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1)
2023(4669)
2022(3835)
2021(3753)
2020(2823)
2019(6652)
2018(6695)
2017(10067)
2016(6428)
2015(7125)
2014(7151)
2013(6068)
2012(5471)
2011(5268)
2010(5547)
2009(4581)
2008(4539)
2007(4093)
2006(3612)
2005(3408)
作者
(14243)
(11691)
(11585)
(11289)
(7352)
(5511)
(5503)
(4857)
(4465)
(4352)
(4008)
(3951)
(3758)
(3757)
(3660)
(3590)
(3586)
(3497)
(3459)
(3304)
(3094)
(2920)
(2812)
(2781)
(2747)
(2690)
(2616)
(2603)
(2404)
(2386)
学科
教育(20585)
(12570)
经济(12554)
管理(12045)
中国(10866)
(10063)
(9142)
企业(9142)
理论(8312)
(6885)
教学(6529)
政治(5614)
思想(5120)
方法(4611)
思想政治(4563)
政治教育(4563)
治教(4563)
德育(4513)
(4483)
(4281)
发展(3974)
(3851)
研究(3820)
(3731)
(3535)
业经(3533)
技术(3296)
数学(3291)
改革(3267)
高等(3167)
机构
大学(81996)
学院(76624)
研究(28674)
教育(28150)
(22961)
师范(22901)
管理(21183)
(20597)
经济(19838)
师范大学(19113)
(18909)
理学(18391)
理学院(18020)
管理学(17437)
管理学院(17248)
科学(15958)
中国(14182)
(13176)
职业(13143)
(13098)
北京(12904)
技术(12723)
研究所(12017)
中心(11487)
教育学(11005)
(10932)
(10426)
(10037)
职业技术(8975)
财经(8654)
基金
项目(47090)
研究(43516)
科学(38487)
基金(30269)
教育(29622)
社会(25305)
(25059)
国家(24655)
社会科(23361)
社会科学(23356)
编号(20863)
成果(20584)
科学基金(20525)
(19291)
(18518)
课题(17928)
(16177)
基金项目(14530)
规划(13337)
项目编号(12937)
(12310)
重点(12237)
(12181)
(11845)
教育部(11647)
资助(11535)
研究成果(11071)
(10782)
(10777)
(10731)
期刊
教育(49044)
研究(33456)
中国(26002)
(23750)
经济(23750)
职业(11884)
学报(10548)
技术(10311)
大学(9668)
(9272)
科学(8942)
管理(7815)
技术教育(7600)
职业技术(7600)
职业技术教育(7600)
学学(7248)
(6310)
高等(6031)
(5826)
论坛(5826)
高等教育(5354)
成人(5225)
成人教育(5225)
(4909)
财经(4840)
图书(4581)
农业(4464)
(4268)
发展(4092)
(4092)
共检索到125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秦勃  
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真理的力量加道义的力量是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汇聚向心力和画大同心圆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人们从价值维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党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突出的实践性等深刻内涵。同时,基于人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心理特征,还要发挥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发挥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在正面教育、典型示范和实践引导上下功夫。通过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引导人们自觉成为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雨林  
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是承载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思政教育理念,并能为教育者所用的文学艺术形式。新时代思政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上教学的形式展开,还可以借助思政教育文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践行思政教育内容的行动力。由杨海军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载体研究》一书,从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是什么”“何以能”“有何用”“如何用”“朝哪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思政教育情感载体的内涵、价值、运用方式与方向。结合书中观点与具体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文章就其特点与功能展开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颖  
书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作者:徐俊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023-1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88元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资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发展现状给我国高校教学体系带来一定影响,求学者在课堂之外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为了让网络资源对高校思政教学体系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产生正面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佳琪  
新时代如何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维度上要充分理解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助推乡村振兴、筑牢价值堡垒和厚植爱国情怀的时代要求,在问题维度上要准确把握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设计、方式运用与实践环境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在实践维度上要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优化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网络平台及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农村青年敢担当、有作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亮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三大课堂逻辑序化不清晰、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受众入脑入心不深刻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包括“课堂、专题、信息、实践”四大关键要素,其中,课堂要素是根本,专题要素是关键,信息要素是法宝,实践要素是活水。按照理论系统性的梳理整合、新媒生动性的契合融入、实践情景性的知行合一、教学多维性的聚合共育的内在要求,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实施策略:在理念维度上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属性维度上要融通专题教学与信息应用联接;在职教维度上要畅通理论研习和社会实践路径;在服务维度上要彰显复式课程协同育人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峻   魏岚  
延安文艺精神是为人民服务、忠实爱国、贴近群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人民性、爱国性、实践性、创新性。新时代发挥延安文艺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深厚爱国爱党爱校情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锅红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内容、方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自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影响,提出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载体方式和作用效果认同的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林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对学生群体与个体进行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信息的精准把握已成为可能,尤其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精准把握学生状态并实施精准教育举措具有充分可行性。顺应上述背景,“精准思政”理念被学界提出和逐步应用,并在提升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立足于精准思政理念,就思政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展开了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金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和标杆,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时代定位、目标要求和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应对,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教育方法使用得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世甫  
网络赋权使师生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而发展成为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生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理念,建设集成化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生  冯爱敏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事关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前,由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缺位与缺失、科学性评价的引导效用发挥不足、高职学生基础薄弱且认知策略不足,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四大问题:在观念上未给予足够重视,在方法上未进行有效创新,在内容上未做到理实融合,在受体上未给予充分尊重。新时代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需要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和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婧   闫润菡  
<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纯余教授的新作《行走的课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系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出版丛书的学术专著。此专著以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转换,由现状—问题—对策的线性分析理路,建立由政策演进、制度架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实践方法、调查研究等构成的分析框架,围绕实践育人的方法要求、发展取向、模式建构、科学评价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整合资源、建立进阶、完善体系的行动策略,深化了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路向、经验和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娜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具有的过硬专业素养,在当代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各高等教育学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更是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迫切之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奎儒  
高校在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德育和智育进行协同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在实施“五育并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将“五育并举”的内在逻辑思维应用到思政课程中,也应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实现德育和专业教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五育并举理念和专业课程的融合。由邱仁富老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高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该书共十一章内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大方面,分别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时代性、针对性、亲和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外,在书的下篇中,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举措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五育并举”工作的融合。整体阅读该书发现,知识点全面,观点明确,理论与案例衔接合理,有助于指导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毅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其中,话语是核心,是关键,同样,在高校思政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话语,而从话语切入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领域的研究视角。面对新时代新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冲突,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必须坚持因时而化、因事而新,科学着眼于新时代的新要求,才能提升思政教育传播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由张翼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为研究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