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7)
2023(5493)
2022(4987)
2021(4615)
2020(4282)
2019(10084)
2018(10011)
2017(19904)
2016(10984)
2015(12674)
2014(12909)
2013(13076)
2012(12406)
2011(11273)
2010(11445)
2009(10793)
2008(11020)
2007(10207)
2006(8679)
2005(7779)
作者
(33390)
(28513)
(28342)
(27132)
(17904)
(13611)
(13094)
(11263)
(10531)
(10087)
(9534)
(9439)
(9036)
(8929)
(8864)
(8857)
(8854)
(8360)
(8213)
(8150)
(7133)
(7001)
(6955)
(6440)
(6378)
(6366)
(6362)
(6345)
(5754)
(5723)
学科
(48889)
经济(48836)
管理(32171)
(31932)
方法(25787)
(25453)
企业(25453)
数学(22996)
数学方法(22814)
(13946)
(12928)
中国(11210)
(10266)
(9529)
贸易(9527)
(9249)
农业(9172)
(9119)
业经(9107)
地方(9074)
(8165)
财务(8147)
财务管理(8120)
企业财务(7675)
(7620)
(7312)
银行(7292)
理论(6971)
(6908)
(6766)
机构
大学(169462)
学院(167259)
(70536)
经济(69071)
管理(66229)
理学(57511)
理学院(56894)
管理学(55929)
管理学院(55614)
研究(55078)
中国(41326)
(35164)
科学(34393)
(31927)
(31237)
(28675)
业大(26575)
研究所(26135)
中心(26101)
财经(25851)
(25267)
农业(24860)
(23370)
北京(21944)
经济学(21790)
(21460)
师范(21239)
经济学院(19821)
(19753)
财经大学(19141)
基金
项目(109486)
科学(85841)
基金(79950)
研究(78404)
(69713)
国家(69150)
科学基金(58797)
社会(49264)
社会科(46600)
社会科学(46581)
基金项目(42833)
(42442)
自然(38768)
自然科(37882)
自然科学(37870)
自然科学基金(37240)
教育(36802)
(36068)
资助(33229)
编号(32423)
成果(26840)
(25260)
重点(24505)
(23104)
(22378)
教育部(21587)
课题(21503)
科研(21373)
创新(20884)
人文(20847)
期刊
(74047)
经济(74047)
研究(46105)
中国(28923)
(27556)
学报(27266)
(25629)
科学(24782)
管理(21818)
大学(20104)
学学(18929)
农业(18028)
教育(15235)
(14218)
金融(14218)
技术(14202)
财经(13099)
业经(12234)
经济研究(11742)
(11178)
问题(10559)
(9877)
技术经济(9162)
理论(8629)
(8496)
统计(8462)
(8427)
商业(8372)
图书(7972)
实践(7810)
共检索到238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大安  
本文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提出一个新的可供研究的观点:人的非理性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性选择转化而来的。文章首先简要评说了早期行为经济学的动物实验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选择行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继而,通过解析丹尼尔·卡尼曼等人创立的前景理论所蕴涵的理性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思想,构建了这种转化的抽象模型;最后,作为对本文分析观点的一种联系实际的论证,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选择以说明这种转化现象的客观存在。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行为经济学非理性选择理论之深邃见解的一种挖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佳刚  刘乐山  
本文分析了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谨慎型消费行为由旧消费习惯、实用消费观念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消费不足的问题;枯竭型消费行为由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产生物价过快上涨的问题;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由偏好刚性、物质欲极强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对中国非理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非理性消费行为符合上述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克听  
我国经济的不均衡状态正向买方市场转变,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构成总需求的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方面短期内作用有限,刺激消费成为必需。制约消费的因素有收入、偏好、成本、环境、预期等,其中主要是收入和预期。居民收入增速趋缓,未来支出预期增强,导致其消费意愿下降,制度因素作为消费环境,对消费也有影响。扩大内需,实现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应选择合理的政策组合,包括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改变财政政策的方向,整治消费环境,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以及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调整生产结构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庆红  
基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消费者购假行为,以期更全面、客观和深刻地认识消费者购假现象,同时建议通过完善社会规范、加强正式制度建设和社会教化等措施使全社会逐渐达到帕累托最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艳林  
