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7)
- 2023(6768)
- 2022(6001)
- 2021(5537)
- 2020(5034)
- 2019(11704)
- 2018(11571)
- 2017(23039)
- 2016(12738)
- 2015(14272)
- 2014(14566)
- 2013(14564)
- 2012(13824)
- 2011(12518)
- 2010(12618)
- 2009(11697)
- 2008(11930)
- 2007(10955)
- 2006(9110)
- 2005(8271)
- 学科
- 济(53868)
- 经济(53806)
- 业(36220)
- 管理(36067)
- 方法(29025)
- 企(28995)
- 企业(28995)
- 数学(25916)
- 数学方法(25689)
- 财(15082)
- 农(14598)
- 学(12443)
- 中国(12190)
- 贸(10312)
- 贸易(10311)
- 制(10281)
- 易(10021)
- 业经(9996)
- 务(9959)
- 财务(9940)
- 财务管理(9912)
- 农业(9601)
- 地方(9482)
- 企业财务(9461)
- 银(8663)
- 银行(8640)
- 行(8165)
- 融(8153)
- 金融(8151)
- 和(8086)
- 机构
- 大学(190672)
- 学院(188440)
- 济(77762)
- 经济(76125)
- 管理(72861)
- 理学(63584)
- 理学院(62851)
- 研究(62817)
- 管理学(61713)
- 管理学院(61359)
- 中国(46673)
- 科学(40055)
- 京(39545)
- 农(36577)
- 财(35788)
- 所(32901)
- 业大(30738)
- 研究所(30143)
- 中心(29540)
- 农业(29195)
- 财经(29138)
- 江(28030)
- 经(26469)
- 北京(24425)
- 经济学(24346)
- 范(24149)
- 师范(23868)
- 经济学院(22222)
- 州(22136)
- 院(21898)
- 基金
- 项目(126542)
- 科学(99429)
- 基金(93301)
- 研究(88566)
- 家(82394)
- 国家(81742)
- 科学基金(69314)
- 社会(56202)
- 社会科(53250)
- 社会科学(53230)
- 基金项目(50014)
- 省(48800)
- 自然(46435)
- 自然科(45403)
- 自然科学(45386)
- 自然科学基金(44642)
- 划(41752)
- 教育(41453)
- 资助(38622)
- 编号(35347)
- 部(28999)
- 成果(28950)
- 重点(28627)
- 发(26375)
- 创(25939)
- 科研(25049)
- 教育部(24590)
- 创新(24287)
- 课题(23872)
- 性(23819)
共检索到26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泽先 曾令华 段忠东 江群
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行为是一个过于绝对化、有偏见和逻辑的概念。从历史辩证和形式逻辑等视角来看,理性行为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状态和范围依赖性,基于可货币化的偏好排序对象的理性行为具有典型的自利性内涵,而基于不可货币化的偏好排序对象的理性行为具有典型的利他性内涵;从经验证实所采用的物理语言或现象语言来看,理性行为概念具有一定的人称依赖性,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判断行为选择具有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之分,而从第一人称角度来判断所有的行为选择均是理性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瑾 王大波
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托型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主要集中在年金计划基金的投资管理阶段。非理性行为的主体既有计划的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也有计划的参加者和受益人,主要是投资风险分散不足,过度投资于自己就职的公司,投资管理人在投资决策中的羊群效应以及投资及业绩评估中的偏差。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突破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引起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的群体心理。
关键词:
企业年金 治理 非理性行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波
完整的学校管理具有两面性——理性与非理性,二者在管理活动中相互渗透、融合,此消彼长。学校管理理念既包含理性的理性,又包含了理性的非理性这样一个多重理性观念,因此,离开人性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而泛谈人性管理是难以触及其本质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汪利锬 李延均 李霞
文章研究了政府官员在我国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及其效应。以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作为政府官员理性行为的代理变量,利用2003、2008、2013年我国25省第9、10和11届人大代表和民生性财政预算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我国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影响,发现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越高,政府官员的理性行为越明显,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例越低。同时,还发现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呈正相关。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也得到相同结果。据此,文章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设立具有普遍民意基础的专职人大代表;其次,公开人大会议预算信息和审查制度;最后,实现民营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建祥 朱丽莎
按照标准保险需求理论,投保人购买保险是遵照最大效用原则的理性行为。但大量事实表明,投保人行为中存在很多违背古典经济学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 将人们的保险购买行为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分析投保人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偏差而产生非理性行为,期望人们对我国保险行为学研究的重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云宏
