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7)
2023(16880)
2022(14186)
2021(13077)
2020(10834)
2019(24976)
2018(24375)
2017(46266)
2016(24392)
2015(27355)
2014(27020)
2013(26815)
2012(25207)
2011(22913)
2010(22816)
2009(21026)
2008(20303)
2007(17659)
2006(15992)
2005(14938)
作者
(70379)
(58876)
(58399)
(55739)
(37718)
(28242)
(26427)
(22852)
(22684)
(21026)
(20365)
(19674)
(19006)
(18735)
(18527)
(18418)
(17595)
(17015)
(16983)
(16607)
(14857)
(14380)
(14333)
(13852)
(13318)
(13252)
(12910)
(12611)
(11979)
(11545)
学科
(123011)
经济(122894)
管理(64768)
(61548)
(48314)
企业(48314)
方法(46613)
数学(40601)
数学方法(40115)
中国(35175)
(29693)
地方(28831)
业经(24930)
(24588)
(23671)
(21753)
贸易(21735)
(21035)
农业(20329)
(19868)
(18295)
金融(18294)
(18008)
银行(17966)
(17423)
环境(17013)
地方经济(16994)
理论(16555)
(16205)
(15950)
机构
大学(352232)
学院(348901)
(159117)
经济(156288)
研究(131072)
管理(130177)
理学(111008)
理学院(109728)
管理学(107853)
管理学院(107201)
中国(100604)
(76352)
科学(76201)
(71469)
(66138)
研究所(59713)
中心(58190)
(57878)
财经(56006)
(52404)
(51096)
经济学(50729)
北京(49063)
业大(48768)
(47343)
(46630)
师范(46120)
经济学院(45289)
农业(44993)
财经大学(41632)
基金
项目(229839)
科学(182299)
基金(169344)
研究(167513)
(148946)
国家(147756)
科学基金(126016)
社会(110033)
社会科(104520)
社会科学(104498)
基金项目(87680)
(86925)
自然(79530)
自然科(77716)
自然科学(77692)
教育(76431)
自然科学基金(76335)
(74319)
资助(70194)
编号(64815)
(54458)
成果(53076)
重点(52801)
(52098)
(47646)
国家社会(47248)
课题(46175)
教育部(44980)
创新(44699)
科研(43888)
期刊
(181569)
经济(181569)
研究(113043)
中国(75829)
(54294)
学报(54115)
(53120)
管理(52330)
科学(51538)
大学(42040)
学学(39374)
教育(37987)
农业(36444)
(35180)
金融(35180)
技术(31903)
经济研究(30865)
财经(29058)
业经(26642)
(25298)
问题(23572)
(20971)
(20481)
世界(19583)
国际(19066)
技术经济(18618)
统计(17448)
(15310)
(15199)
图书(15026)
共检索到549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看作单一、匀质过程,具有局限性,本文尝试贯通各种经济发展理论,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激励的角度解说经济增长成败。本文从较宏大的经济史视野,把经济增长划分为马尔萨斯贫困陷阱、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转折点和新古典增长等几种类型或阶段。同时,把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嵌入相应的增长类型和阶段,对每个阶段相关的重大中国命题,如"李约瑟之谜"、"刘易斯转折点"和"中等收入陷阱"等,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希煌  
有海峡两岸著名农经学者参加的“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1992年8月 20—2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海峡两岸学者精神振奋,畅所欲言,对于90年代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发表了许多高见。台湾农经学者还介绍了台湾农经政策和理论研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为了使中国大陆读者了解台湾情况,促进海峡两岸农经学者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本刊这一期特辟台湾学者论坛栏目,选登台湾大学教授陈希煌、许文富和中兴大学教授李朝贤三位农经博士的文章,以飨读者。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就90年代中国大陆和台湾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撰写成文投寄本刊,我们更欢迎台湾学者继续为本刊撰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山  汪前元  
厂商间的联系效应是FDI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联系效应就越明显,经济增长就越快。通过经验检验,本文没有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FDI的结合显著地促进了联系效应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中国金融发展的低水平。因此,推进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实现金融市场化与自由化,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是强化联系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敏杰  梁泳梅  
本文推导出一个可以测算经济增长来源的非参数分析框架,并以省级数据为样本,测算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结果显示,1978—2010年,TFP、劳动与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约为10.9%、3.7%与85.4%;如果不考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则分别约为20.7%、3.3%与76.0%。从经济增长的各分项来源来看,劳动的贡献份额最小,多数年份低于8%;TFP贡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1992年一度超过50%,随后基本呈下降趋势,直至2005年后低于10%。资本贡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体处于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1992年后则基本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接近9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竹  金涛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东勋  
