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
- 2023(1138)
- 2022(967)
- 2021(964)
- 2020(865)
- 2019(1862)
- 2018(1799)
- 2017(3842)
- 2016(1979)
- 2015(2188)
- 2014(2075)
- 2013(2106)
- 2012(1994)
- 2011(1697)
- 2010(1712)
- 2009(1582)
- 2008(1905)
- 2007(1614)
- 2006(1466)
- 2005(1507)
- 学科
- 企(10180)
- 企业(10180)
- 业(9902)
- 管理(8914)
- 济(8519)
- 经济(8501)
- 财(6976)
- 务(6309)
- 财务(6305)
- 财务管理(6297)
- 企业财务(6234)
- 方法(5971)
- 数学(5611)
- 数学方法(5604)
- 券(3672)
- 制(2935)
- 债(2669)
- 家(2619)
- 国家(2594)
- 外债(2479)
- 债券(2445)
- 公债(2445)
- 体(2349)
- 家公(2346)
- 体制(2163)
- 市场(1752)
- 融(1712)
- 金融(1712)
- 银(1464)
- 银行(1464)
- 机构
- 大学(29706)
- 学院(29100)
- 济(12866)
- 经济(12675)
- 管理(12002)
- 理学(10278)
- 理学院(10220)
- 管理学(10109)
- 管理学院(10057)
- 财(9962)
- 研究(8152)
- 中国(7943)
- 财经(7546)
- 经(6967)
- 财经大学(5898)
- 京(5619)
- 融(5537)
- 金融(5433)
- 商学(4335)
- 商学院(4311)
- 经济学(4159)
- 所(4079)
- 会计(3866)
- 北京(3836)
- 经济学院(3771)
- 中心(3742)
- 江(3731)
- 银(3696)
- 银行(3538)
- 科学(3506)
共检索到4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梅
本文讨论了由于债转股假定前提中的不合理性而可能引发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债转股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及我国在各个环节上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差距。在分析债转股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应该是在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将重点放在对债转股的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重组上 ,这样 ,才能使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消化 ,同时杜绝新的不良债权之源。
关键词:
债转股 前提 环境 市场化运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万阜
在当前形势下,债转股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帮助企业去杠杆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可忽视实行债转股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几个非常突出而又紧密关联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杠杆居高不下,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被沉重债务拖累,银行不良贷款加剧暴露。对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中央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重要措施,包括明确提出要考虑采用债转股的手段,但如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兰
债转股是为盘活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的特殊性,三年来,关于债转股优劣的争论始终存在。在对债转股机理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债转股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只有措施得当,债转股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绍德
通过分析债转股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机 ,指出国有企业的真正问题不是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过重 ,而是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导致资金周转不畅、资金流动阻滞 ,是经营管理和制度的问题 ;分析了国家债转股政策的矛盾性。同时 ,指出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最后 ,分析了企业不良债务产生的根源 ,提出化解银企债务应该坚持两条道路 ,依靠银行按经济规律办事 ,最终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国家退出竞争性领域 ,不与民争利。
关键词:
债转股 负债率 资产质量 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立军 曾德明
1999年以来 ,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本文分别从“债转股”的主要目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和“债转股”的终极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当从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上来看待、认识、债转股”的意义。
关键词:
债转股 公司治理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英丽
自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证监会于2014年3月21日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4月18日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优先股的制度建设已全面展开。浦发、农行、中行、兴业、平安和工行等商业银行则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优先股的发行准备。那么优先股的创设在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呢?笔者认为,对于优先股作用的认识需理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兵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导致企业破产 ,也会将银行拖垮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产权明晰 ,将企业推向市场 ,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债转股 不良债务 资产管理公司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关于如何化解已经占GDP160%的国内的企业债务风险有很多建议,但主流意见是"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万亿元规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债转股"应该也是老调重弹,方案制定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不想着墨这些被广为聚焦的方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被忽略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桂华
债转股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绝不是许多企业所认为的本世纪末最后一顿免费午餐。对此应辩证地认识,正确地看待。首先应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债转股政策的几点重要内容:(1)债转股并不是对企业所有债务的一笔勾销。债转股虽然可以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孝章
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可以使一些国有企业解除沉重的债务负担 ,尽快扭亏为盈 ,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不能藉此让逃债赖帐之风大行其道 ,它的适应范围和作用亦是有限的。此项改革的根本宗旨 ,是要借助产权调整和资产重组 ,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债转股 国有企业 企业经营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红敏
由于人们在对资本结构的认识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 ,这给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债转股”政策带来不少错误的认识 ,本文从资本结构理论出发 ,探寻“债转股”的基本理论依据 ,从而消除企业界目前对债转股的错误看法 ,使其了解债转股的本质 ,促其抓住机遇 ,改善经营管理 ,使国有企业达到真正脱困的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大华
债转股是国企脱困的重大举措, 政策性很强。实施债转股, 必须注重培育和健全股权交易市场, 特别要重视避免道德风险。
关键词:
债权转股权 道德风险 股权交易市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井辉
债转股是从去年开始推行的旨在促进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摆脱亏损状况和降低金融风险的一项改革措施。对于债转股的目的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本文试从企业治理结构和银行运营机制两方面加以分析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债转股 资产管理公司 治理结构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