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0)
- 2023(12966)
- 2022(10763)
- 2021(10030)
- 2020(8168)
- 2019(18918)
- 2018(19015)
- 2017(37015)
- 2016(20306)
- 2015(22719)
- 2014(22922)
- 2013(22455)
- 2012(20088)
- 2011(18047)
- 2010(17766)
- 2009(15978)
- 2008(15520)
- 2007(13400)
- 2006(11675)
- 2005(10237)
- 学科
- 济(84892)
- 经济(84791)
- 管理(58778)
- 业(54506)
- 企(44331)
- 企业(44331)
- 方法(36078)
- 数学(31188)
- 数学方法(30882)
- 中国(23932)
- 农(22364)
- 财(19809)
- 业经(18698)
- 地方(17944)
- 学(16928)
- 农业(15375)
- 制(13643)
- 理论(13441)
- 环境(12791)
- 和(12743)
- 贸(12690)
- 贸易(12683)
- 务(12510)
- 财务(12441)
- 财务管理(12419)
- 易(12255)
- 技术(12224)
- 企业财务(11852)
- 银(11115)
- 银行(11074)
- 机构
- 大学(283740)
- 学院(281087)
- 管理(114764)
- 济(110364)
- 经济(107844)
- 理学(99995)
- 理学院(98903)
- 管理学(97260)
- 管理学院(96758)
- 研究(93137)
- 中国(67294)
- 京(60687)
- 科学(57988)
- 财(49743)
- 所(45433)
- 农(42657)
- 中心(41892)
- 业大(41771)
- 研究所(41640)
- 财经(40769)
- 江(39355)
- 北京(38113)
- 范(37943)
- 师范(37626)
- 经(37291)
- 院(34365)
- 农业(33335)
- 经济学(33122)
- 州(32419)
- 师范大学(30719)
- 基金
- 项目(199302)
- 科学(157568)
- 研究(146152)
- 基金(145594)
- 家(126217)
- 国家(125167)
- 科学基金(108670)
- 社会(92696)
- 社会科(87799)
- 社会科学(87777)
- 基金项目(78452)
- 省(76653)
- 自然(70784)
- 自然科(69153)
- 自然科学(69140)
- 自然科学基金(67879)
- 教育(66297)
- 划(64729)
- 编号(59572)
- 资助(58859)
- 成果(47930)
- 重点(43863)
- 部(43690)
- 发(42009)
- 创(40979)
- 课题(40385)
- 创新(38164)
- 国家社会(38062)
- 科研(37726)
- 教育部(37707)
- 期刊
- 济(117682)
- 经济(117682)
- 研究(83412)
- 中国(48858)
- 学报(43373)
- 科学(40572)
- 管理(40466)
- 农(39320)
- 财(35913)
- 大学(33153)
- 学学(31051)
- 教育(30951)
- 农业(27686)
- 技术(23078)
- 融(22191)
- 金融(22191)
- 业经(19255)
- 财经(19200)
- 经济研究(18544)
- 问题(17178)
- 经(16313)
- 图书(15702)
- 理论(14486)
- 业(13937)
- 科技(13683)
- 现代(13680)
- 实践(13444)
- 践(13444)
- 技术经济(12852)
- 版(12347)
共检索到398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欧海军 陈斌开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具有更高的房价-人均GDP比值,而在中国,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则成为推高城市住房价格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对中国地级市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外来人口(移民)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00年移民占比每多出10个百分点,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8.33%。在移民占比变化更大的城市,房价和房价增长率都更高,表现为2000~2005年移民占比变化每多出10个百分点,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16.17%,2000~2005年房价增长率高出18.4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移民占比和移民占比变化对房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城市移民...
关键词:
房价 城市化 移民占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关键词:
中国房价 泡沫 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春雷
目前,单位根与协整检验法在房地产泡沫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对2001-2009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上海房地产市场上非理性的狂热跟风行为并不是价格泡沫的形成原因,而是由人们对未来房地产投资收益的理性预期所引发,是一种理性价格泡沫。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城市房价泡沫严重,且已向部分重点二线城市蔓延。一手住宅市场显示出明显的房价泡沫区域聚集和城市层级聚集特征,但二手住宅市场并不具有这些特征。各城市房价泡沫之间普遍存在非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和泡沫传导机制。深圳、天津、南京和成都引领着一手住宅价格泡沫,而北京和杭州则在一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上海、深圳和杭州引领着二手住宅价格泡沫,而武汉在二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十大城市 房价泡沫 相依结构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
关键词:
十大城市 房价泡沫 相依结构 传导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晃 杨朝军
基于永久性收入理论,引入家庭可支配预期收入增长率,构建了家庭对房产的可支付模型,推导出房价收入比的动态泡沫临界值区间,利用2002~2013年数据对中国36个城市不动产市场价格泡沫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房价收入比泡沫临界值具有重要影响,并呈正相关,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动态临界值区间是6.33~11.62,城市住宅不动产市场呈结构性泡沫;城市住宅不动产市场价格泡沫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间的传导,2012年开始,部分二、三线城市出现去泡沫化现象。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不动产泡沫 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收入增长的模型,估算城镇居民可承受的按揭还款房价收入比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购房分为首付和按揭还款两部分,提出了修正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新指标,用于衡量首付部分或按揭还款部分是否存在泡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首付部分,且当首付比例超过20%以后,所考察的13个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存在严重的泡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虽然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依然是局部的,但是泡沫正在向更多的城市蔓延。我们复查的12个城市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在2006年初依然略大于1,但这一比率比2005年初上升了11%,表明房地产的总体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某些2005年初房价泡沫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的城市(如杭州和上海)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继续攀升,买房越来越不如租房。在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去年明显小于1的城市中,这一比率一年之内大幅上升(如北京、苏州、沈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说明房地产“泡沫”正在向这些地区蔓延。前瞻地看,我们认为2006年政府出台全国性的新政策抑制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按揭贷款利率将保持不变,政...
