽然已近乎学界共识性历史使命,但逻辑起点范畴研究却成"前沿尖端难题"而莫衷一是。深化《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人"商品论研究,尤其对逻辑起点范畴的"两能"标准和人力产权范畴胜任妥帖的探究,具有"前沿尖端难题"破解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树理 魏晨曦 钱凤娟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思想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思想逻辑一致地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守正创新,是有效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进而高质量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大时代命题。文章借助CNKI数据库,实证分析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思想的研究进展,先是充分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及转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发展和深化的制度规范和实践影响,进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化创新和提升所面临的逻辑困境,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创新发展,务必继承和发展以劳动阶级利益为基本政治立场的历史逻辑和实践基础,为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提供理论基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洋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在深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之源、现实之根的基础上,解读其重要原则的现代性内涵,从历史、现实和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在讲明其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重视科技、知识两个发展要素,致力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以在其现代化走向中顺时应势,应对这一过程中的诸多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正仁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由"本体篇""运行篇""发展篇""开放篇"四部分33章构成。"本体篇"是根本,"运行篇"是本体行为,"发展篇"是本体拓展和升华,"开放篇"是本体走向世界,四个部分有机联系,缺一不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架构。各章之间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又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体现出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血脉系统和经络系统。贯穿于各个部分和各个章节的红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山磊
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成为一门学科则始于17世纪中叶,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规律为主要任务。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只注重研究经济现象的外在联系,竭力寻找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新方法。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整体结构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属性,建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处于探索建构阶段,在此过程中,要重点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挖掘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世彬 王许可 周小亮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与核心,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本思想体系,也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结合我国当代实际,同时辩证地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人本思想,汲取我国传统人本思想的有益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其不仅是新时代引导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的理论支撑,也为深陷社会矛盾和经济低迷困局的世界各国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怀国
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指向。不论是国王与商业资本结盟、寻求边际突破的重商主义,还是借助于国家提供的安全、正义和秩序实现普遍分工和自由交易的古典经济学体系,抑或利用国家力量推进工业化的李斯特国家经济学说,以及立足"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国家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性发展,必然同样会涉及国家主体性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谦 裴小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的选择需要坚持以下三方面原则:在学科整体性上需要坚持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原则;在方法论方面,有必要借鉴马克思在构建其经济学体系时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在具体的体系构建过程中则需要能够反映这一学科鲜明的中国特色。综合以上基本原则,可以将所有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在对二元化所有制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构建这一新的学科体系。原因在于:首先,作为一个特定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所有制在决定这一经济社会最终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决定着该社会的基本性质;其次,现阶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均发轫于对所有制认识的深入以及对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最后,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经济现象,迫切需要对二元化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相关问题作出深刻的理论说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作为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资本论》,具有与西欧历史环境和革命斗争相适应的革命逻辑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研究《资本论》不仅要接受《资本论》文本具有的革命逻辑,还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环境和《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认知逻辑转换、由斗争向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以《资本论》的建设逻辑为指导,更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