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共检索到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耘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加强中职语文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认识层面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做了探索,并从案例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等重要论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上至国家决策层,下至市场主体的统一共识。关于如何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丽  
外语教学中的学生的理解活动非常重要 ,它与技能培训密切相关 ,从认知角度看 ,习得的价值在于人们理解信息所做的努力。理解活动中教师把握的原则是在教学设计时确定学生可以接受的难度以唤起学生在理解时的最大努力 ;让理解活动循序渐进并确定目标以利学生去理解 ;同时允许学生在进行理解时做出不同的努力。在教学形式上 ,教师可利用情景教学法、问题 -解决法和翻译写作训练法帮助学生去理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由于人的素养具有内在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对素养的本质、结构以及培养过程等关键性的素养问题,容易形成纷繁复杂的理解。为此,应该寻找能对素养问题进行科学而清晰理解的方法论。鉴于人的素养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显现的,人的素养与人的活动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通过联系人的活动,可以对素养的这些问题进行比较科学和清晰的理解。作为对人的活动状况及其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素养在本质上是指人身上所存在的那些内在的、比较概括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基于素养对活动的功能的不同,可以从"活动侧面素养"、"活动整体素养"、"复合性活动素养"以及"人的整体素养"等四个层面理解素养的结构。由于学生素养学习或发展的机制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导只有通过作用于学生能动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应向东  
“掌握科学”教育观对科学的“形而下”追求阻碍了当前高等教育理科课程改革。“理解科学”教育观既包含对科学“形而下”的掌握,又包含对科学“形而上”的领悟,全面地概括了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应有之义,体现了科学及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从“掌握科学”教育观到“理解科学”教育观的变革是深化高等教育理科课程改革的关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家刚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习中注重对复杂概念形成深刻的概念性理解,理解性学习从而成为学界的普遍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过去几十年对人类学习的研究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并提出了促进理解的学习原则。本文基于这些原则,探讨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设计原则,并通过对美国国际文凭项目(IB)数学和科学课程的剖析,揭示了这些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经验教训,这对我国教育也有诸多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希明  文甜  
在界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进展,论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分析系统科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成本/效益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作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支撑理论的指导意义,提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若干原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葛四友  
<正>康德的理论哲学有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为了解决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如何符合外部世界这一经典难题,康德认为,之前的认识论实际上搞反了顺序,这里实际上是“外部世界”如何符合我们的认知,为此他提出“物自体”与“现象世界”这一著名区分,其理论哲学的真正革命在于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打破当时先天的必然是分析的,后天的才可能是综合的这一定见,提出先天综合判断。这个革命的意义在于,康德想为当时的自然科学提供绝对的根基,即为经验科学提供必然性的保证。
关键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葛四友  
<正>康德的理论哲学有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为了解决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如何符合外部世界这一经典难题,康德认为,之前的认识论实际上搞反了顺序,这里实际上是“外部世界”如何符合我们的认知,为此他提出“物自体”与“现象世界”这一著名区分,其理论哲学的真正革命在于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打破当时先天的必然是分析的,后天的才可能是综合的这一定见,提出先天综合判断。这个革命的意义在于,康德想为当时的自然科学提供绝对的根基,即为经验科学提供必然性的保证。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兰国帅  张一春  
本研究揭示了超媒体注释对我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及其词汇习得的积极作用,并用具体的实验在多种不同位置的注释中测试出多媒体英语阅读环境中词汇注释的最佳原则为"就近注释"。该实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梅耶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所提出的"临近呈现原则"同样适用于外语学习环境,为多媒体阅读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多媒体阅读材料的开发及多媒体注释软件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