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7)
- 2023(3575)
- 2022(2815)
- 2021(2642)
- 2020(2126)
- 2019(4627)
- 2018(4659)
- 2017(9377)
- 2016(5134)
- 2015(5713)
- 2014(5706)
- 2013(5842)
- 2012(5358)
- 2011(5006)
- 2010(5125)
- 2009(4813)
- 2008(4639)
- 2007(4449)
- 2006(4079)
- 2005(3521)
- 学科
- 农(43544)
- 农业(28924)
- 济(25723)
- 经济(25687)
- 业(23809)
- 业经(10995)
- 农业经济(9724)
- 村(8830)
- 农村(8825)
- 管理(7264)
- 发(7148)
- 土地(6628)
- 劳(6530)
- 劳动(6530)
- 收入(6481)
- 发展(6327)
- 展(6324)
- 方法(6302)
- 农业劳动(6287)
- 中国(6181)
- 人口(6136)
- 制(6026)
- 数学(6025)
- 数学方法(5978)
- 地方(5840)
- 动力(5765)
- 劳动力(5740)
- 农业人口(5687)
- 分配(5646)
- 建设(5559)
- 机构
- 学院(76879)
- 大学(70387)
- 农(38057)
- 济(35698)
- 经济(35115)
- 管理(30645)
- 农业(28576)
- 理学(26955)
- 理学院(26751)
- 管理学(26378)
- 管理学院(26274)
- 研究(26169)
- 中国(21769)
- 业大(20127)
- 农业大学(17248)
- 科学(15569)
- 京(13861)
- 中心(13593)
- 所(13409)
- 业(13307)
- 经济管理(12716)
- 江(12181)
- 财(12168)
- 研究所(12039)
- 发(10919)
- 省(10722)
- 发展(10099)
- 展(10087)
- 科学院(9781)
- 范(9682)
- 基金
- 项目(51255)
- 研究(40662)
- 科学(40547)
- 基金(36794)
- 家(31651)
- 国家(31224)
- 社会(26919)
- 科学基金(26611)
- 社会科(24931)
- 社会科学(24926)
- 农(24443)
- 省(21702)
- 基金项目(19932)
- 编号(18849)
- 划(16458)
- 教育(16314)
- 自然(15336)
- 自然科(14949)
- 自然科学(14947)
- 自然科学基金(14667)
- 成果(14138)
- 资助(13687)
- 发(12830)
- 业(12178)
- 部(11742)
- 课题(11219)
- 村(11111)
- 国家社会(11101)
- 制(11005)
- 农业(10996)
共检索到116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炜玲
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对五个省的10个村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农民生活状况,了解农民对生活富裕的理解、评价和需求。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生计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困境,家庭收入来源以本地务农和在外务工为主,收入较低且不稳定,教育、医疗等支出构成沉重负担,导致农民增收预期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诸多短板,教育资源上移、医疗资源匮乏、养老服务缺失、就业机会短缺等现状不符合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影响农民的生活富裕感知。农民视角的生活富裕,既要求家庭生计的可持续性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基本公共服务来提供安全感和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炜玲
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对五个省的10个村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农民生活状况,了解农民对生活富裕的理解、评价和需求。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生计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困境,家庭收入来源以本地务农和在外务工为主,收入较低且不稳定,教育、医疗等支出构成沉重负担,导致农民增收预期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诸多短板,教育资源上移、医疗资源匮乏、养老服务缺失、就业机会短缺等现状不符合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影响农民的生活富裕感知。农民视角的生活富裕,既要求家庭生计的可持续性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基本公共服务来提供安全感和幸福感。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吴硕
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落脚点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兼顾物质与精神、绝对与相对、静态与动态、货币与非货币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农民生活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核密度估计、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宏观影响因素及调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生活富裕水平整体大幅提升,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维度差异和省际差异。发展省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引导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均能提高农民生活富裕水平,但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农民生活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且金融集聚水平的提升会削弱省域经济发展对农民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活富裕 生活水平 生活品质 时空分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银兴
农民增收,不是孤立的农民收入问题,而是一个要在农业、农村、农民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求三农内生性增长的途径: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的农业;要解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问题,使等量资本在农村能够得到等量收益;要改善城乡基本生活条件,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权利;还需要解决工业和城市对三农的反哺等,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学坤
持久的历史性的消除贫困运动使贫困在我国的政治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而与农民相关的精神贫困正在走入政治视野。城市正带给农民工持续的精神寂寞,在农民工发家致富的热切渴望中,缺少对于精神富裕的自觉期待,他们正成为文化消费的漂浮者。创新以针对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引导农民工现代生活观念的建立,建设农民工文化服务子机制,推动用工单位文化建设,重视"农民工文化"的文化价值等是超越这一困境的重要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和比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统一体,是提高农户获得感的根本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在省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带来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梯度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在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内部差异相对较小,但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对其精神生活富裕的影响较为明显。
关键词:
生活富裕 发展指数 生活品质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胡依洁
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所在。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职责和首要任务。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轶 刘蕾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基于2019年和2022年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返乡创业质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回答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质量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返乡创业质量每提高1个标准差,农民收入增加1.111%。调节效应表明,营商环境强化了返乡创业质量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且这一效应在第三产业和中部、西部地区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质量显著促进了低收入群体增收,并提高其进入中高收入群体的概率,缩小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结论为全面认识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提供新证据,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燕
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农民的投资方向值得关注。调查发现,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后,住房仍是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向,且投资已经过度。导致农民住房投资过度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缺少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落后的消费与投资观念。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长期性治本的政策措施和短期相机选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 农村住房 投资过度 城镇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建平
最近到农村调研,与农民交谈中总体感觉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比之于过去有较大改善,他们非常感谢共产党的惠农政策,感谢党和国家为他们免除了两千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但是,在各种社会权益、经济“蛋糕”的分享和分配当中,农民的“天平”仍处在“往上翘”的一端,相当部分农民仍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五种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万艾琳 庄天慧 杨浩
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研究了生计资本对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影响,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的异质性,验证了生计策略多样化在生计资本影响农民“三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生计资本在存量促进与增量带动两个维度上均对农民“三感”有显著正向影响;(2)生计资本对“三感”的带动作用在低收入群体中更加凸显,但物质资本的带动作用是有限的;(3)生计策略多样化减缓了生计资本对农民“三感”的提升效果,呈现负向调节作用。因此,需要针对中低收入农民重点强化生计能力,针对中高收入农民重点强化精神富有,正视生计多样化可能带来的阻滞作用,积极探索城乡融合的农民支持政策。
关键词:
精神富裕 农民生计资本 “三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演化 战略演进 农民 农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