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6)
- 2023(4354)
- 2022(3710)
- 2021(3798)
- 2020(3091)
- 2019(7837)
- 2018(7373)
- 2017(12495)
- 2016(6549)
- 2015(7584)
- 2014(7394)
- 2013(7597)
- 2012(7345)
- 2011(7292)
- 2010(7333)
- 2009(7056)
- 2008(7056)
- 2007(5978)
- 2006(5706)
- 2005(5647)
- 学科
- 济(27009)
- 经济(26985)
- 管理(14346)
- 学(12162)
- 业(10973)
- 图书(10254)
- 企(10098)
- 企业(10098)
- 书馆(9741)
- 图书馆(9741)
- 方法(9422)
- 中国(9402)
- 教育(8381)
- 理论(7621)
- 数学(6862)
- 数学方法(6719)
- 工作(6620)
- 研究(5702)
- 制(5645)
- 和(5611)
- 财(5529)
- 农(5006)
- 业经(4914)
- 生(4463)
- 融(4454)
- 金融(4454)
- 经济学(4382)
- 贸(4327)
- 贸易(4323)
- 地方(4308)
- 机构
- 大学(103877)
- 学院(92186)
- 研究(38146)
- 济(36444)
- 经济(35344)
- 管理(32308)
- 中国(27302)
- 理学(26284)
- 理学院(25852)
- 管理学(25234)
- 管理学院(25002)
- 京(23340)
- 科学(21543)
- 图书(21090)
- 书馆(20497)
- 图书馆(20494)
- 所(18806)
- 财(17702)
- 范(17531)
- 师范(17417)
- 研究所(16877)
- 中心(16196)
- 北京(15407)
- 江(15389)
- 师范大学(14268)
- 院(13642)
- 财经(13421)
- 州(13416)
- 农(13254)
- 经(12275)
- 基金
- 项目(55914)
- 研究(44131)
- 科学(42755)
- 基金(39671)
- 家(34128)
- 国家(33840)
- 科学基金(27983)
- 社会(27007)
- 社会科(25365)
- 社会科学(25360)
- 教育(21140)
- 编号(20270)
- 成果(20160)
- 基金项目(19837)
- 省(19806)
- 划(17469)
- 自然(16070)
- 资助(15902)
- 自然科(15673)
- 自然科学(15666)
- 自然科学基金(15389)
- 一(13782)
- 项目编号(13487)
- 课题(13006)
- 重点(12913)
- 部(12550)
- 大学(11531)
- 国家社会(11454)
- 发(11296)
- 研究成果(11204)
共检索到17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理论图书馆学仍然需要大的突破和发展。目前,理论图书馆学面临本质主义追问被搁置的境遇。理论图书馆学尚需澄明的重大理论问题还有:平等与效率的优先选择问题,自由与秩序的冲突化解问题,技术、人文、制度之间的合力协同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常庆
1前言1.1明治维新与现代化政策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的出发点,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刚掌握政权的明治政府在着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同时,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三大政策,并且把这三大政策作为指导改革的方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常庆
三图书馆学教育1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学教育所作出的努力1.1图书馆协会的作用1892年以田中稻城为首的图书馆员创设了日本第一个图书馆员的团体组织——日本文库协会。它是日本图书馆员协会的前身。比中国最初图书馆员组织的北京图书馆协会早26年。日本文库协会成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指出传统图书馆的特征是面向过程、面向实体和定性导向 ,提出传统图书馆学当代转换的核心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 ,并对当代图书馆学的建构方向和建构道路等作了探讨。参考文献 1 6。公式 6。
关键词:
图书馆学理论 图书馆学思想 抽象图书馆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常庆
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RichardKizys教授的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对中日近代图书馆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了中日两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环境以及其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分析了形成这些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的各种原因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中国,日本,比较研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常庆
四阻碍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原因通过以上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说中日两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尽管两国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教育的有关人士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中日两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还是没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各种社会性因...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20年前,张晓林发文,提出要改变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问题。至今问题犹在。图书馆学之名可以不改,但其研究视野应伸向图书馆活动要达到的人的知识信息需求及其满足机制这一本体目标。图书馆学的上位学科应当是公共管理学。未来图书馆学的研究重点,一是技术创新方面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的技术实现;二是图书馆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问题;三是公民知识信息权利保障问题。图1。参考文献18。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兹恒
我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目前已培养博士近百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从这些博士的毕业论文中选取优秀者 ,编成《信息管理科学博士文库》。“文库”对于传播、交流专业前沿研究成果、检阅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博士生教育、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提供研究资料和活跃科学研究 ,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春云 龚蛟腾
在中国社会大转型与传统学术大转型的近代时期,尽管校雠学学者群体蔚为大观、研究成果持续涌现且思想精髓承前启后,但其发展亦面临重道轻器弊端积重难返、西学东渐潮流摧枯拉朽和近代图书馆学强势冲击等诸多困境。随着传统校雠学的逐渐分化与急剧变革,图书馆学日渐扩张而承其主体,目录学日益敛缩而偏安一隅,其他文献类子学科亦各取所需而扬其思想。校雠学的近代境遇实际上是中国图书馆学的近代化过程,也是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文献类学科群的显性化过程。
关键词:
校雠学 图书馆学 学术转型 近代境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顾烨青
在当前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学(协)会组织中,除了主流的图书馆协会外,也有少数图书馆学会。作为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的图书馆学会,其主要功能在于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同行评议;作为行业代言人的图书馆协会则支持和维护图书馆员的利益,开展行业自律,与政府相博弈,获取社会资源,服务公众,承担社会责任,协调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职业的发展。两者在各自任务和功能上难免重合交叉,但图书馆学会更专注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偏重理论;图书馆协会侧重图书馆行业管理,更重实践。对我国而言,各级图书馆学(协)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焕文
文章回顾了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毛泽东立足北京大学图书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杜定友和刘国钧的图书馆人生为观照,阐述图书馆的学的致用性,认为图书馆学就是关于图书馆的科学,致力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图书馆学精神。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鹏 陈润好
本研究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档案为中心,第一次细致梳理并重现《书于竹帛》的出版过程,包括荐稿、审稿、预算设计、排版印刷、发行与宣传、销售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书于竹帛》的诞生得益于北美图书馆界和汉学界的合力,但其成功与北美汉学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书于竹帛》与同时期汉学著作的出版和发行历程,反映了北美汉学转型与发展对学术著作出版的影响,呈现出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北美汉学发展与学术著作出版之间的互动。以出版史与书籍史的视角透视学术史,《书于竹帛》有着作为学术史载体的崭新价值,这为图情领域的史学书写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4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张广钦
本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勾画出了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进展轮廓与分期,并各有侧重地论述了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主要特征、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学科的贡献,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情况给予了适当的评价。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基础理论 应用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流杰
文章阐述和反思了图书馆学当代困境和危机,并对走出困境和危机提出了理性的思考,认为图书馆学当代困境和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极度薄弱、思维理性和研究范式的极端单向度化、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消解和解构,以及主体自身面对困境和危机的"无为"表现和"无良"心态,图书馆学要走出当代困境和危机必须加强图书馆学的基础研究,必须强化学科和问题双重意识,必须坚持本质研究的科学逻辑,必须坚守图书馆学人的良知和使命。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困境 危机 研究 当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实践存在论,引入实践的概念,以“回到事实本身”、“存在先于本质”的思维方式,超越了本体论范式的形而上学性和价值论范式的主观主义的缺陷,主张用“超越性、开放性、生成性”动态的关系性实践思维去建构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新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