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5)
2023(5931)
2022(5238)
2021(4800)
2020(4266)
2019(10330)
2018(10270)
2017(19841)
2016(11216)
2015(13007)
2014(13457)
2013(13209)
2012(12503)
2011(11514)
2010(11807)
2009(10986)
2008(11313)
2007(10422)
2006(8828)
2005(7987)
作者
(33713)
(28563)
(28421)
(27221)
(18083)
(13748)
(13125)
(11215)
(10595)
(10202)
(9530)
(9486)
(9111)
(9033)
(8989)
(8960)
(8948)
(8369)
(8254)
(8222)
(7145)
(7130)
(7025)
(6535)
(6464)
(6446)
(6434)
(6288)
(5850)
(5803)
学科
(48822)
经济(48770)
管理(28913)
(28649)
方法(25855)
(23163)
企业(23163)
数学(22419)
数学方法(22191)
(12883)
(12141)
(11682)
中国(11647)
理论(11160)
业经(9287)
(9198)
贸易(9198)
(8887)
地方(8541)
农业(8425)
(8289)
(7941)
(7457)
财务(7443)
财务管理(7422)
企业财务(7006)
(6978)
银行(6952)
教育(6824)
(6765)
机构
大学(171601)
学院(169723)
(69143)
经济(67569)
管理(62917)
研究(56043)
理学(54408)
理学院(53771)
管理学(52751)
管理学院(52435)
中国(41072)
(36030)
科学(35008)
(31655)
(30540)
(29133)
研究所(26605)
业大(26300)
(25945)
中心(25856)
财经(25591)
农业(24330)
(23421)
师范(23193)
(23127)
北京(22724)
经济学(22215)
(20541)
经济学院(20243)
(19470)
基金
项目(108674)
科学(83904)
研究(80083)
基金(76566)
(66322)
国家(65741)
科学基金(55400)
社会(48586)
社会科(45851)
社会科学(45834)
(43564)
基金项目(40546)
教育(39460)
(36584)
自然(35612)
自然科(34759)
自然科学(34744)
编号(34302)
自然科学基金(34133)
资助(32267)
成果(28674)
重点(25053)
(24819)
课题(23872)
(23136)
(22504)
教育部(21257)
大学(21171)
科研(21052)
创新(20957)
期刊
(73723)
经济(73723)
研究(48591)
中国(31993)
学报(27838)
(26857)
(25558)
科学(24225)
教育(23540)
大学(20623)
管理(20273)
学学(19290)
农业(17829)
技术(15709)
财经(13126)
(12915)
金融(12915)
经济研究(11766)
业经(11487)
(11320)
问题(10359)
(9848)
技术经济(8946)
(8714)
统计(8399)
理论(8370)
(8199)
图书(8179)
商业(8046)
实践(7570)
共检索到244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周燕  
理论老年抚养比与实际老年抚养比存在严重偏离 ,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是影响老年抚养比偏离的主要因素 ,老年抚养比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决定了我们应当对老年抚养比偏离必须有一清晰认识 ,扭转长期以来用理论老年抚养比代替实际老年抚养比分析相关问题的习惯作法 ,走出多年来以理论老年抚养比代替实际老年抚养比的误区 ,更加科学、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引妹  
作者认为传统的人口总抚养比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与法律规定不符。一是夸大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二是抹杀了不同年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从而缩小了实际劳动年龄人口的真实负担,据此提出的中国人口红利期及劳动年龄人口供给的正确性令人质疑。文章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以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偏差。一是对劳动年龄人口口径的修正,认为考虑初次就业与退休年龄的劳动年龄人口(19~58岁)最接近中国现实;二是引入有效生产者、消费者和人口支持比概念,对人口抚养比的假设进行修正,使人口支持比更加符合现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涛  陈功  宋新明  郑晓瑛  
作者认为"人口红利"的存在与否,并不单由人口年龄结构决定,还受人口规模、人口素质、就业结构、生产与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于是作者在对人口抚养比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引入"标准消费人口"的概念,对不同年龄结构人口的消费状况进行统一,同时考虑不同产业的劳动人口就业率和产业之间的产出差异,并将标准化后的抚养比称为"社会抚养比"。研究发现,标准化后的实际抚养比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伟同  陈琳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三期调查数据,分析了中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拥有16岁及以下孙辈的中老年群体中,隔代抚养行为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抚养强度和中老年群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65岁以上老年群体并没有通过隔代抚养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子女异地居住的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不能通过隔代抚养行为得以提升,这意味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不利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机制分析表明,中老年人孤独感的降低、与子女联系频率和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增加是其生活质量提升的内在机制,机制分解发现孤独感降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思顿,顾宝昌,罗华  
上海、北京和天津市在20世纪都经历了生育率急剧下降和预期寿命大幅度上升。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这些变化形成并将继续形成大量的老年人口。文章分析了这三大城市及中国的老年人口状况和未来的增长趋势,并就中国及这三个城市的人口趋势对老年抚养的影响进行讨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William H.Gates  王虎  
微软成功没多久,当我儿子的名字开始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时,从《财富》杂志的记者到当地杂货店的收银员,人人都会问我:"你是怎样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有什么秘诀吗?"那时我心里想的是:"哦,这当然是个秘密……因为就连我也不知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代志新  杜鹏  董隽含  