按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要求,其本身内含的经济人假定与理性行为假定之间只能保持有条件的一致性;实际上,它主要建立在私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它主要适应于纯粹的个体经济行为分析,而不大适应于群体经济行为分析以及群体中的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它是一种个人理性,而不是一种制度理性;从管理和管理学的角度看,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中的人,大多是把自己或他人看作是社会人、复杂人,把人的行为看作是多目标协调导向的社会行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的批评和修补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一假定的时空相对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任智
消费者理性消费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条件,但是目前保险市场中出现了一些拒绝保险、盲目从众购买、将保险产品当投资产品买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本文从保险消费的主体与客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培育科学消费观、保障消费者知悉权、加快保险产品创新与改良、净化保险消费环境、提升保险消费服务水平等对策,以促进保险市场的理性消费。
关键词:
保险消费 非理性行为 解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超英 闫艾丽
迪拜危机从积聚到爆发,一直伴随着非理性化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首先为危机埋下隐患,最终积聚而破裂的泡沫则直接导致了危机的产生。分析迪拜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及破裂过程,揭示了非理性行为对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迪拜危机 房地产泡沫 非理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辉 白长虹 李储凤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的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能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有明显影响,但是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发现消费者过去网络购物行为对网购意向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远远大于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购物意向 理性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嘉祺 郝旭光
本文采用包含情境元素的心理问卷调查收集了中国证券监管者在决策中经常出现的数十种非理性行为的大样本数据,通过引入多维尺度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重点讨论其中的12种非理性行为在二维空间图中的整体关联特征和规律。基于MDS所形成的空间关联模型显示,合取谬误、易得性偏差、锚定效应、过度自信和证实性偏差共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非理性行为集群,反射效应、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处置效应和赌徒谬论共同构成另一个联系紧密的非理性行为集群,确定性效应则是连接上述两个非理性行为集群的核心。上述结果表明,中国证券监管者在决策中存在趋近式和逃避式两种截然不同的非理性行为模式,其中,趋近式非理性行为模式有着较逃避式非理性行为模式更强的信念支撑,并且对于确定性结果的追求同时贯穿于监管者的两种非理性行为模式中。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圣军
在对农户消费结构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户对各种消费的可控制性,本文将医疗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教育费用支出作为农户的特定性消费进行单独分析,将其余的消费定义为农户的非特定性消费。利用理性前提下推导出的农户最优消费轨迹作为标准,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回归;通过对比发现:农户消费无法达到潜在效用的最大化,主要原因是农户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或者社会存在的制度性缺失。因此,为了启动农村市场,必须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户消费理性 特定性消费 短期理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祖杰 张青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按照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过度偏好的种种非理性因素。其直接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偏低,间接原因则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公司经理层的个人非理性行为、政策导向与制度缺陷、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因素。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会扭曲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关键词:
股权融资过度偏好 行为金融学 融资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德明 林斌 辛清泉
本文以披露业绩预告信息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公告的盈余惯性现象。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盈余惯性特征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市场同样存在错误估计未预期盈余的自相关结构的问题,故在短窗口整体样本表现出惯性特征,未预期盈余为正的公司在较长窗口也表现出惯性特征,我国市场与成熟市场差异表现在,未预期盈余为负的公司未表现出惯性特征。我国市场投资者的一些非理性投资行为显著地影响了盈余惯性问题,但盈利质量对盈余惯性问题影响不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于海娇 张士玉
通过对证券监管部门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统计学中列联表的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对监管者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进行分析,检验监管者的自我服务偏见和后视偏见之间、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之间以及推卸责任效应和后视偏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监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且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关联。监管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并且在纠正这些偏差时注意不同偏差之间的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