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6)
2023(4338)
2022(3303)
2021(2822)
2019(4850)
2018(4728)
2017(8879)
2016(4624)
2015(5368)
2014(5508)
2013(5413)
2012(5344)
2011(5157)
2010(5410)
2009(5201)
2008(4933)
2007(4557)
2006(4427)
2005(4245)
2004(3853)
作者
(14808)
(12478)
(12474)
(12028)
(8180)
(5803)
(5608)
(4851)
(4754)
(4572)
(4420)
(4157)
(4157)
(4024)
(3977)
(3891)
(3698)
(3598)
(3562)
(3542)
(3198)
(3031)
(2985)
(2944)
(2884)
(2877)
(2616)
(2593)
(2467)
(2463)
学科
(48029)
经济(48006)
地方(14561)
管理(11992)
地方经济(11433)
方法(11182)
(10235)
数学(9765)
数学方法(9732)
中国(9206)
(8700)
业经(7893)
(6624)
(6214)
企业(6214)
经济学(6062)
环境(5273)
(5207)
农业(4992)
(4787)
(4709)
金融(4709)
(4699)
(4696)
产业(4592)
理论(4509)
(4131)
资源(4088)
总论(4048)
及其(4045)
机构
大学(80672)
学院(80135)
(45305)
经济(44578)
研究(33078)
管理(26271)
中国(23620)
理学(21492)
理学院(21194)
管理学(20945)
管理学院(20772)
(18179)
科学(17785)
(16873)
(16619)
经济学(15836)
研究所(15079)
财经(14311)
经济学院(13851)
中心(13302)
(12817)
(12740)
(11550)
师范(11483)
(11249)
北京(10850)
科学院(10373)
财经大学(10298)
(10167)
社会(10165)
基金
项目(45103)
科学(35575)
研究(34674)
基金(32442)
(27455)
国家(27233)
社会(24636)
社会科(23383)
社会科学(23377)
科学基金(22905)
(17299)
基金项目(16007)
教育(15414)
(13756)
资助(13379)
编号(13042)
自然(11809)
(11710)
(11528)
自然科(11473)
自然科学(11470)
经济(11429)
自然科学基金(11251)
成果(11240)
国家社会(10829)
重点(10557)
发展(10285)
(10154)
(10000)
课题(9912)
期刊
(60862)
经济(60862)
研究(31449)
中国(15698)
(13537)
管理(11755)
经济研究(11060)
学报(10749)
科学(10073)
(9923)
财经(8615)
大学(8250)
技术(8235)
教育(7732)
学学(7698)
(7670)
问题(7529)
业经(7352)
(7254)
金融(7254)
农业(6803)
技术经济(6124)
世界(5454)
统计(5336)
(5190)
经济问题(4953)
经济学(4788)
国际(4605)
改革(4503)
(4503)
共检索到136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钱颖一  
本刊在2001年第6期发表了钱颖一教授的《经济学科在美国》一文受到热烈反响,多家报纸和许多网站纷纷转载。一些读者表示,这篇文章对于他们了解美国经济学科教育的情况是非常有意义的信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教育部门不久前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目的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专门人才。经济学(包括金融)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使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适应时代的需要,使我国的经济学学科建设与现代经济学接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我们特邀约钱颖一教授讲述什么是现代经济学,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学,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国强  
本文从现代经济学对中国改革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入手,探讨了经济学理论内在逻辑分析方法的内涵和重要性,并简单介绍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遵循了参与性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从而很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关系。随后,本文介绍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即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进行评估比较。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方法和五个基本步骤,将有助于更好地科学理解现代经济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胜洲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并兴盛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了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从经济福利扩展到经济权利,还体现了经济学研究主题从资源配置到权利配置的转变,这反映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之上: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如何得到。西方政治经济学兴盛的趋势也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以人为本”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内容简介《现代经济学大典》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资助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分为上下两卷,囊括了经济学各个学科,涉及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14个学科或领域,涵盖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各重要领域。《现代经济学大典》的定位是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实践做出理论总结和概念提炼;特色是突出反映中国改革与发展3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目的是把中国经济学推向世界,让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以中国话语为世界所知、所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上下卷)978-7-5141-5813-7洪银兴主编2016年6月出版968.00元内容简介《现代经济学大典》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资助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分为上下两卷,囊括了经济学各个学科,涉及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14个学科或领域,涵盖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各重要领域。