关键词:
房价 收入 支出 租金 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卢俊 骆永民
文章利用中国99个样本城市的数据,借助上确界单位根检验及其拓展——SADF检验和GSADF检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房价泡沫以及房价泡沫的扩散特征。结果发现:中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房价泡沫,三、四线城市大多不存在房价泡沫;各个城市房价泡沫的持续期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规模的城市房价泡沫特征也不尽相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处于长期维持泡沫的状态,且其刚性和投机需求向周边三四线城市外溢,形成了区域性泡沫;不同区域都有特定的房价"泡沫源"。
关键词:
房价泡沫 上确界单位根检验 扩散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云 吕龙
本文基于2007—2017年42个大中城市的季度数据,放宽住宅基础价值模型的常数参数设定,利用改进后的模型提高测度城市房价泡沫的准确度;立足房价泡沫测度结果,将有向无环图(GAP)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结合,刻画房价泡沫传染的路径与强度,探究房价泡沫传染网络并利用QAP回归模型考察房价泡沫传染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房价泡沫水平上升速度较快,2007—2017年样本城市平均房价泡沫水平由20%上升至28.8%,9个城市超过40%;在房价泡沫快速集聚的背后,城市间房价泡沫传染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解释房价泡沫水平的48.5%;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价泡沫传染整体呈现"由东至西"、局部呈现"由中心向外辐射"的空间特征。不同城市在房价泡沫传染过程中分别扮演"领导者"、"跟随者"、"经纪人"、"双向引导者"和"独行侠"的角色,多条房价泡沫传染路径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结果证实了城市房价泡沫传染的"波纹效应理论",即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近邻"关系会促进不同区域间的房价泡沫传染;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协动性、人口流动与信息传递等非地理因素也会加剧城市间房价泡沫传染,这对房价宏观整体把控和城市间差异化调控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小鹰
本文从房价和房租关系、房价和地价关系两个不同的视角,对我国城市房价泡沫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房租与房价之间、地价与房价之间都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价脱离了由房租和地价所确定的基本经济面,存在一定的泡沫并对治理房价泡沫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泡沫 房租 地价 面板分析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东平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具有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但不同类型的房产价格上涨对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住宅商品房、商业商品房、办公商品房和工业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进一步以房价收入比度量泡沫化程度并作为门限变量,研究其对挤出效应的影响,发现不论房价收入比高低,房价上涨均抑制了消费增长,但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房价收入比6.607两侧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跨越门限值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东平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具有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但不同类型的房产价格上涨对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住宅商品房、商业商品房、办公商品房和工业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进一步以房价收入比度量泡沫化程度并作为门限变量,研究其对挤出效应的影响,发现不论房价收入比高低,房价上涨均抑制了消费增长,但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房价收入比6.607两侧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跨越门限值后挤出效应显著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丹
文章通过研究GDP缺口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具有和金融市场回报序列相同的统计特性,因此将金融风险度量技术——VaR技术扩展用以度量GDP风险值。由于房价泡沫会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通过度量GDP风险值发现在房价泡沫影响下,4到8季度后的风险值会被低估,12季度后恢复正常;而泡沫一旦破裂,造成的GDP风险和成本是巨大的,并且会引发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因此,宏观政策制定者尤其是央行要考虑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政策响应,适当的采取金融约束来抑制泡沫的膨胀从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本研究立足中国市场特点,给出确定性建议,认为控制泡沫至关重要的在于前期融资、供需双方调节和整体市场的平稳。
关键词:
GDP缺口 VaR 房价泡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
本文选取长三角13个城市2007~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对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测度和研究,并使用GMM估计法对房价泡沫的空间传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均不同程度出现了泡沫,并且各年间泡沫比例波动较大;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某个城市的房价变动,会对其他城市的房价造成影响。抑制房价泡沫要推动房地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抑制房价上涨的长效机制以及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止房价泡沫扩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