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
- 2023(2071)
- 2022(1601)
- 2021(1762)
- 2020(1222)
- 2019(3052)
- 2018(3167)
- 2017(4020)
- 2016(3459)
- 2015(3998)
- 2014(4224)
- 2013(3316)
- 2012(3123)
- 2011(2952)
- 2010(3187)
- 2009(2552)
- 2008(2439)
- 2007(2311)
- 2006(2152)
- 2005(2092)
- 学科
- 教育(18448)
- 中国(8425)
- 理论(5336)
- 教学(5308)
- 学(3488)
- 思想(3237)
- 革(3182)
- 改革(3113)
- 政治(3085)
- 发(3083)
- 高等(3054)
- 发展(3040)
- 思想政治(2972)
- 政治教育(2972)
- 治教(2972)
- 德育(2938)
- 展(2917)
- 研究(2837)
- 教育改革(2773)
- 学校(2498)
- 学法(2394)
- 教学法(2394)
- 管理(2359)
- 生(2219)
- 教育学(2202)
- 计算(2168)
- 算机(2160)
- 计算机(2160)
- 机化(2144)
- 计算机化(2143)
- 机构
- 大学(39775)
- 学院(34798)
- 教育(24998)
- 范(16772)
- 师范(16748)
- 研究(16276)
- 师范大学(14104)
- 京(10443)
- 职业(10142)
- 教育学(9725)
- 科学(8685)
- 技术(8660)
- 所(7722)
- 北京(7635)
- 教育学院(7113)
- 江(7110)
- 研究所(7037)
- 职业技术(6939)
- 中心(5933)
- 院(5913)
- 管理(5879)
- 技术学院(5752)
- 州(5350)
- 教育科(5168)
- 教育科学(5132)
- 济(5069)
- 中国(4961)
- 研究院(4893)
- 理学(4841)
- 理学院(4652)
共检索到6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现代性的核心精神。作为人类自身精神再生产的教育,教人求真、使人向善是其根本,教育与理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理应将理性精神作为首要价值取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迫切需要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应当成为教育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
理性精神 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秉琦 贾鹏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指标,更在深层次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教育起点(机会)公平及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笔者认为,教育结果公平作为教育公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关注个体差异为前提而追求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的公平,是教育实质上的公平。对于大学而言,全面理解并着力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意义重大,当为永恒之追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海青
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是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民族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二者均不可忽视,也不可偏废。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都是系统性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选择、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都与之密切关联,都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与发展特色的着力点。
关键词:
质量保障 特色发展 民族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精神品格决定教育的信念、立场与方法。精神品格的丧失,意味着教育内在品质的缺失与扭曲。受制于唯物质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当代教育从目的、方式到结果,都呈现出明显的“名利主义”品质与立场。立足于人本性、自主性与超越性的乌托邦原则与尺度,重塑精神品格,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与内容之一。
关键词:
精神品格 唯物质主义 名利主义 乌托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海娟
如果事物中蕴含的严重缺陷危及到事物存在的合理性,不予以纠正,它就自然难逃被灭亡的最后命运。变革时代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容易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状况。有些领导者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时常常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仁彪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同舟共济,继往开来"。自两年前金秋的"复旦百年,梦已成真",到今年五月的"百年同济,诺言如山",大学校庆两度成为申城的节日。笔者深感:这就是大学的魅力,也是城市的魅力。大学校庆何以会成为大家共同的节日?这是因为大学走出了"象牙塔",这是因为大学融合于城市中,这是因为高教已进入大众化,这是因为大学回归了社会中心……我却更倾向于大学的文化和精神角度的解释。
关键词:
成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向东
当今,人类在“与自然对抗”的错误观念导向下,使唯一聚居生存发展空间——地球家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城市病”害也日渐严重,从而损害了当代人(尤其是后代)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未来,人类应从“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基点出发,以益于健康生存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俊三
教育研究是一种成人的研究,一种事理的研究,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对伦理、事理和道理的追问,促进了教育学崇高学术品格的形成。教育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明确的理论导向,自觉的学术追求,它的理想境界主要体现在固本归元、兼容并包、出神入化的学术追求之中。教育研究要勇敢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介入新的场域, 既建设学科,又化解学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学术生命。只有这样,教育研究才会发展,教育学才会得到新生和永恒。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学 学术品格 学术精神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团维
如何在企业有限的生命周期里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管理会计应该充分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信息和财务管理对外部信息的处理,提供支持决策的信息系统和支持管理的控制系统,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这是笔者所理解的管理会计的精神追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武秀霞
同情既是一种开放、温暖的认同心理或意向,也是将他者、他物吸纳于自我心灵,又将自我融入他者之中的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同情性教育可以被概括为"以同情的态度行教育,用同情的方式育同情"。对同情之生成条件的整体把握,有助于辨别同情精神之根本、理解同情性教育的精神追求。同情性教育寻求的关系平衡并非基于一般层面而言的,而是与同情内在的条件性因素相呼应,注重心灵、情感、想象、感知等的互通,力求在具象与抽象、情感与理性、个体性与向他性之间达成平衡。
关键词:
同情 同情性教育 关系 平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郝文武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错位和相互结合、适应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永恒追求。教育是在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引领下的指导学习或以言行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统一的活动。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和终极追求。教育理论既是对教育实践的系统认识,又是引领和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合理性认识。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逻辑特点、优化教育理论队伍结构、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他们对教育实践的全面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认识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科学关系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唐恒忠
国家一级企业中意电器集团公司是全国冰箱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的13个系列、30余种型号的中意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亚洲及欧美市场。八八年以来,中意牌冰箱相继获得省优、部优、国优称号,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产品。在前商业部主持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黄河水院,因水立校,以水为基。水,造就了学校的骨骼、肌理乃至灵魂。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础,在对黄河水院的采访中,水无常形、因势利导、善利万物的特点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深刻体现。水无常形其志如一水无常形,其志如一,壁立千仞不能改其色,千壑纵横不能阻其路,愈挫愈坚,愈挫愈锐,百折千回终不改其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