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2)
2023(5172)
2022(4250)
2021(3773)
2020(3120)
2019(6907)
2018(6687)
2017(12396)
2016(6566)
2015(7522)
2014(7586)
2013(7767)
2012(7732)
2011(7457)
2010(7971)
2009(7642)
2008(7321)
2007(6729)
2006(6595)
2005(6062)
作者
(21734)
(18455)
(18381)
(17546)
(11990)
(8481)
(8118)
(7081)
(6948)
(6754)
(6661)
(6284)
(6104)
(6018)
(5902)
(5605)
(5404)
(5361)
(5279)
(4948)
(4908)
(4542)
(4463)
(4427)
(4241)
(4217)
(4073)
(3762)
(3640)
(3618)
学科
(54640)
经济(54598)
管理(17003)
地方(15262)
方法(14677)
(12758)
数学(12706)
数学方法(12590)
地方经济(11781)
(11374)
中国(11024)
(9861)
企业(9861)
业经(8727)
(7820)
经济学(6869)
环境(6500)
(6442)
(6305)
(6159)
金融(6158)
(5980)
(5849)
农业(5575)
理论(5542)
(5503)
(5145)
银行(5132)
产业(5126)
资源(5074)
机构
大学(115570)
学院(112540)
(56883)
经济(55897)
研究(46342)
管理(37360)
中国(33567)
理学(31470)
理学院(30967)
管理学(30392)
管理学院(30169)
科学(27475)
(24603)
(24311)
(24238)
研究所(22024)
经济学(19570)
财经(19204)
中心(18858)
(17909)
(17270)
经济学院(17191)
(17001)
(16882)
师范(16757)
北京(15914)
(15845)
科学院(14589)
财经大学(14038)
业大(13853)
基金
项目(67514)
科学(53570)
基金(49755)
研究(49134)
(43432)
国家(43112)
科学基金(35913)
社会(33849)
社会科(31915)
社会科学(31904)
基金项目(25356)
(24806)
教育(22119)
(21370)
自然(21242)
自然科(20719)
自然科学(20709)
资助(20580)
自然科学基金(20339)
编号(18220)
成果(16520)
(15994)
重点(15835)
(15280)
国家社会(14650)
课题(13531)
(13462)
经济(13335)
教育部(13328)
发展(13304)
期刊
(73155)
经济(73155)
研究(40875)
中国(22851)
学报(17897)
(17769)
科学(17636)
(16027)
管理(15879)
大学(13717)
学学(12922)
经济研究(12694)
教育(11310)
财经(11133)
农业(10659)
(10460)
金融(10460)
(9820)
技术(9453)
问题(9196)
业经(8485)
世界(7402)
技术经济(7365)
(6790)
统计(6593)
国际(6234)
经济问题(5825)
改革(5746)
(5746)
经济管理(5437)
共检索到18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丽君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个体行为动机的最基本假设。它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经济学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现象无法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为了加强该假设的解释力,经济学家不断拓宽和发展其中心概念的含义,但这样做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基本概念就往往变得过于宽泛和模糊,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经济人”虽然经过几代正统经济学家的努力而最终得以摆脱中世纪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但不曾免除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的非议或批判。对“经济人”持异议的传统,可以追朔到历史学派甚至更早,并在以否认“一个无所不在的、理性的、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家”的存在作为其首要理论创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那里发展到项峰。其间,公开的大争论为三次:19世纪晚期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之争,本世纪40年代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之争和70年代之后的“理性行为”之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安佑  
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究竟其适应性如何?笔者通过长期观察认为,“理性经济人”对于私营投资者或创业者是适应的,对一国产权制度的建立是具有意义的,但这一假设对从事政府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是不适应的。研究表明:政府管理者的理性要求应为“理性公仆人”,学者的理性要求应为“理性责任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美衍  
人的有限理性使得经济学只可能是关于经济现象的最一般本质因素及其关系的知识体系。“经济人”是经济现象的最一般本质因素之一,故必然要包含在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之中。人的有限理性还使得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抽象单纯性,这使得能得到普遍认可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只能由“经济人”构成。所以,人的理性有限性是“经济人”假设,尽管高度抽象简化,但仍能成为经济学家最广泛接受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它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决策的出发点和基础。“经济人”假设历经两个多世纪,在质疑和批判中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完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经济人”假设所进行的修正和改进依然没有走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脱离西方经济学惯用的方法论。本文从回顾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和完善入手,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历史更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经济人”假设的硬伤所在,揭开“经济人”假设不科学的面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杜金沛  李林  
经济理论的建构离不开恰当工具的选择,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大规模运用是促使经济学现代转型的最重大事件。但在最近三十年里,这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趋势似乎正在使方法论取代本体论本身、并促使研究向混淆目的与手段关系方向的轨道上发展。本文认为,工具发展水平的高低只是推动理论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构成其充分条件。经济理论发展的建构基础从本质上说仍然源于人的主观需要和价值标准与客观事实的结合,问题驱动而不是工具驱动才是经济学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规范主义方法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那种将实证主义无限拔高,并与规范主义进行对立的思想是犯了“科学主义”的错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源于功利主义哲学,功利主义目的是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功利并不一定是互利的,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自利行为并不一定会和谐地实现。其实,现实世界的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社会性,其行为也与特定的环境有关,因而具有这样两个重要特点:一者,绝大多数人类行为是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互利主义而非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功利主义;二者,现实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具有圈层扩展的差序性特质而非经济人所假设的平面和机械的等序结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兵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大厦的建构基石。实际上,经济人假设有其局限性,在经济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几经锤炼,在内涵上有了新的拓展,但始终保留着"自利性"这一基本的规定性。现在看来,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一个很小部分的规律,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旭东  
不仅是需求不足 更是信用不足 难以相信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的市场上,居然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从需求总量看,我们现在是否生产得太多,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不是的。我国的GDP总量只及美国的1/9,全国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中国的需求不足,并不是真的没有需求,而是有支付、购买能力的需求不足,也就是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来购买新增加的商品,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将经济人视为只关注个人利益的冷淡个体,但早期西方社会更关注集体利益,功利主义也是源于对集体利益的关注。当然,由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目标本身存在歧义,从而又衍生出了功利主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显然,这两种功利主义概念分别为社会科学的不同分支所接受,其中经济学接受了行为功利主义而注重于行为的手段选择,从而最终形成了经济人这一假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军  陈绪新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金国  
以抽象图书馆学的主张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科学主义思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图书馆学的危机,体现了当代图书馆学的非理性倾向,不利于当代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之所以会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硬核,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分水岭。一是,斯密关于"无形的手"之"预定协调"的观点赋予了自利行为的合理性,从而使得"自利"为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家所片面强调,乃至赋予了个体行为以效用最大化这一偏至诉求。二是,边沁关于效用加总的功利主义原则赋予了个体效用的计量性,从而使得"效用"为后来主流经济学所普遍接受,乃至进一步发展了基于理性计算的数理模型化分析。显然,正是两者的结合,为经济人假设的出现及其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奠定了思想史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