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4)
2023(3145)
2022(2649)
2021(2454)
2020(2163)
2019(4914)
2018(4964)
2017(11015)
2016(5667)
2015(6543)
2014(6506)
2013(6824)
2012(6619)
2011(6286)
2010(6449)
2009(6312)
2008(6216)
2007(5727)
2006(5335)
2005(5058)
作者
(18165)
(14973)
(14940)
(14442)
(9339)
(7013)
(6708)
(5738)
(5539)
(5347)
(5049)
(4825)
(4822)
(4666)
(4637)
(4547)
(4377)
(4371)
(4365)
(4363)
(3835)
(3626)
(3625)
(3478)
(3368)
(3314)
(3224)
(3222)
(3023)
(2878)
学科
(27659)
经济(27630)
管理(16276)
(15602)
方法(13150)
数学(12271)
数学方法(12228)
(10803)
企业(10803)
中国(10157)
(7676)
(7513)
(7248)
(6838)
贸易(6833)
(6720)
(6597)
银行(6591)
(6400)
(5351)
金融(5351)
业经(4843)
(4768)
农业(4609)
(4594)
环境(4563)
税收(4534)
(4505)
(4458)
(4147)
机构
大学(95919)
学院(94487)
(44735)
经济(43872)
管理(35264)
研究(31602)
理学(30077)
理学院(29773)
管理学(29465)
管理学院(29290)
中国(25749)
(23535)
(20479)
财经(18780)
科学(17282)
(16972)
(16245)
经济学(15041)
研究所(14431)
财经大学(14003)
经济学院(13911)
(13794)
中心(13682)
北京(13393)
(13386)
业大(12140)
(11434)
师范(11353)
农业(11134)
(11118)
基金
项目(55527)
科学(43653)
基金(41398)
研究(40993)
(35736)
国家(35489)
科学基金(29693)
社会(27487)
社会科(26231)
社会科学(26225)
基金项目(21720)
(19956)
教育(18557)
自然(17847)
(17548)
自然科(17401)
自然科学(17395)
资助(17232)
自然科学基金(17063)
编号(16607)
(13684)
成果(13645)
重点(12284)
(12087)
国家社会(11884)
教育部(11723)
人文(11280)
(11117)
课题(11051)
(10740)
期刊
(48713)
经济(48713)
研究(32195)
(15733)
中国(15368)
管理(12933)
学报(12657)
科学(12136)
(11997)
金融(11997)
(11860)
财经(9648)
大学(9385)
经济研究(8960)
学学(8796)
(8334)
农业(8212)
业经(8200)
问题(7850)
(7663)
教育(6669)
技术(6563)
国际(6371)
理论(5995)
商业(5752)
实践(5334)
(5334)
技术经济(4950)
统计(4804)
现代(4628)
共检索到143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祥升  
利用外资有很多正面效应,但也有不少负面效应。本文对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讨,指出虽然利用外资具有负面效应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在具体的引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克服引资负效应,把引资负效应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杰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虽然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优化了制度安排、缓减了就业压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并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包括加剧地区和产业结构偏差、增大金融风险、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及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负效应。客观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有助于采取有效对策,扩张正效应,减少负效应,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海华  
发展中国家大都采取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战略。根据世界银行对上百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分析表明:在1973年至1983年这11年中,发展中国家仅以官方借款和经官方担保的借款形式就引进了6230亿美元的外资,扣除还本付息额后,资源净流入额高达2244亿美元。因为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衍龙  
外资在我国投资中的地位日见重要,但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此,政府在宏观政策上要加以协调和引导,并在诸如用资方式、用资结构、外债与直接投资的配比选择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以确保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最大发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志伟  
校友资源之于大学发展尤其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讨论并重视校友资源之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价值作用十分必要。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特征及校友资源优质性的基础上,从校友智力资源能够满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水平人才资源需求、校友财力资源能够补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物质资源高消耗及校友文化资源有助于世界一流大学卓著声誉的形成等方面,论证了校友资源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校友资源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国大学应该理性认识校友资源之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培育构建校友-母校共同体,加强校友资源利用的专业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正岩  
正确认识我国利用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钟正岩一、对利用外资引发的有关问题应作客观判断和全面分析大量的实践证明,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不仅不会对民族工业造成实质的冲击,反而是加快发展壮大民族工业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英丽  
自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证监会于2014年3月21日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4月18日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优先股的制度建设已全面展开。浦发、农行、中行、兴业、平安和工行等商业银行则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优先股的发行准备。那么优先股的创设在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呢?笔者认为,对于优先股作用的认识需理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梅  
本文讨论了由于债转股假定前提中的不合理性而可能引发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债转股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及我国在各个环节上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差距。在分析债转股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应该是在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将重点放在对债转股的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重组上 ,这样 ,才能使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消化 ,同时杜绝新的不良债权之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近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标志着设立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进入新阶段。随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瑞士申请加入亚投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扩大至33个,预计最终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会超过35个。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意在探索新的融资机制,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玉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圣道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全面接受世贸组织规则及各项协定、协议的制约并实践与欧美协议的承诺,这将给我国引进外资带来双重影响,并将使利用外资面临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使引进外资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叶文振  
本文围绕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问题,系统描述这些年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特征及其时期变动和负面效应,综合分析导致外资利用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以嵓吧钊胩教钟呕夜庾世媒峁沟耐揪叮髡呷衔夜猛庾式峁故Ш猓墙峁箥意识薄弱,利用外资工作中行政机制取代市场机制,对外开放政策地区间的时间差和嵱呕荻炔灰唬猛庾收吆筒嫡咄呀冢约袄泛腿宋斐傻牡厍渫蹲驶肪车牟钜旃餐饔玫慕峁R虼耍忧拷峁挂馐丁⒁胧谐』坪陀呕菡呦颉拔鳌鼻阈钡仁谴偈刮夜猛庾式峁褂呕兜闹匾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军  
由于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制造成本”以及入世后服务业领域的相继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国,但各地区在利用外资能力上表现很不平衡,如何评价各地区利用外资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一个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由其获取外资能力和运用外资能力两个层面决定,基于此,我们提出一套评估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东部沿海地区8个省市利用FDI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政策含义在于提升利用外资能力应当从获取外资能力和运用外资能力两个方面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