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6)
- 2023(8817)
- 2022(7231)
- 2021(6599)
- 2020(5303)
- 2019(11949)
- 2018(11638)
- 2017(22970)
- 2016(12201)
- 2015(13971)
- 2014(14144)
- 2013(14128)
- 2012(13766)
- 2011(12714)
- 2010(13295)
- 2009(13037)
- 2008(13051)
- 2007(12609)
- 2006(11715)
- 2005(10860)
- 学科
- 济(79837)
- 经济(79674)
- 管理(37233)
- 业(33240)
- 企(29205)
- 企业(29205)
- 方法(28904)
- 数学(22234)
- 数学方法(22008)
- 中国(18470)
- 地方(16966)
- 业经(16445)
- 学(15965)
- 农(15536)
- 理论(14491)
- 财(13745)
- 地方经济(12458)
- 制(12351)
- 和(12222)
- 融(11040)
- 金融(11038)
- 贸(10075)
- 贸易(10065)
- 农业(9933)
- 银(9931)
- 银行(9921)
- 易(9631)
- 行(9562)
- 体(9405)
- 经济学(8958)
- 机构
- 大学(205035)
- 学院(200369)
- 济(93967)
- 经济(92162)
- 管理(72505)
- 研究(70011)
- 理学(61055)
- 理学院(60359)
- 管理学(59369)
- 管理学院(58968)
- 中国(54422)
- 财(44788)
- 京(43000)
- 科学(37680)
- 财经(35537)
- 所(34980)
- 经(32064)
- 经济学(31516)
- 江(31012)
- 研究所(30784)
- 中心(30593)
- 范(28465)
- 师范(28295)
- 经济学院(27857)
- 北京(27648)
- 财经大学(26140)
- 农(24931)
- 州(24626)
- 院(23812)
- 师范大学(23027)
- 基金
- 项目(114900)
- 科学(91655)
- 研究(87373)
- 基金(85542)
- 家(72172)
- 国家(71510)
- 科学基金(61798)
- 社会(61003)
- 社会科(56726)
- 社会科学(56703)
- 基金项目(43401)
- 省(42117)
- 教育(40726)
- 自然(36087)
- 资助(35912)
- 划(35336)
- 自然科(35291)
- 自然科学(35285)
- 自然科学基金(34694)
- 编号(34619)
- 成果(30700)
- 部(26946)
- 重点(25674)
- 国家社会(25372)
- 发(24552)
- 教育部(24321)
- 课题(24192)
- 人文(23487)
- 性(22869)
- 大学(22654)
- 期刊
- 济(118589)
- 经济(118589)
- 研究(70722)
- 中国(41770)
- 财(36360)
- 管理(30357)
- 学报(28459)
- 科学(26838)
- 农(23593)
- 教育(23210)
- 大学(22889)
- 融(21914)
- 金融(21914)
- 财经(21593)
- 学学(21370)
- 经济研究(19498)
- 经(18879)
- 技术(16570)
- 业经(15620)
- 问题(15217)
- 农业(15076)
- 贸(12162)
- 技术经济(11892)
- 世界(11047)
- 国际(10714)
- 统计(10679)
- 理论(9984)
- 商业(9646)
- 经济问题(9371)
- 经济管理(9252)
共检索到325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国友 李椿
萌发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之争,实际上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宣战,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随着历史条件的显著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的充分发展,劳动价值论开始了一元与多元的争论。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则是在继承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本原的创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而多元论则试图夸大物化劳动的条件作用,片面强调效率,弱化公平,推崇市场至上。十多年的论争昭示世人: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就是不断被后人超越。
关键词:
反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论 争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劳动是经济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实质上就是对劳动配置,价值规律也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市场经济是尊重劳动的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重视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培训、平等对待各种劳动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将尊重劳动变为实际的行动。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尊重劳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五学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石五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提倡“按劳分配”,对于劳动力的商品性在理论界长期没有取得共识,以致很少有人探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也有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理论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解放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能否成为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依据就值得研究了。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认识推进我们的观念更新,从而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形成对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认识。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资本 剥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巧珍
传统政治经济学误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决定的原理 ,当作马克思主义完整意义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决定的理论实际上只是抽象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还在劳动对人自由发展的更广泛意义上考察了劳动价值问题。要使劳动价值论适应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研究的需要 ,必须超越狭义的抽象劳动价值论 ,确立广义的劳动价值论 ,确立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内涵和新内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廖进
“一元”和“多元”的分野,仍然是当前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颠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但必须充分重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特点。
关键词:
劳动价值 一元论 媒介 拓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奋根 赵翠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杜奋根,赵翠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不仅牵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价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对此,我们必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邢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也就是要建立起各种有效的要素市场。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建立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势必意味着经济运行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市场必将遇到认识上的阻碍和具体操作的困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凤义
劳动力商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剩余价值理论最为直接的逻辑和历史起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也是以商品形式出现,如何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力商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形式与内容、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三个维度,挖掘了马克思研究劳动力商品的有关方法,对劳动力商品理论进行了再认识。以此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性质企业和社会主义性质企业中,劳动力商品在以上三个维度中的不同特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凤义
劳动力商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剩余价值理论最为直接的逻辑和历史起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也是以商品形式出现,如何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力商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形式与内容、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三个维度,挖掘了马克思研究劳动力商品的有关方法,对劳动力商品理论进行了再认识。以此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性质企业和社会主义性质企业中,劳动力商品在以上三个维度中的不同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改革与发展 ,是我们时代的两大主题 ;市场经济是我们实现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和经济形式。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必然要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阐发和引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既提出了挑战 ,又提出了希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和兑取这种冀求 ,我们就一定要用坚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并在坚持与发展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理论活力与时代风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磊 赵磊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学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针对有人提出不同社会形态下资本具有“不同的特殊性”的命题,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的特性,是由资本固有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生成的生产目的和分配原则所决定的;古代资本是“封建所有制的破坏者”,它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资本在历史演化中改变的并不是自身的性质,而是其功能和作用。针对有人提出马克思“完全忽略资本家介入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任何作用”的命题,研究发现:马克思既不否认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具有积极作用,也不否认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参与了价值创造;马克思科学地证明,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是最为本质的特征,而“资本家的积极作用”则是应当抽象掉的非本质特征;马克思之所以将资本家的管理劳动抽象掉,是为了更深刻地说明资本家的管理劳动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本文提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性工程是对劳动的含义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 ,从总体上来说 ,第三产业的劳动应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科技劳动往往含有知识财产因素 ,科技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创新力 ;管理劳动是高级的智力劳动 ,它体现了人类劳动独具的组织力。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必须正确对待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以及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关键词:
劳动 第三产业 科技劳动 管理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