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0)
- 2023(7134)
- 2022(5901)
- 2021(5135)
- 2020(4245)
- 2019(9766)
- 2018(9272)
- 2017(18268)
- 2016(8889)
- 2015(9700)
- 2014(9478)
- 2013(9583)
- 2012(8989)
- 2011(8122)
- 2010(8336)
- 2009(7859)
- 2008(7231)
- 2007(6350)
- 2006(6049)
- 2005(5638)
- 学科
- 济(63817)
- 经济(63775)
- 管理(24696)
- 业(21185)
- 方法(17523)
- 地方(17066)
- 企(16361)
- 企业(16361)
- 数学(15195)
- 数学方法(15062)
- 中国(13411)
- 地方经济(12570)
- 农(11340)
- 业经(11080)
- 学(10412)
- 财(9861)
- 农业(8182)
- 制(7915)
- 贸(7427)
- 贸易(7419)
- 融(7394)
- 金融(7394)
- 环境(7287)
- 经济学(7271)
- 易(7094)
- 体(6947)
- 关系(6676)
- 发(6491)
- 和(6476)
- 产业(6465)
- 机构
- 大学(132397)
- 学院(131804)
- 济(70584)
- 经济(69518)
- 研究(50199)
- 管理(48443)
- 理学(41168)
- 理学院(40704)
- 管理学(40148)
- 管理学院(39873)
- 中国(37752)
- 财(31125)
- 京(26909)
- 科学(25838)
- 财经(24373)
- 所(24327)
- 经济学(23947)
- 经(22128)
- 中心(21758)
- 研究所(21594)
- 经济学院(21236)
- 江(20002)
- 财经大学(17978)
- 院(17880)
- 农(17345)
- 北京(17089)
- 范(16916)
- 师范(16821)
- 州(15372)
- 业大(15017)
- 基金
- 项目(83147)
- 科学(66960)
- 研究(63454)
- 基金(62303)
- 家(53477)
- 国家(53059)
- 科学基金(45960)
- 社会(44799)
- 社会科(42652)
- 社会科学(42642)
- 基金项目(32039)
- 省(30938)
- 教育(27853)
- 自然(26245)
- 自然科(25668)
- 自然科学(25663)
- 划(25541)
- 自然科学基金(25202)
- 资助(24635)
- 编号(23756)
- 国家社会(19928)
- 发(19841)
- 成果(19702)
- 部(19029)
- 重点(18987)
- 创(17238)
- 教育部(17125)
- 发展(16974)
- 人文(16910)
- 济(16803)
共检索到214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史研究中"大分流之谜"之中国版本"李约瑟之谜"。在一个周而复始的贫困陷阱中,必须具备形成临界最小物质资本积累的条件以及形成一种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实现创新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否则无法打破贫困均衡陷阱。因此,"李约瑟之谜"可以重新定义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未能形成打破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所必需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将其转化为科学技术创新,以致中国未能成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错失拥抱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本文揭示欧洲典型的封建制与中国的王朝帝国制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大相径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激励机制,尝试为理解"李约瑟之谜"提供了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凯 冯涛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各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又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崛起?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国出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分离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此类文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长期经济增长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赵亚奎
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李约瑟之谜"。本文分析指出,传统的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文献大多注重对18世纪以来东西方社会在经济和收入水平上的"大分流"的解释,而忽视对"李约瑟之谜"的另一部分,即近代中国的技术停滞方面的研究。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为框架,为"李约瑟之谜"进行了全面的解答,不仅分析了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后马尔萨斯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演变过程,还以技术抵制为视角给出了近代中国技术停滞的原因。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统一增长理论 技术抵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技术 战争 协整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益言 李毅
学术界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讨论不胜枚举。目前国内学界依照着一种按学科领域精细分工的研究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因而他们关于李约瑟之谜这个宏大、动态、复杂的社会话题的探讨,就会陷入盲人摸象即"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逻辑陷阱之中。若以专业化分工为切入点,可对李约瑟之谜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淀 伍敬群
本文建立了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模型,用以解释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欧”。模型结果显示,在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率越高,技术进步速率越快。不过,到工业革命前夕,技术进步内在机制发生变化,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却与人口存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改变是李约瑟之谜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规模报酬递增 内生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豪杰 沈坤荣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只重视了资源配置的运行层面,没有很好地探究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的增长源泉即制度因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一种强大发展共识环境之下,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政治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经济分权体制以及与之伴随的不健全的法治等核心要素所形成的缓慢演进制度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制度框架,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考核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标准,虽有利于各地方政府的竞争,但也严重损害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生产效率和金融效率两维角度定量评估了资源配置的均衡绩效状况,最后为改进目前相对效率低下的绩效状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并认为加快法治建设已成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法治 制度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津津 任保平
李约瑟之谜不仅是对现代科技起源的诘问,更是文明转换背景下的经济转型问题。本文从路径生成、稳定与分化三个相互继起的环节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过程,提出"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具有多向度机制的解释性假说。研究认为,制度初始禀赋孕育出的经济转型路径生成力量构成制度动态约束条件分叉的动力源,技术层面路径构建力量能否实现对制度层面路径依赖力量的有效冲击是科技分化现象产生的关键,系统内选择机制与创新机制作用下的分化路径组合引起了经济形态与增长表现的分流。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创新与选择机制的结构转变效应是历史赋予未来转型挑战的规律性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直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深化的内在动力,而经济转型虽然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在制度与增长二者关系中,制度虽然是影响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相反,增长对制度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这说明制度创新在增长的大背景中更易达到,而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内在关系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平 鲍国良 张俊岩
金融革命对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英、法、德等国早期的金融革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形成。因为工业比较利益未充分显现,以及金融剩余虽然存在但被购置土地或进行奢侈性消费等渠道"消耗",导致中国传统农贷制度不可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二元分野及那个历史环节所需要的"金融革命",从而也无法承担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工业转移金融剩余的功能,限制了中国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的突破。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工业革命 金融革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美玉
本文通过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交易效率的提高将会产生分工,专业化经济程度高于投资品互补经济程度将会产生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共同演进,李约瑟之谜的谜底在于分工。
关键词:
分工 李约瑟之谜 内生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广忠 袁飞 陶然
本文考察了最近10多年来我国税收增长速度一直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现象。特别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特定体制下地方政府做大财政资源产业的经济与政治激励。基于1998—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我们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财政占GDP比例的当期和滞后影响。最后,本文从土地财政角度对税收增长可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演变 税收超常规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威
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体系的详细考察,从理论上构建一个真正符合古代中国特性的小农及其家庭的储蓄、投资、生产模型,帮助我们以微观的视角来理解古代中国的生产制度、社会组织制度,进而更好地解释古代中国在近代迅速衰落的现象。
关键词:
儒家孝道 小农体系 经济绩效 中国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宇燕 夏广涛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制度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要素效能产生系统性的促进作用。出于清晰表达的目的,模型对主要变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化的独立分析,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等因素之间往往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