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9)
- 2023(18017)
- 2022(15033)
- 2021(14086)
- 2020(11424)
- 2019(26024)
- 2018(25925)
- 2017(46672)
- 2016(26282)
- 2015(29830)
- 2014(29768)
- 2013(28621)
- 2012(27091)
- 2011(24742)
- 2010(25360)
- 2009(23338)
- 2008(23357)
- 2007(21357)
- 2006(19175)
- 2005(17993)
- 学科
- 济(100830)
- 经济(100683)
- 管理(76688)
- 业(70136)
- 企(58484)
- 企业(58484)
- 中国(38746)
- 方法(33542)
- 农(28827)
- 数学(27113)
- 财(27074)
- 数学方法(26750)
- 业经(25602)
- 制(25395)
- 教育(24477)
- 地方(24454)
- 技术(22423)
- 学(22381)
- 理论(21850)
- 银(20750)
- 银行(20719)
- 行(20054)
- 贸(19814)
- 贸易(19788)
- 融(19495)
- 金融(19488)
- 易(19194)
- 农业(18842)
- 体(17626)
- 发(16878)
- 机构
- 大学(367275)
- 学院(364050)
- 济(147573)
- 经济(144142)
- 研究(133283)
- 管理(129555)
- 理学(108134)
- 理学院(106747)
- 管理学(104993)
- 管理学院(104251)
- 中国(101333)
- 京(81958)
- 科学(76091)
- 财(73243)
- 所(67064)
- 江(59962)
- 研究所(59678)
- 中心(59456)
- 范(57468)
- 师范(56962)
- 财经(55422)
- 农(54061)
- 北京(53685)
- 经(50102)
- 院(48316)
- 州(47671)
- 业大(46039)
- 师范大学(45979)
- 经济学(45693)
- 教育(42594)
- 基金
- 项目(225859)
- 科学(178994)
- 研究(177912)
- 基金(158882)
- 家(136504)
- 国家(135149)
- 科学基金(115268)
- 社会(111592)
- 社会科(105472)
- 社会科学(105454)
- 省(89371)
- 教育(87433)
- 基金项目(81649)
- 划(76091)
- 编号(74624)
- 自然(68432)
- 自然科(66835)
- 自然科学(66816)
- 自然科学基金(65658)
- 成果(65302)
- 资助(64200)
- 课题(56060)
- 发(53176)
- 重点(52303)
- 部(51658)
- 创(50786)
- 创新(46692)
- 制(46136)
- 性(46135)
- 年(46000)
- 期刊
- 济(180110)
- 经济(180110)
- 研究(127773)
- 中国(96918)
- 教育(74865)
- 财(58866)
- 管理(54246)
- 农(51703)
- 学报(51600)
- 科学(49054)
- 大学(41141)
- 融(38702)
- 金融(38702)
- 技术(36668)
- 学学(36384)
- 农业(35024)
- 经济研究(28579)
- 财经(28558)
- 业经(28423)
- 经(24896)
- 问题(22507)
- 图书(22027)
- 职业(20518)
- 坛(19826)
- 论坛(19826)
- 业(19606)
- 贸(19595)
- 世界(18080)
- 国际(17656)
- 技术经济(17374)
共检索到602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基本解决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破除了部门办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统筹管理的新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和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框架,为21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业市场和国际环境,我国保险业发展有哪些制约因素?世纪之交的中国保险业如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向和中国保险业今后发展主题,本文作了详尽的阐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邬大光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纪之交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与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必须加大力度 ,以应对 2 1世纪的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娇 傅维利
在关注教育的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将备受青睐。面对挑战,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稳定从容,走革新性和继承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完成体制转型、师资配置多元化、师资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三个渐进性转变,自觉把自己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这可能是21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教育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朴雪涛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学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重要的自变量。我国大学制度创新的主要任务是 :改革单位制度 ,按照学术组织的基本属性重塑大学的制度结构 ;消解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 ,营造平等竞争的大学制度环境。大学制度创新过程中 ,应避免路径的单一化 ,在移植“外生性”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发展“内生性”的制度安排 ,做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关键词:
大学制度 高等教育 跨越式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陶丹
科学家谈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陶丹在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的世纪之交,如何将各科学领域的划时代成果贯穿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现阶段改革高等教育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几位科学家在国家教委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报告会”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中国科学技术新知识及其创造新知识的杰出人才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而这又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大力拓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优先发展信息学科,兴办高校的知识型企业,并逐步建立起富有生机活力的高校创新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知识经济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建坤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发展观,它是我国在批判资本主义片面发展、总结以往自身发展经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有三大动力,即: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改革,精神动力是理想信念。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发展,必须以系统观点作整体谋划。为了实现中国跨世纪的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作者从宏观上提出了五条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社会 发展观 动力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军
去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接连发生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和美元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尽管这些事件有其特殊性,但又大多表现出许多共同的方面和特征。这些情况说明需要从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本身来把握其成因。《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世纪之交的中国》一文认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动荡与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有直接关系。这些趋势不仅决定着未来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智英 王泽西 王瑞芝
世纪之交———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思考李智英王泽西王瑞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获得巨大发展。推动其发展的契机,一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四是改革开放使建筑业走向国际承包和劳务市场。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课题组 丁宁宁 葛延风 董克用 杨燕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