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是中央银行。但货币政策要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并最终改变企业和消费者行为得以实现。在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它的反应。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学家基本竞争模型包括具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和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在竞争性的市场上的相互作用。换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选择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前提所在。在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组成的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上,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货币政策才能产生最大效果。然而,在我国经济条件下,非理性选择行为的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试图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背离理性选择假设的原因、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圣东  
关于政府产业管制的行为属性的分析和研究,学术界通常是从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其实,从有些方面来观察政府的产业管制行为,政府管制行为中经常蕴涵着非理性的倾向。本文拟在对政府非理性行为及其属性作出解说的基础上,分析政府非理性行为倾向的形成机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联系政府产业管制的现实选择来说明这种非理性行为倾向对政策制定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政府管制自然垄断产业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观点。认识政府行为的非理性倾向,无疑对于理解政策的行为底蕴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王克喜  
商业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两类。两类银行经理人投资决策行为受群体信息及信息精确度的影响,中小型商业银行经理人因对自身信息处理能力信心不足,过度相信大型商业银行经理人投资决策能力。对此,借鉴国外学者关于信念精确度研究的概念,应用贝叶斯法则,研究了群体信息及信息精确度影响大型商业银行理性和非理性行为的程度,以及大型商业银行投资行为、群体信息及信念精确度促使中小型商业银行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产生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小冬   孙文凯   庞晓鹏   Wang Huan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城市官员特征数据,以200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为外生冲击,采用出生队列双重差分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分析房地产投资扩张对教育决策、教育差距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投资扩张诱导了短视的教育选择行为,存在弃学诱发效应,这种效应使得农村内部教育代际教育流动性下降,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当房地产投资收缩时,教育差距带来的收入差距开始凸显。本研究对于认识房地产投资在教育和共同富裕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明  李家和  
本文运用"噪声交易"、"过度自信"、"羊群行为"、"惯性反转"、"规模效应"等行为金融学原理清晰地分析了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市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制定从理论、思路、内容3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任何一个人去股市投资的出发点一定是理性的,没有人会想成为市场上的"交易噪音",即便投资者一开始在具体操作上不理性,随着投资经验的增长也会逐渐变得理性。然而,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却有很多"异常现象",比如"炒新"、"炒题材"、"炒重组"、"涨停板敢死队"等。市场资金扎堆、跟风操作的情况非常突出;题材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蓬勃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实证分析了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与其影响因素,即金钱态度、心理账户、消费价值观、商家和银行的促销行为、银行的约束行为和认知偏差之间的作用路径关系,从而建立了持卡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瑾  王大波  
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托型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主要集中在年金计划基金的投资管理阶段。非理性行为的主体既有计划的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也有计划的参加者和受益人,主要是投资风险分散不足,过度投资于自己就职的公司,投资管理人在投资决策中的羊群效应以及投资及业绩评估中的偏差。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突破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引起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的群体心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  董青马  
我国证券市场增发新股的总体容量一再攀升,而另一方面增发新股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并存在大量变更资金使用用途的行为。本文通过行为金融学的市场时机理论等来分析这一矛盾,认为上市公司非理性增发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和股市发展程度决定的公司经理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此建议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注意对公司经理的监督并健全激励机制,最终使公司经理行为理性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远  崔玲玉  
在电商营销场域下,主播特征对消费行为存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兼顾的方法,探究了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显著正相关,即电商主播特征愈明显,愈能干扰消费者购买决策,使得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其中,感知价值在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文章为厘清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亦对良性电商直播场域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提供一定理论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