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5)
2023(10814)
2022(9425)
2021(8693)
2020(7280)
2019(16675)
2018(16431)
2017(32441)
2016(17678)
2015(19804)
2014(19582)
2013(19211)
2012(17789)
2011(16275)
2010(16382)
2009(15534)
2008(15371)
2007(13988)
2006(12034)
2005(10803)
作者
(49700)
(41743)
(41484)
(39764)
(26420)
(19865)
(18995)
(16106)
(15438)
(14993)
(13898)
(13711)
(13089)
(13012)
(12989)
(12989)
(12902)
(12245)
(12219)
(12000)
(10368)
(10172)
(10121)
(9635)
(9429)
(9280)
(9257)
(9190)
(8308)
(8272)
学科
(71350)
经济(71284)
管理(49899)
(47529)
(37808)
企业(37808)
方法(33587)
数学(30069)
数学方法(29735)
(21905)
(19829)
中国(18433)
(16978)
贸易(16973)
(16538)
业经(14960)
农业(13984)
地方(13966)
(13689)
(13373)
(11866)
(11855)
银行(11844)
财务(11823)
财务管理(11795)
(11390)
(11306)
(11168)
金融(11166)
企业财务(11084)
机构
学院(251731)
大学(248068)
(107032)
经济(104800)
管理(96336)
研究(82864)
理学(82666)
理学院(81832)
管理学(80420)
管理学院(79956)
中国(64058)
(50713)
(50351)
科学(49378)
(42069)
(41679)
财经(39960)
中心(39245)
(38404)
研究所(37896)
(36153)
业大(35869)
经济学(33440)
农业(32989)
(32326)
师范(32043)
北京(31403)
(30562)
经济学院(30431)
财经大学(29400)
基金
项目(162909)
科学(128145)
研究(121371)
基金(117474)
(101037)
国家(100201)
科学基金(85943)
社会(76677)
社会科(72761)
社会科学(72741)
(64479)
基金项目(61364)
教育(56665)
自然(54503)
(54019)
自然科(53236)
自然科学(53219)
自然科学基金(52282)
编号(51194)
资助(48946)
成果(41759)
重点(36644)
(36527)
(35693)
课题(35041)
(34047)
创新(31835)
科研(31531)
教育部(31530)
(31205)
期刊
(117101)
经济(117101)
研究(74181)
中国(45135)
(39250)
(38190)
学报(35644)
科学(33225)
管理(33221)
(27620)
金融(27620)
大学(26743)
教育(25988)
农业(25648)
学学(25261)
技术(21505)
业经(20559)
经济研究(20060)
财经(19406)
(16700)
问题(15377)
(14281)
(13367)
商业(12693)
技术经济(12661)
理论(12412)
统计(12383)
国际(11974)
(11465)
(11400)
共检索到370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毛莹  
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博弈问题的存在,本文讨论博弈论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应用问题,并提出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少新  田娟  王鹏飞  
在区域经济金融差别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统一或独立性已经和区域金融差异构成了一种博弈。本文从理性预期学说的角度来阐明,在保证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施体现区域差异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将动态因子模型所构建的物价预警综合指数作为价格预期指标的代理变量,利用因扩展的VAR(FAVAR)模型弥补VAR模型的不足之处。然后,测度了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价格预期状态下,产出和价格效应的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在一种价格预期体制下,同样大小的正负冲击产生的产出和价格效应不具有对称性。在不同通胀预期状态下,同一货币政策冲击对价格和产出也具有非对称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刁节文  王铖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市场预期下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市场交易利率的时间序列的动态指标体系,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量化分析,这种量化是基于市场的真实行为所进行的,并利用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研究,以得出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下市场预期与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万祥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对中国而言,公众的预期到底属何性质;第二,在理性预期假设之下,我们真的可以得出货币政策无用,而应实施单一规则的结论吗? 一、关于中国预期的性质 在货币需求的函数中,收入预期、价格预期和汇率预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货币需求不稳定性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果预期是理性的,那么按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无用的,决策者们不能(即使是短期内)通过总需求管理来系统地改变就业水平,这反而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由理性预期是否就能得出该结论,我们在下一节再进行分析),因而主张稳定的货币规则。就本文的货币需求型调控来说,如果预期是理性的,那么,货币当局企图通过公开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富全  朱建明  
本文利用行为经济学的估测偏见理论,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对公众当前有限理性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解释,认为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具有明显的有限理性特征,导致偏离政策目标。因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应尽量消除不确定性,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树立公众信心,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金仁  
本文阐述了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理论假定及其货币政策主张。分析了理性预期学派货币政策的积极意义,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市场有效性、政策效应等方面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做了评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松  
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的微观因素,公众理性预期行为必然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成效。基于各自的预期假设,西方不同的经济模型里货币政策效应不同。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构造简单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均衡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只会影响通货膨胀率而真实产出不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臻  
本文研究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现公众预期能够影响宏观经济,公众预期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来调控宏观经济。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对物价的影响而言,公众预期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这样,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更注重促进经济增长时,应该更注重利用沟通来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而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更注重稳定物价时,除了沟通引导公众预期之外,还需要其他的政策工具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美元本位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引入货币政策多目标框架,探究政策博弈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两国可选择政策目标变量包括:价格水平(PPI通胀或CPI通胀)、实际产出与名义汇率波动。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合作时,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差异并不影响两国福利;不合作时,不同政策目标变量下的社会福利具有明显区别;将实际产出作为政策目标变量构成不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第二,美元本位增强了美联储操纵贸易条件的能力,使得美国在货币政策不合作时的福利高于合作,所以美国有强烈动机不参与政策合作,并执行“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第三,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缓解美元本位下人民币流动性约束对中国福利的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华平  贺根庆  
该文通过对Kydland-Prescott方程的改进,结合我国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对不同信息结构下,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货币政策的优化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稳定的通胀预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中央银行采用机会主义获得的短期效用不能持久,反而导致通胀预期的不稳定,对经济的危害更大。最后,该文对货币政策的优化操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楠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冰  叶娅芬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从福利损失和经济稳定性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事先承诺和相机抉择这两大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考虑到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和实际汇率冲击对经济产出、通胀、名义利率和实际汇率等各方面方面的影响时,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对经济稳定性影响要小于相机抉择规则;另一方面事先承诺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社会福利损失明显小于相机抉择的福利损失,尤其是中央银行对产出的稳定趋向偏好时。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注重并采纳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并为其应用创造各种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