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2)
2023(5688)
2022(4704)
2021(4675)
2020(3902)
2019(9167)
2018(8728)
2017(16285)
2016(8916)
2015(10107)
2014(9575)
2013(9797)
2012(9396)
2011(8596)
2010(8605)
2009(8038)
2008(7988)
2007(7045)
2006(6368)
2005(5967)
作者
(24535)
(20670)
(20484)
(19875)
(13042)
(9962)
(9301)
(7952)
(7926)
(7285)
(7260)
(6772)
(6754)
(6753)
(6707)
(6428)
(6104)
(5895)
(5873)
(5462)
(5238)
(5044)
(4916)
(4707)
(4636)
(4626)
(4521)
(4220)
(4198)
(4153)
学科
(42639)
经济(42604)
管理(23450)
(21345)
方法(19131)
数学(17604)
数学方法(17522)
(16349)
企业(16349)
中国(14967)
(12221)
(10116)
(10031)
贸易(10022)
(9871)
(8117)
(6989)
金融(6989)
业经(6968)
关系(6818)
地方(6779)
(6774)
银行(6760)
农业(6635)
(6555)
(6463)
(6429)
财务(6425)
财务管理(6411)
(6263)
机构
大学(131379)
学院(126342)
(66553)
经济(65698)
研究(52091)
管理(46455)
中国(40762)
理学(39495)
理学院(39064)
管理学(38674)
管理学院(38431)
(31091)
(28258)
科学(26891)
(26235)
财经(24402)
研究所(23629)
经济学(22889)
(22636)
中心(21897)
经济学院(20613)
(19545)
北京(18947)
财经大学(18496)
(18229)
(16834)
科学院(15937)
(15519)
师范(15415)
业大(15405)
基金
项目(81592)
科学(65265)
基金(63166)
研究(60528)
(55936)
国家(55560)
科学基金(46528)
社会(41913)
社会科(39995)
社会科学(39984)
基金项目(32104)
自然(27881)
教育(27410)
自然科(27296)
自然科学(27284)
资助(26918)
自然科学基金(26843)
(26760)
(24501)
编号(21528)
(20980)
中国(20364)
国家社会(19410)
重点(19080)
成果(18770)
教育部(18392)
(17764)
人文(16733)
(16635)
(16309)
期刊
(71039)
经济(71039)
研究(45365)
中国(27580)
(24240)
学报(18739)
科学(18634)
管理(18618)
(17866)
大学(14494)
(14193)
金融(14193)
学学(13592)
财经(13558)
经济研究(12838)
农业(12129)
教育(12111)
(11852)
(11550)
国际(10927)
世界(10113)
问题(10072)
技术(9460)
(8291)
业经(7141)
技术经济(6971)
统计(6022)
经济问题(5755)
(5269)
贸易(5269)
共检索到20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莱恩·卢特考斯基  魏强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超额基础设施支出的讨论已经司空见惯。虽然中国地方政府在投融资方式上存在许多问题,但还不至于立即造成危机。"危机马上就来"的感觉源自下述一些误解。当前更重要的问题是进行改革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资源的分配效率,而这些误解只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  葛顺奇  
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在考察东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和特征,指出东盟日益显现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从海外合同获得收入增长的战略以及中国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特征体现为多样化的投资动机、非股权安排为主导、"点式"和分散的投资形式。未来需要通过强化政治互信、完善投资合作机制、整合国际国内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卢冬艳  
非洲共有40%的人口生活在内陆国家, 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在同非洲的发展合作中就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到2011年,中国在非洲的884个全套(交钥匙)工程中有500个是关于基础设施的。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同非洲的发展合作的力度,逐渐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一、非洲基础设施的现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秀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BOT孟秀转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发挥,大量原材料、物资因运力不足而积压。据估计,由于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慧  韩琪  
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但最后加入东盟的四个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滞后,严重阻碍了整个东盟电力基建的建设,更不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新四国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来充分挖掘四国的投资潜力,为今后中国投资者对新四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增强信心和提供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微观机制。基于理论假设,笔者使用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模型检验并比较研究了"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技术复杂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均显著为正,前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后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印度;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差异较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龙小燕  陈旭  黄亦炫  
本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从融资约束角度分析政府债券、融资平台、税收收入、土地出让等因素与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利用中国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首的融资渠道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融资平台融资规模对基础设施投资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专项债券的政策引导和杠杆效应能够拉动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力较弱的西部地区,政府债券的投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雅茹  高红贵  
利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算各省(区、市)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的纠正程度。研究发现: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降低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而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调整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中,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均呈现先加剧后改善的非线性关系,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错配则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非线性特征;分地区估计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昱睿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剖析了企业在海外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类型,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全程预警防控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丁凡凡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以长远眼光、积极行动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要。同时,又尽量不脱离要素支撑和财务承受能力,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过多负担和风险。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基础设施实现优化发展;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动荡日趋激烈,基础设施必须实现安全发展;面临世纪疫情和重大灾害冲击,需要基础设施实现韧性发展;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基础设施必须实现绿色发展。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多重难题和条件约束。必须妥善处理新旧体制转换与衔接的关系,既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优势和政府资源,又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防范潜在财政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沛龙  苗居楠  张文龙  
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利用2003~2012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对数模型估计了基础设施的投资乘数效应。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教育投资对国内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培育人才对促进经济的作用显著。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水利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各区域存在不均衡效应,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进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利  
改革开放2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基于这一事实,以及中国在十五计划中提出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本文在一个特定的成本函数框架中,即生产成本取决于工资、资本成本(以利率表示)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价值,从基础设施对工业生产率、生产成本以及成本结构的角度,实证验证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工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一般地,电力设施供给的增加将会减少工业生产的成本,而交通运输和通信则倾向于增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2)就电力设施而言,基础设施的供给是工业生产中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替代品。但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则比较复杂.它与劳动力是互为补充,而与资本互为替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  张壮壮  李美玲  
文章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首先运用莫兰指数测度中国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包含异质性基础设施投资对环境污染的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实证分析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两类基础设施均能显著改善环境发展状况,且增加技术型基础设施的作用会略微明显;技术扩散效应和成本效应是增加两类基础设施投资对环境污染的作用路径;随着环境污染的扩散加强,两类基础设施的边际效应均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友富  俞雄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