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1)
2023(12655)
2022(10463)
2021(9503)
2020(7630)
2019(17681)
2018(17683)
2017(33707)
2016(18217)
2015(20474)
2014(20451)
2013(20489)
2012(18617)
2011(16864)
2010(16594)
2009(15176)
2008(14788)
2007(12766)
2006(11270)
2005(9858)
作者
(54095)
(44713)
(44356)
(42170)
(28479)
(21413)
(20349)
(17582)
(17076)
(15895)
(15453)
(14914)
(14237)
(13893)
(13675)
(13489)
(13470)
(13280)
(12800)
(12577)
(11086)
(10878)
(10616)
(10073)
(10060)
(9970)
(9887)
(9861)
(8952)
(8867)
学科
(75429)
经济(75339)
管理(56355)
(53717)
(43523)
企业(43523)
方法(33892)
数学(28734)
数学方法(28367)
(21703)
业经(21670)
中国(19007)
(18778)
(17248)
农业(15918)
地方(14551)
理论(13713)
(13635)
产业(13121)
信息(12864)
(12459)
财务(12394)
财务管理(12377)
环境(12287)
企业财务(11810)
(11715)
贸易(11710)
技术(11708)
(11525)
(11348)
机构
大学(265937)
学院(261977)
管理(109369)
(98872)
经济(96576)
理学(95069)
理学院(94037)
管理学(92466)
管理学院(91985)
研究(85694)
中国(62714)
(57249)
科学(55197)
(44826)
(42570)
(40526)
业大(39566)
中心(39151)
研究所(39061)
(36631)
财经(36526)
北京(36393)
(36016)
师范(35718)
(33230)
农业(31647)
(31365)
(30766)
师范大学(29047)
经济学(28436)
基金
项目(185777)
科学(145642)
研究(136542)
基金(134334)
(116781)
国家(115781)
科学基金(99927)
社会(84769)
社会科(80269)
社会科学(80247)
(72115)
基金项目(71718)
自然(65271)
自然科(63621)
自然科学(63607)
自然科学基金(62445)
教育(61147)
(60428)
编号(57110)
资助(54523)
成果(46120)
重点(40684)
(39906)
(38978)
(38216)
课题(37543)
项目编号(35804)
创新(35555)
科研(35331)
国家社会(34744)
期刊
(105219)
经济(105219)
研究(74126)
中国(47809)
学报(42982)
科学(38495)
管理(38281)
(36116)
(32683)
大学(31393)
教育(29865)
学学(28804)
农业(25873)
技术(22455)
图书(22155)
(18397)
金融(18397)
业经(17613)
财经(16473)
经济研究(16166)
书馆(14981)
图书馆(14981)
情报(14750)
理论(14457)
(13854)
实践(13527)
(13527)
资源(13300)
问题(13300)
科技(13257)
共检索到374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于良芝  
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及其政策启示。综述显示,虽然以上两种研究都是为了从信息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当代社会分化,但从文献来源和话语体系看,它们事实上构成了两个相互交叉的研究社区。前者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特点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认知学视角)所决定,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后者则主要由四种不同的政治立场所决定,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色彩。两大社区之间以及它们的内部分歧导致现有研究中存在很多相左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令研究继承者和政策选择者经常面对甄别和调和困难。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分歧的基础上,为未来研究和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阳群  汪传雷  
Based on the study of digital divide,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gap in China,and advocates that we should help the poor with information.The paper devot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ies,polic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that we should adopt in helping the poor with info...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杰  闫慧  韩圣龙  
本文以"信息源视野"理论为研究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信息源与信息贫富分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作为信息贫富状况的表现,信息主体的"信息源视野"宽广程度不仅受制于周边物理信息源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建构的信息空间;2在信息主体的"信息源视野"中,组织化信息源的缺失加剧了信息贫困;3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在"信息源视野"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职业类型与"信息源视野"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艳红  
目前,国外学界对二级鸿沟问题的研究十分关注,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文章对国外围绕二级鸿沟展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二级鸿沟的提出过程、二级鸿沟的含义,二级鸿沟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等,并分析了二级鸿沟的研究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彦彬   马骋宇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梳理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框架,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健康数字鸿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主题词检索,筛选出健康数字鸿沟相关英文文献77篇,中文文献17篇,采用系统性综述法对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展望健康数字鸿沟研究方向。[结论/发现]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框架,揭示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归纳健康数字鸿沟的3个表现维度、4大影响因素,2类影响结果以及4中干预措施。[创新/价值]对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主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研究要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健康数字公平,消除健康数字鸿沟提供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宫辉  刘治国  徐渝  
