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
2023(1412)
2022(1105)
2021(1194)
2020(884)
2019(2020)
2018(1958)
2017(3113)
2016(2134)
2015(2521)
2014(2690)
2013(2387)
2012(2058)
2011(1933)
2010(2048)
2009(1597)
2008(1507)
2007(1244)
2006(1122)
2005(1079)
作者
(5159)
(4065)
(4033)
(3984)
(2729)
(2008)
(1930)
(1697)
(1653)
(1638)
(1413)
(1412)
(1385)
(1360)
(1354)
(1349)
(1335)
(1307)
(1266)
(1188)
(1145)
(1099)
(1093)
(1030)
(1027)
(941)
(926)
(925)
(907)
(888)
学科
教学(5516)
(4375)
经济(4372)
理论(3855)
学法(3103)
教学法(3103)
教育(3049)
管理(2872)
学理(2574)
学理论(2574)
(2383)
(2067)
企业(2067)
中国(1710)
计算(1689)
算机(1678)
计算机(1678)
机化(1663)
计算机化(1663)
(1583)
(1540)
(1374)
方法(1369)
研究(1312)
业经(1057)
数学(995)
(956)
贸易(955)
联合(930)
(925)
机构
学院(25866)
大学(25046)
研究(8812)
教育(7158)
(6840)
师范(6804)
管理(6558)
(6494)
经济(6241)
技术(5690)
师范大学(5514)
理学(5478)
职业(5456)
(5452)
科学(5368)
理学院(5333)
管理学(5119)
中国(5076)
管理学院(5062)
(4694)
(4277)
中心(4013)
技术学院(3941)
(3913)
研究所(3862)
职业技术(3842)
(3711)
北京(3643)
(3273)
(3185)
基金
项目(15978)
研究(14785)
科学(12080)
教育(9911)
基金(9142)
编号(7672)
(7652)
(7565)
国家(7543)
社会(6863)
成果(6849)
(6658)
课题(6489)
社会科(6314)
社会科学(6313)
科学基金(6134)
(5861)
规划(4569)
基金项目(4537)
项目编号(4307)
重点(4219)
(4043)
(4030)
研究成果(3828)
资助(3780)
大学(3746)
(3719)
(3657)
自然(3567)
(3559)
期刊
教育(14766)
中国(9745)
研究(8950)
(7573)
经济(7573)
技术(4586)
职业(4573)
(3882)
学报(3680)
技术教育(3190)
职业技术(3190)
职业技术教育(3190)
科学(2995)
大学(2910)
(2733)
管理(2572)
农业(2523)
学学(2450)
(1970)
论坛(1970)
成人(1891)
成人教育(1891)
(1653)
金融(1653)
图书(1652)
职教(1421)
高等(1398)
(1381)
(1375)
远程(1354)
共检索到42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操太圣  乔雪峰  
一定程度上,教研组具备了专业学习社群的诸多特质,可视为后者的中国模式。然而,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精细化管理的过分推崇、以及华人社会和谐文化的无远弗届,使得该社群因素遭受重创。学校虽采取诸多措施,试图让教研组重新成为专业学习社群,无奈药不对症,致使两者渐行渐远。文章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忽视了实践中的教师专业性,呼吁要尊重教师自主发展空间,关注其在学校变革中的努力,如此才能使得教研组功能复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福超  刘正伟  
当前教研组体现出明显的事务化和形式化倾向,需要进行深入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与实践可为其变革提供支持与示范。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终极目标,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并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本文指出可以从制度、氛围、活动形式和教师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艳  
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中学教研组具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但与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尚有距离。究其原因有:教研组非单纯的专业组织性质,教研组长角色的非专业性,组长缺乏专业领导者的素质,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等。因此,应改革教研组的组织定位,使之成为专业组织;提高教研组长素质,增强其专业领导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革不公平的学校生存状态,给普通校教研组更好的生存空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敏  
终身学习政策在各国的发展引发了广泛的研究与反思,本文综述了国外学者对终身学习政策的几种代表性批判观点,并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与提出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如何在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引入教师反思机制是当前教研组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本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学校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反思机制的运用包括4个最基本的内容:树立反思的"镜子";使"照镜子"成为一种必须;确立反思的共同标准;注重教师实践行为的改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学校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师专业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学科教研体制与行政管理主导"为线索对我国教研组发展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学校教研组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之下所存在的管理取向、体现专业发展思想以及组织单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多元化专业组织的角度,结合实践个案对学校教研组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平  
电大的“中心教研组”是中央电大在教学过程中,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形成的一种教学研究协作体,是“大教研室”理念的一种物化体现。电大的教学过程是由各级电大共同完成的,所谓“大教研室”,就是把全国电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教学全过程考虑和实施教学工作。按照“大教研室”理念成立的“中心教研组”,其运行机制与传统高校的“教研室”形式完全不同,主要体现在“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索磊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冉亚辉  易连云  
儿童中心论下的教育在追求教育民主的同时,降低了教育的严谨和效率。儿童中心论是西方个体本位论在教育上的体现,适应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它在实践中有着与此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法律体系的支撑。在中国实践儿童中心论,则可能导致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与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法律体系相冲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如果说人类文明发展从来都需要批判性思维,那么当代人类尤其当今中国需要强化自觉的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本质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一种胸怀,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宽容。批判性思维课程,既是一门普遍性课程,有其普遍性规律、规范与方法,也是一门高度个性化课程,有赖于教师的水平和个性化理解。批判性思维对教师意味着从批判性视角提高教师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宏观上甚至要求再造新的教师队伍。批判性思维这门课,能在中国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发展中,扮演更加突出重要的和引领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赟  高力克  
面对当代自由主义所隐含的个人主义泛滥、道德缺失、国家职能弱化等阙失,社群主义三大主将桑德尔、麦金太尔、泰勒分别从哲学、道德和政治三方面对其展开理论批判。社群主义的批判揭示了自由主义的理论短板,并且促使后者进行了理论调整。然而,过于强调共同体和共同善之优先性的社群主义,一方面难以避免其在正义问题上的相对主义立场,从而削弱了其批判并改进现实政治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其低估了个人权利和共同善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和烈度,从而为极权主义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良方  
批判性服务学习是美国服务学习的新发展,代表着服务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批判性服务学习是在与传统服务学习的相对比较中形成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批判性服务学习能够为参与者赋权增能,追求社会正义,指向社会变革,并蕴含批判性。"关注社会变革"、"质疑权力分配"、"创建真实的合作关系"是批判性服务学习的三大基本目标。批判性服务学习的潜在价值端赖于高质量的实施。引导学生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与澄清,鼓励学生对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学生所提供服务为社区增能是实施批判性服务学习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