《现代经济学大典》的定位是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实践做出理论总结和概念提炼;特色是突出反映中国改革与发展3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目的是把中国经济学推向世界,让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颖一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视角 (perspective)、参照系 (reference)或基准点 (benchmark)和分析工具 (analyticaltools)。效率是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着眼点 ;参照系在分析框架中居于核心位置 ;分析工具是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手段。以上对理解现代经济学很重要。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分两个方面 :一是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 ,它可以逼你把前提假定写清楚 ,使你在逻辑推导中少出错 ,并运用已有的定理把不相通的结论连结起来 ;二是数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它可以以同一标准将经济学知识传授给很多人。但是 ,数学的作用只能是工具。经济学的思想是最重要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斯蒂格利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宜航  刘雅南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的两次会议上倡导"包容性增长",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深远。经济增长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学史上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再到最近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的繁荣与公正、市场与政府的认知的深入过程。强调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增长正是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从经济学发展过程审视政治与经济离合的演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富强  
韦伯提出"价值中立"主要是为了阐明在社会科学中无法通过实然获得应然,从而设立了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但并不认为经验科学可以脱离价值判断。然而,受自然主义思维的影响,现代主流经济学力求将自己打造成一门客观而"价值中立"的经验科学;与此同时,它又试图基于伦理自然主义而为现实提供辩护,从而蜕化为"伪道德中立"。事实上,尽管现代经济学刻意回避价值判断问题,但实际上却以单一的原子主义意识形态为其理论基石,这导致它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而无法为真正的社会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志丁   毕诗瑶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和贸易越来越多地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联系在一起,各国更加倾向于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出发来考虑经济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多极经济力量体系崛起,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不断升级,极大地激发了学者们对于地缘经济研究的兴趣。但当前地缘经济研究仍缺乏清晰的理论和概念界定以及完整的质性分析框架,难以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地缘经济理论支撑。基于此,论文对西方地缘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1)西方地缘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可以划分为理论萌芽和理论初创两个阶段;(2)形成了地缘战略学派、经济地理学派、批判地理学派三大理论学派;(3)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分别基于“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并相互纠缠;(4)主要实证研究议题涵盖了地缘经济战略、地缘经济工具的实施及其有效性、地缘经济话语与想象等方面。最后,论文指出地缘经济是一种现实存在,而地缘经济学作为其对应的理论总结,是基于资本逻辑的政治地理学,关注地缘政治空间经济。它与地缘政治学辩证统一,既是一种外交政策实践,也是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已有研究和中国面临时代背景的耦合性,论文认为未来可以从地缘经济韧性、不同尺度下地缘经济工具的实施及其有效性问题、小国与第三国地缘经济实践、城市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地缘经济、地缘经济话语与实践关系研究等5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有助于准确、全面理解地缘经济,把握西方地缘经济学发展动态,更好地引导国内地缘经济学发展,以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和平崛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安国  饶会林  
现代经济学各分支都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上,通过逻辑的抑或是数学的演绎推理,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假设条件越是逼近现实,结论就越是接近现实。从假设条件来看,现代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有两条基本脉络,一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推广到其他学科如政治学,从而导致了公共选择理论、新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生,此即人们所说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二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做出更接近于现实的修正,从而导致了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循着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演变,就把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工资决定或工资生成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历史演进过程看,先后出现了以配第和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及流派众多的现代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本文概述了有代表性的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及现代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简介了其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维度比较了两种工资理论的异同,提出了对探索和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