内陆欠发达传统农业区在发展中较少能够得到外援和国家级改革开放优惠政策的支持。如何能够摆脱传统农业和资源禀赋约束下的生存经济体系和马尔萨斯陷阱?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加速工业化进程,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应该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我们认为,这些方案都没有根据内陆传统农业区的特征给出针对性的回答。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的观念相对落后,行为模式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半封闭经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里的关键是,开放产生了对本地资源比较优势的认识和外部市场的信息,从而能够真正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然而,如何才能让半封闭地区的人们主动对外开放呢?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尤佳  张孝德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往往被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的问题是自身增长模式的转型危机。这种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部的资本和技术完成财富和生产力的原始积累,如果等到引进的增长效应出现边际递减的情况下才开始启动建立内生增长模式的话,那么从导入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模式转型衔接的断层,具体表现为外资对内资的导入控制、导入挤压、导入抑制、导入摩擦、导入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战明华  王晓君  史晋川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文章认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可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多重均衡现象,①因而可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置于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内加以考察。在将部门间投资的异质性引入Ramsey-Cass-Koopmans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后,文章首先从理论上给出了"个私投资"比例变化影响经济稳定均衡点,且更高的"个私投资"比例将导致经济处于更高稳定均衡点的命题。然后,文章在考虑理论模型证明与计量模型衔接,以及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一般VAR和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在已有研究结论与传统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之间做了一个具有微观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战明华  许月丽  宋洋  
本文针对于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一直呈现高投资、低消费但却相对平稳增长这一有悖于标准理论的事实,在对 Ramsey-cass-Koopmans 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个解释框架。结论是,资本边际产出的非递减特征与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中国高投资、低消费条件下仍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更新改造投资、非国有与集体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以及政府的非消费性支出都是导致资本边际产出非递减的因素。因此,从政策实践的角度来说,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如何对资本边际产出与利率变化进行政策协调以及根据资本边际产出背后的控制因素变化适时地制定新的产业政策变得非常有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丹  
将区域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层次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作用体制,建构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运用社会资本解决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培育微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企业绩效的提高;培育中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优化区域环境建设。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两大构成要素,但长期以来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基于改进的Barro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健康、教育、个人物质资本投入和政府公共支出等多个要素,在更为宽泛的人力资本视阈下考察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家庭户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的累积效率、降低教育人力资本折旧率和健康人力资本折旧率,对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健康水平提高对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正向效应不会直接影响稳态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但能通过改变稳态条件下物质资本、教育资本以及健康资本的比例,推动人力资本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因而将健康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是我国未来健康投资和经济发展战略应坚持的价值理念。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两大构成要素,但长期以来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基于改进的Barro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健康、教育、个人物质资本投入和政府公共支出等多个要素,在更为宽泛的人力资本视阈下考察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家庭户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的累积效率、降低教育人力资本折旧率和健康人力资本折旧率,对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健康水平提高对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正向效应不会直接影响稳态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但能通过改变稳态条件下物质资本、教育资本以及健康资本的比例,推动人力资本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因而将健康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是我国未来健康投资和经济发展战略应坚持的价值理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研究了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并据此评析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一是马克思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如果背离了这一目的,就会为发展而发展,并因此难以持续。二是马克思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是生产端、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地方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会导致产业的"空心化",这也是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三是马克思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结构的匹配为枢纽,研究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问题。在市场经济下,结构调整的途径是竞争、兼并、破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