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5)
- 2023(8020)
- 2022(6606)
- 2021(6012)
- 2020(4919)
- 2019(10806)
- 2018(10591)
- 2017(19904)
- 2016(10375)
- 2015(11824)
- 2014(11719)
- 2013(11579)
- 2012(11333)
- 2011(10514)
- 2010(11063)
- 2009(10778)
- 2008(10867)
- 2007(10184)
- 2006(9471)
- 2005(8712)
- 学科
- 济(69513)
- 经济(69450)
- 管理(37103)
- 业(32649)
- 企(29265)
- 企业(29265)
- 方法(21460)
- 数学(17376)
- 地方(17360)
- 数学方法(17143)
- 中国(15430)
- 业经(13607)
- 学(13441)
- 地方经济(12795)
- 技术(12707)
- 农(11641)
- 财(11085)
- 制(10842)
- 理论(10511)
- 融(9548)
- 金融(9548)
- 技术管理(9367)
- 银(9323)
- 银行(9312)
- 行(9032)
- 和(8611)
- 体(8484)
- 环境(8315)
- 经济学(8203)
- 策(8010)
- 机构
- 大学(169356)
- 学院(167640)
- 济(80910)
- 经济(79356)
- 管理(62145)
- 研究(59890)
- 理学(52580)
- 理学院(52000)
- 管理学(51141)
- 管理学院(50823)
- 中国(45904)
- 财(36441)
- 京(35294)
- 科学(33327)
- 所(29859)
- 财经(28484)
- 经济学(26688)
- 研究所(26525)
- 中心(26300)
- 江(26184)
- 经(25605)
- 经济学院(23476)
- 北京(22555)
- 范(22125)
- 师范(21965)
- 农(21388)
- 院(21036)
- 州(21020)
- 财经大学(20829)
- 业大(19643)
- 基金
- 项目(99782)
- 科学(79714)
- 研究(74902)
- 基金(73025)
- 家(62502)
- 国家(61977)
- 科学基金(53672)
- 社会(51242)
- 社会科(48538)
- 社会科学(48524)
- 省(38546)
- 基金项目(37200)
- 教育(33789)
- 自然(31509)
- 划(31390)
- 自然科(30827)
- 自然科学(30820)
- 自然科学基金(30275)
- 资助(29845)
- 编号(28495)
- 成果(24538)
- 创(22874)
- 发(22641)
- 重点(22544)
- 部(22174)
- 国家社会(21923)
- 创新(21630)
- 课题(20608)
- 教育部(19771)
- 人文(19180)
共检索到27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长城
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Theory)的精髓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理性地行动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效用最大化。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贡献应归功于社会学、政治学与经济学这三门不同的学科。社会学对理性选择的贡献最早始于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的著作《交换的社会行为》(Social Belravior as Exchange)。他运用社会心理学家的群体动力学以及其他观点重新解释了小群体的行为,从而构建了社会交换的形式。在霍曼斯把社会交换引进到社会学的同时,阿罗(Kenneth J.Arrow)把理性选择理论应用到了福利经济学,其思想反映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舒良友 杨玉珍
20世纪中期以后,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诸如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谐经济等一系列新的提法,这些新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研究对象的变化与扩展。从系统论的角度,经济系统的研究逐步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相耦合,最后扩展成为基于整个社会巨系统上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在对经济生活中新提法涵义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对新提法进行基于资源与环境系统、基于"人"、基于社会巨系统进行分类,进而通过新提法透视现代经济研究对象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新提法 经济研究 对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炳炎 唐思航
本文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拜物教现象,深入地分析了拜物教的涵义与实质,指出了它的危害性,最后提出以马克思关于破除拜物教的观点为指导,采取与现阶段相适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拜物教现象 理论分析 治理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海琦
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大潮,使义和利关系又一次成为人们的现实选择。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引起了人们新的矛盾、困惑和追求。当总结12年改革历程,并进行新的改革时,在审视过小农经济古典道义至上和近代西方功利主义迷彩的偏执之后,社会生活已发出对新时期义利得兼规范的强烈呼唤。一“义利得兼”规范的本质规定性社会主义“义利得兼”道德规范,虽在语词和意蕴上吸纳了中国传统伦理的某些因素,但它以新的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宗明
当前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良好,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市场物价涨幅高、投资战线过长、国有企业还很困难、资金紧张等,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关于物价问题 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初,物价扶摇直上,涨幅在20%以上,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物价波动。从物价上涨的特点分析,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由沿海向内地传导、各类商品价格全面较快上涨的特征。随着国家控制物价过快涨势的各项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的相继出台(主要是实行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志,宋宪萍
本文讨论了概率的有关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人们在应用和理解概率知识时存在的一些误区,通过这些讨论,为人们科学地应用概率知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一、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1.1 本文将制度理解为一套支配特定的活动方式和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而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意义上的制度含义。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学,自然是以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那种与最大化行为相关的边际分析,来研究人类活动的全部行为和人类行为的全部结果的,因而制度分析应当既包括正式规则约束或正式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规则约束即非正式制度安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加冕 周京徽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中,提高经济效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要求,而提高经济效果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技术方面的改进,例如改善生产工艺,使用新设备和新型原材料;二是生产组织与计划的改进,即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线性规划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等资源,使经济效果达到最优。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文章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相关讨论与探究,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实际运用情...
关键词:
线性规划问题 数学模型 运筹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文 张旭宏
1992年国民经济在1991年全面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加强监测,搞好宏观调控,保证1993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将经济界人士对当前经济生活中若干热点问题的各种观点加以综述,并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武勤英 王自成
警惕,经济生活中的诈骗行为武勤英,王自成当改革开放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时候,当经济生活中的剧烈变革将中国社会那种特有的平稳、封闭、中庸、停滞打破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万花筒般涌动着的特殊历史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不少矛盾,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一下。 一、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又面临停产或半停产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2年GDP增长13.2%,其中第二产业增长20.9%,第三产业增长20.5%;1993年GDP又增长了13.4%,其中第二产业增长20.4%,第三产业增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瑰珍
1997年笔者在日本期间,访问了东京都的12所私立大学,对日本大学生的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介绍了日本大学生入学费用、生活费用及奖(贷)金等情况
关键词:
日本,大学生,费用,奖(贷)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蔡玉峰
在市场经济社会,价格是一只无形的手在客观地调节着社会经济生活。价格高于正常水平时,价格就传导产品供不应求的信息,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消费者就会克制消费,使产品供求均衡,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当价格低于正常水平时,价格传导的则是产品供过于求的信息,消费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玉荣
简牍对秦及汉初的"寡"在爵位、户籍、经济生活等方面皆有反映。"寡"可有爵,"大夫寡""上造寡""关内侯寡"等是"袭"或继承其亡夫爵位的有爵者。"寡"可"为户",并有权继承其夫、子的财产,但也受到一定限制。官府对有"寡"家庭在徭役征发、户籍"分异"、养老等方面有一定照顾。"寡"可通过开垦荒田、种植农桑、纺织等获得生活资料,亦可通过工商信贷获得经济利益,并有代表家庭向官府登记财产(占赀)和纳税的义务。"寡"如犯"赀"罪,需交纳"赀钱",亦可根据规定享有"复"的优待。上述政策的实施,与两性社会分工差异、特殊历史背景下男性的大量非正常死亡、国家扩大赋役征课范围以及奖励军功、保障军队战斗力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
寡 爵位 户主 “赀” “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