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数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分析。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未来将加速推进,走向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养老负担也将随之不断加重。同时,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都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质量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将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与年龄指标相结合、以人力资源总量替代人口数量估算的老年抚养比低于传统计算方式下的老年抚养比,且其提升速度也相对较慢,这意味着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可能不会如以往预期的那样加速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需要用更加全面和适当的指标来衡量,以明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晨  杨晔  
使用2012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评估了老年抚养对子女职业选择(创业还是固定工作)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老年抚养通过挤出创业时间与挤出创业支出两个方面的"负担效应"显著降低了子女创业的概率;同时又通过帮助隔代照料与减轻经济负担两个方面的"支持效应"显著提升了子女创业的概率。实证研究支持了老年抚养的"负担效应"占优的论断,即老年抚养是子女创业的机会成本,两者呈替代关系。文章拓展了创业的研究视角,对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靖雯  麦东仁  龚六堂  
本文考察了以“新农保”为代表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养老金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隔代抚养参与率,该负向影响在女性老年人和孙辈数量更多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养老金对隔代抚养参与率的影响渠道在于代际间联系的弱化,养老金不仅减少了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可能性,还会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产生挤出效应。隔代抚养会提高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而领取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该负面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象君  周仕通  
本文通过建立养老机构相关的产出与投入指标体系,基于DEA模型分析比较我国31个省市的抚养效率情况,得出12个省市养老机构的抚养有效率,而处于非有效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养老资源浪费的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渭兵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对中国未来40年的理论抚养比和实际抚养比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老年人口抚养比逐渐增大,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而导致少儿人口抚养比逐年下降,最终使得社会总抚养比在未来4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幅度不会太大。由此作者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会过分加大未来在职职工的抚养负担,从而不会对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严重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象君  周仕通  
本文通过建立养老机构相关的产出与投入指标体系,基于DEA模型分析比较我国31个省市的抚养效率情况,得出12个省市养老机构的抚养有效率,而处于非有效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养老资源浪费的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颖  李琦  孙梦珍  
随着老年人口抚养负担的加重,建立养老金积累制成为多国缓解现收现付制压力的出路,而探索建立基金积累制的时机既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理论研究的难点。本文引入队列老年抚养比概念,分析了其与时期老年抚养比交叉点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认为交叉点附近时期老年抚养比代表的现收现付制难以持续,可成为引入基金积累制的适宜时机。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多个国家的两种老年抚养比及其交叉点,并结合制度实践进行了验证。最后计算了中国的两种老年抚养比及其交叉点。结论认为,多数国家恰于两种老年抚养比的交叉点附近采取措施建立了基金积累制,对中国来说,其交叉点所在的2030年前后可成为引入基金积累制的重要时机,对比他国的衡量指标,中国在实践层面仍需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调动个人和企业积累的积极性,丰富基金积累制保险产品的供给并健全基金投资运营及监管制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栗明  
抚养费案件类型多样、性质不一。相应地,审理原则亦不相同。抚养费酌定请求非讼性特征明显,为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宜实行法官职权探知;抚养协议履行请求与过去抚养费代垫返还请求,涉及过去事实的认定,具有讼争性,应实行辩论主义以尊重当事人处分权。不过,对于过去抚养费代垫返还请求,作为前提事项的抚养费酌定,除非双方有协议且未损害未成年子女利益,法官仍应尽职权探知义务。为统合迅速处理纷争,抚养费案件宜统一适用非讼程序审理并实行法官职权探知,但对于其中具有明显讼争性事项,应交错适用诉讼法理而实行辩论主义。我国未来的家事程序立法,有关抚养费案件的审理除遵循上述原则外,应同时辅以家事调查官制度,并强化当事人的协力义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以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为例,实证分析抚养负担视角下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但存在房价的门槛特征,在房价较高阶段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房价较低阶段;抚养负担加重也会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少年儿童抚养负担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老年人口抚养负担的抑制作用;加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要坚持房住不炒、防止房价过快增长、保障民生支出以及完善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