在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及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对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同,产生现代信息贫富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讨论了信息经济社会中信息贫富差距的表现、社会危害及我国的应对策略。面对信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信息贫富差距,一方面我们要努力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要弥补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贫富差距,尤其是要通过开展信息扶贫来实现信息减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晓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引起的危害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数字鸿沟问题,纷纷采取立法、吸纳社会基金等措施,努力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对于维护信息公平,打破落后的恶性循环,以知识和信息促发展、促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布琳达·葛利  陈丽  
对数字鸿沟出现的关注,不仅仅是由于道德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以下问题:一、我们是否有可能通过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社会?二、信息技术是否可能进一步扩大这种鸿沟?三、我们是应该固守在原有的无效的策略层面,还是站在更高层面从现有的技术中寻求解决数字鸿沟的方法?关于数字鸿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数字鸿沟与传统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有密切关系。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贫穷对扩大数字鸿沟的巨大作用。葛利教授认为,如果我们确实想实现全球范围电子学习、电子保健和电子商务,建立适合当地文化的资源是关键,也就是说,语言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咨询本土化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玲  周文杰  黄文镝  
通过分层抽样,选取广东省东莞市的1289名居民为样本,对其参与社会阅读推广活动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社会阅读活动与信息贫富状况的关联分析发现,信息富裕者更有可能去主动搜集关于读书节等社会大型阅读推广活动的信息,从而使这一人群中知晓读书节活动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信息贫困一方面表现为"信息获取意愿的贫困",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个体对信息获取缺乏(积极的或消极的)体验。对现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和服务利用不足是导致信息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购书费用、年借阅量和数字阅读时间的增加对信息贫富分化影响显著,但这些因素对男性和女性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闫慧  孙立立  
"数字鸿沟"自1989年出现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文本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数字鸿沟研究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拥有者和缺乏者在接入信息通讯技术(ICT)方面存在的鸿沟;第二代将ICT素养和培训方面的鸿沟、ICT利用水平方面的鸿沟纳入其话语;第三代研究重点放在ICT接入与利用活动之外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上;最新一代的学术思想则是从社会分化、社会排斥及社会不平等的角度断定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字鸿沟思维来对待本已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表2。参考文献86。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邱均平  苏金燕  
运用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对其研究主题、研究热点、文献增长规律、文献分散规律、作者分布规律、合作者情况、科研机构与地区研究实力进行分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瑾  
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文献,梳理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以及综合评价三类,对各类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最后总结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洋  张磊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迄今已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四个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应包括:深入开展评价理论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发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指标,构建完善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方法论研究,建立科学、通用的评价方法;推动评价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拓展评价对象,加强应用研究。表7。参考文献89。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建国   薛天怡   洪小羽  
自第四次技术革命以来,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福利水平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利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和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2007—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GPSM)深入探讨了数字鸿沟与福利差距的关系。总体而言,数字鸿沟导致了全球福利不平衡问题,两国间福利差距随“接入沟”的扩大而扩大,当“接入沟”最大时,两国的福利差距达到2.32倍;“使用沟”对福利差距的影响呈N型变化,即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通过健康效应和技能效应两种主要途径影响福利差距,其中健康效应和技能效应共同导致福利差距随“接入沟”的扩大而扩大,技能效应则是导致国家间福利差距随“使用沟”扩大而呈现N型变动趋势的主要原因。考虑到不同国家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本文还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发现两国间收入差距越大,数字鸿沟对福利差距的影响越强。近年来,数字鸿沟在新型数字技术方面表现突出,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数据探究新型数字技术鸿沟与福利差距的关系,发现福利差距与机器人数量差距显著正相关。本文明确了数字经济在社会福利共享中的角色,从全球层面分析数字鸿沟对福利差距的影响,可以为推动全球数字包容、促进福利共享提供针对性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燕芝  李云仲  胡万俊  
本文使用CFPS2014调研数据,在控制个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信息化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以及信息化对收入影响城乡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排除个人异质性特征的情况下,互联网使用能够给个人带来14%的收入回报率影响,其中城市能够带来约20%的收入回报,而农村的回报并不显著。进一步对城乡互联网使用进行分析,城乡的互联网重视程度并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回报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农村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应用与欣赏能力不足导致的。进一步指出了国家在缩短城乡信息化接入差距的同时,要强化农村居民在信息化社会下对信息的应用与欣赏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