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2)
- 2023(20017)
- 2022(16906)
- 2021(16018)
- 2020(13104)
- 2019(30594)
- 2018(30252)
- 2017(57670)
- 2016(30929)
- 2015(35066)
- 2014(35089)
- 2013(34754)
- 2012(32332)
- 2011(29491)
- 2010(30203)
- 2009(28193)
- 2008(27118)
- 2007(24154)
- 2006(21646)
- 2005(19943)
- 学科
- 济(135092)
- 经济(134949)
- 业(88187)
- 管理(81368)
- 企(64603)
- 企业(64603)
- 方法(55587)
- 农(52980)
- 数学(48118)
- 数学方法(47387)
- 中国(43062)
- 农业(35298)
- 业经(32403)
- 地方(31112)
- 融(30995)
- 金融(30993)
- 财(30382)
- 银(29789)
- 银行(29748)
- 行(28711)
- 制(27496)
- 学(26399)
- 贸(26037)
- 贸易(26014)
- 易(25318)
- 理论(22147)
- 技术(19715)
- 和(19392)
- 发(19364)
- 环境(19312)
- 机构
- 大学(443808)
- 学院(443210)
- 济(187181)
- 经济(183226)
- 管理(172401)
- 研究(155773)
- 理学(147809)
- 理学院(146178)
- 管理学(143620)
- 管理学院(142828)
- 中国(126071)
- 京(96282)
- 科学(92368)
- 财(84460)
- 农(81651)
- 所(78257)
- 中心(72202)
- 研究所(70864)
- 财经(66555)
- 业大(66159)
- 江(65710)
- 农业(62524)
- 北京(61956)
- 经(60643)
- 范(59352)
- 师范(58859)
- 经济学(56715)
- 院(55443)
- 州(53828)
- 经济学院(50902)
- 基金
- 项目(291908)
- 科学(229960)
- 研究(217508)
- 基金(211795)
- 家(183735)
- 国家(182146)
- 科学基金(156064)
- 社会(138204)
- 社会科(130804)
- 社会科学(130768)
- 省(112307)
- 基金项目(110685)
- 教育(99305)
- 自然(98632)
- 自然科(96360)
- 自然科学(96341)
- 自然科学基金(94600)
- 划(94462)
- 编号(89440)
- 资助(88342)
- 成果(73752)
- 重点(65388)
- 部(65326)
- 发(65255)
- 课题(62060)
- 创(60064)
- 国家社会(57304)
- 教育部(56135)
- 创新(56027)
- 科研(54833)
- 期刊
- 济(213466)
- 经济(213466)
- 研究(138138)
- 中国(94289)
- 农(80633)
- 学报(67254)
- 科学(64154)
- 管理(62489)
- 财(61626)
- 融(57342)
- 金融(57342)
- 农业(54305)
- 大学(52606)
- 教育(52091)
- 学学(49401)
- 技术(39151)
- 业经(36713)
- 经济研究(33109)
- 财经(32513)
- 问题(28201)
- 经(27904)
- 业(26913)
- 技术经济(22144)
- 世界(22123)
- 贸(22086)
- 图书(21805)
- 版(21415)
- 理论(21245)
- 国际(21021)
- 科技(20304)
共检索到68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云魁 辛瑞
本文基于IFAD中国项目的发展与现实情况,从国际农村金融理论变迁角度进行思考,结合不同阶段主流农村金融理论与相关转贷模式,分析了理论变迁影响下的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演进历程,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IFAD金融项目转贷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宏玉 宋伟
本文介绍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中国近年来与IFAD合作的情况,对中国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中的政府转贷模式、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和非政府组织形式的妇联转贷模式、村级发展基金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弊端。提出了中国未来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的新思路:转贷机构信贷资金运作商业化;转贷机构IFAD信贷资金分配比例的合理化;转贷机构的多元化;信贷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转贷目标群体的多元化;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强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部IFAD资金约束;强化农村地区信用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
IFAD 发展基金 农村金融 金融转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云魁 于换军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长期未能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常普遍,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农村金融项目信贷资金的引入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贵州及桂西项目资金转贷的运作流程来看,资金到达最终目标群体(中低收入农户)的路径有以下4种:财政转贷模式、农信社转贷模式、妇联转贷模式以及村级发展基金试验模式。在制度、机制、利率、定位4种模式方面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 农村金融 转贷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成章
本文介绍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我国近年来与IFAD合作的情况,对我国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存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描述,对它们的优劣做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我国未来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
IFAD发展基金 农村金融 金融转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本文在全面梳理国际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出驱动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社会企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和金字塔底端模式,深入分析了这三种模式演进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并评价了多种模式并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同全 冯兴元 张玉环 董翀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按照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两条主轴不断演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总体上朝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建设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路还很长。
关键词:
建国70年 农村金融 体制变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耀东
中国农村金融的战略和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郑耀东建国至今,我国没有制定过专门的农村金融战略,农村金融从来就没有取得过相应的地位。这一疏忽或失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之初无关大局,因为农村金融处于这样的时期总是需求不足,信贷指标的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荣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将从方法论角度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作一个透彻的了解,以期对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作出恰当的评价,为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更深入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理论研究 方法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天荣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将从方法论角度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作一个透彻的了解,以期对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作出恰当的评价,为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更深入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理论研究 方法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比较分析国际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思考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历程,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家智 冉光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宏霞 史林东
长期以来,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机制设计 新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邵有为 卫功琦
各国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基本模式:合作金融型、商业银行型、国家集中型和复合信用型。为了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我国应选择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模式,即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保险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合作金融机构,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土地储蓄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构成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瑞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是致力于农村发展和减贫的国际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基金在我国开展了多个援助项目,对于推动扶贫和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推广的农村金融模式与我国早期的国际金融组织资金管理模式相比,二者侧重点不同,各有利弊。我国早期的国际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